浅析市政道路养护的成本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侯智鹏
[导读] 随着城市的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的养护和维修成为了关键的一步。本文主要是根据当前城市市政道路养护现状,分析当前市政道路养护的成本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北京鑫雅市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侯智鹏    100000

摘要:随着城市的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的养护和维修成为了关键的一步。本文主要是根据当前城市市政道路养护现状,分析当前市政道路养护的成本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成本控制
        1引言
        市政道路在保养和维修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倘若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就不能使市政道路保养和维修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降低其工作效率,甚至增加市政道路保养与维护工作的成本。当前,怎样有效的管理市政道路保养和维护的成本,怎样开展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是市政道路保养与维护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还是市政管理机构当前高度重视的问题,然而使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加强市政道路养护成本控制,实现资金合理化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2市政道路养护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如今,随着交通流量日益剧増,加快了城市道路的老化。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重型车、超重车,日益增多,公路负荷也就越来越重。道路路面磨损和破坏程度增加。同时随着养护成本增加,职工、增资幅度加大,养老、医疗、统筹费用等负担过重。致使公路养护经费不能适应公路管理养护的发展需要。广大群众认识仅限于修路,忽略了爱路、护路的重要性。在道路损坏的初期对病害进行修复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路的完好平整,延长道路使用寿命,但实际上也增加了一定的道路养护成本,而当前的市政道路养护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仍需要进一步控制,分析影响其成本控制效果的因素,可以发现影响市政道路养护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
       (1)市场因素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损坏很多都是局部损坏,对这些位置就需要进行部分清除并重新铺设。而无论是何种施工,都需要消耗材料并进行施工,所以需要涉及到材料和用工成本。相比于道路建设,养护工作的材料耗用量和用工数量都规模较小,因而企业很难和对应的供应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就导致材料和用工的价格,会极大的影响整体成本,成本管控工作比较难开展。
        (2)技术能力
       相比于道路建设,道路养护其实对技术的要求更高。这是由于成规模的道路建设,只要把控好施工流程一般都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但在养护和维修工作中,不同的环境将会给道路带来不同程度和不同状态的损坏,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养护对策。如果养护技术不到位,那么养护质量就无法适应城市道路更高使用频率的损耗,那么总的养护成本支出必然会提高。
        (3)工期
        道路是城市的命脉,特别是主干道,一旦封路维护,不仅会对周围的居民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可能还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影响。为了尽量减小这个影响,就必须缩短工期,而工期的缩短,带来的很可能是建设成本的增加。如果过度控制成本,那建设质量也有可能达不到标准,这无疑同样会造成后期的成本过度投入,给成本控制工作带来困难。
        3市政道路养护成本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3.1 成本控制不合理
        科学的养护成本控制体系,是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点。虽然这一道理企业都懂,但科学成本控制工作,是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才能实现的。在当前的养护企业中,大多数不重视成本控制工作,控制能力也不足。一般来说,成本控制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招标阶段对项目的难度估计不足,对市场上的材料和用工成本计算不准确,预算不准确。第二,建设过程中不能有效的管理监督,返工次数多。第三,图便宜过多的采购,无形中增加了保管和运输成本。同时,在这种情况下既会增加使用材料的库存,同时又会增加材料的保管与搬运费用。建设单位需要在工程施工以前需要全面思考各种客观条件,理性的选择材料价格,从而可以使道路养护的各种成本得到有效的管控。



        3.2 养护管理观念落后
        就目前来看,我国市政道路养护的管理忽视了对道路建设全过程的日常保养与维护,仍然存在“前期道路不用养护,坏了再修补”的观念,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会大大的增加市政道路养护的成本。同时由于企业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研究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工程项目建设当中,并且缺少对道路养护成本资金的投入,这些因素都会严重制约养护基数的快速发展。
        3.3 成本管理机制不完善
        当前许多工程在养护期间由于监管力度不足,不能使市政道路自身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比如安徽省的某些道路,在建设竣工后的几个月就发生路面大面积下沉的问题,通过采取相应的手段才改变这种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市政道路在施工期间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在现场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催促改变而造成。如果市政道路在建设期间出现质量问题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影响正常的交通出行、提高养护成本,同时还会在出行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4市政道路养护成本控制优化建议
         1)构建完善的道路养护管理体制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对市政道路保养与维护过程中都开始使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第一,构建科学合理的道路管理评价系统,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把关于道路的各种信息都需要记录到管理系统当中,通过这样可以实时的分析与评价道路各环节管理的数据,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二,在市政道路保养与维护阶段,使用自动化监测系统有效的评价市政道路保养与维护的质量,如:雷达传感、GPS 等。第三,在市政道路保养与维护完成以后,总结和归纳各种资料,增强成本控制,逐渐构成系统的道路成本保养与维护控制模式。
         2)注重养护成本控制思想的及时更新
        只有增强人们对道路养护的观念,由原来的被动型逐渐改变为预防性,深入地改变道路养护的观念,加大对道路养护过程中的路况调查力度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加市政道路的使用时间,减少道路养护施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从而推动道路养护企业的长远发展。养护成本的概念不再是单单维修保养时的成本,将思路转变成“生命周期”相对应的成本,即生命周期成本。一方面,实行“预养护”的概念,在道路情况良好的情况下,预先设置保护层,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开始养护作业前,做好充足的事前调查、数据分析等工作,例如道路的集卡通行的概率较高,集卡特别容易造成路面塌陷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在道路养护过程中增加一定数量的奠基材料,从当时看来,养护成本是增加,但从整个养护期间来说,大大减少后期养护成本。
        3)改善养护手段
在养护手段上,尽可能改善过去修路出现扬尘多、噪音大的状况,做到节能环保、快速修复路面。如釆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经过加热、耙松、喷洒乳化沥青、添加新料、压实成型这几个过程来修复路面。路面沥青材料可100%循环再利用;层间热粘结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施工快,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5结论
        虽然城市道路千万条,每一条路都需要后期的养护成本投入,虽然这些碎片化的成本投入看起来不多,但积沙成塔,总量上还是非常庞大的一笔数目。而通过本文研究可知,想要做好成本控制,就一定要向着科学化的方向看齐,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实现控制成本,节约资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辉, 陈文松. 市政道路路面微表处养护施工技术探讨[J]. 环球市场, 2016, 000(013):190.
[2]吕红华. 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探究[J]. 科技与企业, 2013, 000(001):25-25.
[3]张坤, 郝慧娜, 时慧敏. 关于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几点建议[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8):00207-00207.
[4]曾凡科. 浅析市政道路桥梁设施的养护管理[J]. 中文信息, 2018, 000(005):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