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水文地质问题 梁晓光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梁晓光
[导读] 在工程施工之前,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地质条件因素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通常都会在施工之前开展岩土工程勘查,通过岩土工程勘察确定当地的地质条件,从而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

建材桂林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梁晓光   广西桂林市 541100

摘要:在工程施工之前,为了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地质条件因素而造成工程质量问题,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通常都会在施工之前开展岩土工程勘查,通过岩土工程勘察确定当地的地质条件,从而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工程开始之前对工程施工地点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发现,目前对岩土产生较大影响作用的原因是水文地质,在受到来自于水文地质的影响以后岩土体会发生稳定性下降、强度下降等不良反应变化,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注意勘察工程项目地点的水文地质问题,以此作为接下来开展工程项目设计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岩土;勘察;水文地质;问题
        引言
        在岩土工程推进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为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着一定的地位。通过大量的建设实践也表明水文地质的勘查工作会直接影响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通过了解水文地质的相关指标参数能够为岩土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数据参考。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在开展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意识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落实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和内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在近几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在岩土信息的分析、掌握上不断的强化,促使整体上的工作开展按照预期设想来创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能够对长期建设提供较多的支持与肯定,而且在信息整合、资源整合方面,按照综合性的理念来打造,告别了单一的建设模式,相比传统的经验手段实施,能够借此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上更好的扩大,而且在工作的具体优化上,给出了更多的选择。另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也可以变相的对各类施工问题做出仔细的检查,所有的工作安排都要站在合理化的思路来创新,遇到问题以后,能够在处置的水平上更好的强化。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2.1全面调查地下水
        在进行工程施工以前,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因地下水造成工程漏水和岩土地质改变情况而影响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建设区域所有的地下水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准确调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分布含量,预估因为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所造成的影响变化,通过预先评估和分析由地下水质变化对于岩土结构和建筑物产生的影响,提出保障建筑物质量的相关应对措施。
        2.2结合建筑设计进行评价
        对于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和研究,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工作的计划进行分析,通过结合建筑目的对地下水及其相关岩土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地评估工程建设场地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震性。通过对岩土状态和水文状态进行分析,选用适合工程建设的相关岩土体,避免岩土体软化膨胀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
        2.3地下水动水压力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动水压力的形成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最终产生的危害和影响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如果是在自然的条件下形成动水压力,其造成的破坏力量并不高,只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技术设备,就能够在动水压力的把控力度上更好的提升,而且自然条件形成的问题,对于岩土工程造成的影响非常小,基本上不会产生严重的损失。



        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循水文地质勘察制度
        现如今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已经进入到非常重要的阶段,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要站在多个角度来思考,并坚持在整体上的发展空间更好的扩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难度非常高,尤其是在水文地质的勘察模式上,需要在相关的规范、制度履行上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在各项问题的综合处置上不断的强化,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可靠性、可行性。水文地质勘察的初期方案设计,要在固有的资料、数据上仔细的分析,尤其是对于勘察的必要性和勘察的内容上保持高度的关注,所有的工作开展都要站在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方法上完成,出现了任何问题都会在日后的应对上遇到较多的难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进行,要站在不同的层面来研讨、分析,促使整体上的发展得到更好的进步。
        3.2注重探究水理性质
        水理性质的探究成果可以决定水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水文地质研究时需要注重探究水理性质,水理性质主要指地下水层和岩土层之间接触作用部分表现出的状态和形式,水理性质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岩土层的溶水性、渗水性、存水性等岩土与水分之间的密度,通过掌握岩土层之中的水理性质,不但可以帮助岩土工程勘察,同时还可以了解地下水的不同变化状态。地下水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水位高度,当枯水期时地下水位因此下降,岩土的存水性会显著降低;当丰水期时地下水位因此上升,岩石的存水性会显著上升。由于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会表现出不同的水文地质问题,因此要注重随时开展水样抽取检测。
        3.3加强水文地质勘察
        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为了获得详细的地质数据,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打好基础,要明确勘察的内容,勘察的流程、勘察的目标等等,根据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开展系统化的全面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特性、地下水升降频率、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分布状况、岩层渗透性等等。通过压力实验可以有效地看待以上的相关信息,在掌握有关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会对材料造成的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估,同时注意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不断更新维护技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水文地质的评价结果有利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顺利的开展,具有较高准确性的勘察结果,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有效地掌握水文条件,分析水文状况,对于工程建筑以及岩土层的相关影响,通过重点分析和评价提出预防相关问题产生的方法。
        3.4创新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方法
        现代化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除了要明确水文地质问题,还需要在勘察的技术方法上更好的创新,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长期工作的安排上,一定要给出较多的保障,对潜在性的不足更好的应对、解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时候,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上要合理的应用,该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同时自身所匹配的数据库非常庞大,在水文地质的综合分析上,基本告别了传统的方法和思路,整体上具备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时候,还要在信息化的勘察技术上合理的运用,尤其是在长期的监督、勘察过程中,应掌握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具体变化情况,在不同的动态因素处理上,给出较多的依据和参考,这样能够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长期塑造上给出更多的保障。为此,今后的技术革新措施要进一步的加强。
        结语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提高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性,不仅仅能够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对岩土工程展开施工之前,作为工作人员一定要了解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最终确保建筑物的质量,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08):184+186.
[2]高跃.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内容及地位勘察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251-252.
[3]张丽艳.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2019(05):70-71.
【作者简介】:梁晓光(1986.04-),男,汉族,广西南宁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