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容富

发表时间:2021/8/9   来源:《时代建筑》2021年5期3月上   作者:容富
[导读] 道路桥梁的兴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重视对此类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要重点分析在施工中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讲,沉降段对于质量的影响较为突出,因此要保证道路和桥梁连接的部位能持续提供支撑力,从而消除路面变形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身份证号码:460033****05083296  容富

摘要:道路桥梁的兴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重视对此类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要重点分析在施工中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对于道路桥梁工程来讲,沉降段对于质量的影响较为突出,因此要保证道路和桥梁连接的部位能持续提供支撑力,从而消除路面变形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就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以期可优化工程建设的效果。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在道路桥梁中出现沉降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其运行的成效,具体的不良现象包括:路面沉降、搭板断裂、桥头跳车等,都会对行车的安全起到制约的作用,路面不平整将提升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要就在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展开分析,使得道路桥梁的质量达标,提升耐久性和应用效果。
        1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周期较长,需要展开的施工作业也较为繁琐,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以及影响因素也较多。在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导致道路桥梁出现沉降问题,影响整个桥梁的施工质量,并且对其未来的交通安全造成威胁,无法保障桥梁的顺利落成。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深入到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找出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影响因素。
        1.1连接缝问题
        出现连接缝问题主要是由于气候的影响,一般在桥台和桥段处设置连接缝,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出合适的位置和结构,从而保护结构的稳定性。但实际上,部分单位并未真正意义上将连接缝的作用发挥,所给出的处理和维护措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带来了异物和凹槽问题,加重了沉降的程度。反映到运行过程中,则体现在行车异响上,使得车辆的安全性遭受到影响,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1]。
        1.2结构变形问题
结合对多个工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出现的结构变形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变形出现在台背处,由于材料选择的不够合理,并且施工顺序不科学,导致所给出的设计标准与实际台背填土压实的程度不相符,带来积水量增大和压缩变形的问题。(2)变形出现在路堤。在此处出现沉降变形的情况是由于施工中相关人员对于施工特点、地形特点的了解程度不足,给出的路基结构和深度范围不科学,降低了物理力学性能。(3)变形出现在桥头处。对于此种情况,影响因素是粗集料填筑工作和混凝土施工,在不同的桥头路基状态下,所对应的操作也存在着差异,如若对应力等分析的结果不合理,将致使问题的产生[2]。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想要减少可能出现的桥梁沉降问题,就需要明确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并且深入研究各种影响因素以及质量问题产生的原理,保障整个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进一步优化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其日后运营提供保障。
        2.1搭板设置技术
        在搭设道路和桥梁连接部位的结构时,要运用搭板连接顶层和桥台连接搭板技术,合理设置施工图纸,从而实现提升搭板质量的目标。具体的技术要点为:首先,要保证将纵向滑动的问题消除,此问题常出现于锚栓和水平拉杆之间,其位于台背和搭板间,为此要合理设置锚栓,以此保证在运行中不会出现桥头凹陷的情况。挑选适用于此结构的钢筋,一般为加固型22号,充分满足75-80cm的标准,结合对控制距离差距选定支座,并在临近台端下方的部位安装支座。其次,在临近台端上缘和牛腿上缘位置遵从倒角结构的设计原理完成设计工作,防止出现损坏道路结构的现象。并合理筛选可利用的材料,充分填满接缝处的缝隙,防止因降水使得沉降段内部结构受损。实际作业中要求参与施工的人员能对我国目前推行的相关标准和行业内部规则应用顶层和搭板技术,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和表面坡度。最后,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对各项技术的操作有所把控,针对流程、作业工序的落实告知施工人员具体的做法和标准,进而维护道路桥梁的施工安全[3]。



        2.2选择路堤填料
        材料对于路基质量的制约作用十分明显,如若没能合理选择填料的种类和参数,将会造成大面积不均匀沉降和路堤位移的问题,因此要针对石材的粒径等进行分析,从而消除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在选定材料的过程中,要就填料石材展开检测,运用联合检测的办法,说明土壤的塑性限度和液限,进而检测土壤石材的松铺厚度,确定好松铺厚度和碾压次数。只有经过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作用于实际施工中,这就需要检测和采购人员都能提升责任意识水平,做好本职工作。按照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压实系数、检验数量等)说明压实后的质量是否达标,从而保证结构的特征可与施工的水文环境间更为契合[4]。
        2.3地基处理技术
        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因其整体施工的工期较长,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要想达成处理效果难度较大。因软土地基本身的特点,在开展此种类型地基处理作业的过程中,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解决沉降问题[5]。除此以外,路堤填充物也会影响软土路基本身的承载性能,导致沉降问题的产生。为合理处理地基问题,避免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要运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实际处理过程中主要借助深层搅拌桩法、震动碎石桩法和换土法,根据路基的基本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确定应当使用的技术类型。对于处在厚度大的软土层环境中地基,要应用基桩技术,通过加固地基结构,保证深处的稳定性也可得到保障,相较于换土法,此种办法更为实用且符合经济性的要求。为避免出现桥台位移的问题,要采用基桩技术,设置伸缩缝和支座,全面提升桥面和桥台的性能,缩小沉降差,优化性能。对于换填法,其主要应用于软基厚度较小的区域,利用性能较为优质的材料达到换填的效果,维持稳定的状态。
        2.4路涵过渡段技术
        级配碎石填筑的办法作用于路肩和涵顶间距小于2m的情况中将更为适合,能够达到压实度合理化控制的效果。实际施工中,对于道理桥梁而言,其所引入的级配碎石的参数要进行分析,就其动态变形模量、空隙率和每米强度展开检测,并保证最终能够引入到实际作业中的材料,其满足动态变形模量、空隙率、每米强度的要求。沉降段所使用的水泥和混凝土级配碎石也要有所管控,水泥的标准是5%,混凝土级配碎石的标准是,使用小型平板振动机械,将回填部分压实。使用振动碾压机,将回填和需要平整的部分碾压万千,从而保证基坑碾压的密实度能与标准要求相匹配,提升施工的质量。针对路涵过渡段,主要采用对称施工的办法,填筑路段两侧,与此同时同步进行路堤施工作业,将涵背两端使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完全。有些角落部分,使用大型压路机无法碾压平整,此时要借助小型振动压实机将角落处处理的更为精细,提升整体的碾压质量。过渡段设置的位置一般上位于线路中线和涵洞轴线的斜交处,按照正交线的走向使得路堤填料和级配碎石间的接触面过渡的更为科学。
        2.5防水施工技术
        做好防水施工作业,要对技术应用的要点进行阐释,按照测量放样、开挖基槽、处理基地、检验、回填渗水料和反滤层、二次检验、路堤填沉的流程实现对沉降段的防水施工目标。具体在技术应用阶段,要关注后期的养护工作,通过增加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使得与沥青路面铺装层间的连接更为紧密。采取刻文处理的办法,使用铣刨机,清理干净路面浮浆,提升路基路面的强度。处理暴露于外界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以期提高其防水性。经过分析,在沉降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为裂缝,对于出现裂缝的部位要运用打毛的办法,从而提升防水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工程对于人们日常出行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保证施工质量,要剖析在施工中所应用的技术,从而基于实际施工的环节合理选定技术应用的方式。实际施工中,要向参与建设的人员说明技术的应用要点,基于对实际环境的考察,提出保障技术合理化应用的建议,以此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运行效能。
参考文献
[1]杨郑波.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76-77.
[2]阿鸿.简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20,4604:132-133.
[3]林小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20,04:3-4.
[4]姚鑫.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05:176-177.
[5]栾佳亮.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20,25: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