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艳
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0
摘要:在建设工程范围内,由于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成本控制。加强项目资金的规范控制,全面落实全过程控制理念,优化成本控制工作,以确保所构建的工作体系更加系统全面,营造安全稳定的项目运行环境,确保项目的正常进度,提高项目综合运行水平,提高项目综合质量。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施工项目管理中全过程成本控制的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引言
全过程成本管理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涉及到极其复杂的内容,包括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多个环节和各种影响因素的控制和管理。相关人员必须能对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准确划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成本管理,尽可能减少项目的成本投资,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促进施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全造价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影响后期施工计划和进度的因素很多。全面成本管理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的成本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益。在工程中,从前期项目的规划构建开始,全造价控制着施工规模,施工标准以及施工方案,而这些因素也大大决定了造价控制的基础。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总成本控制制定不同的计划,因为总成本控制从根本上限制了工程的整体进度,所以在施工期间,全面成本控制计划的及时完善对后续施工计划的实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施工中,改变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也能使工程效益最大化。整个成本控制的严密性也是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如果整个造价控制稍有差错,后续方案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不仅会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还会造成严重的工程事故。控制总成本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企业的经济利益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采取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全过程管理模式的显著特点是能够实现人力物力的有效配置。建筑业中的建筑材料和配件很多,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施工过程。采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对不同的人员、材料进行分类整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成本。在施工期间,采用全过程管理模式,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使施工人员科学地分布在不同的站点。比如在建筑工程中,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施工、电气施工人员可以在岗位上发挥作用,发挥施工人员的最大优势。其次,有利于科学管理。与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不同,现代建筑业的全过程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施工效率和工程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实现项目的优化升级,提高建设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全过程管理模式有利于保证施工单位的施工效益,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分析
3.1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领域,决策是工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成本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有必要对这一环节进行规划和处理,以保证所构建的控制体系覆盖面更广,丰富管控的工作要素,优化成本控制的工作效果。首先,在决策阶段,我们需要对工程信息做一个全面的调查。通过各种措施,了解所负责项目的具体情况,明确项目的运营和建设标准。其次,优化成本控制方案,合理设置预算方案,规划设置与项目相关的成本分摊。同时,要做好投资计划的战略分析。根据具体的文件编制,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对具体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投资目标更加明确,方向更加合理。有效规避投资过程中因成本控制不合理而带来的风险隐患,并对可能产生的效益和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确保投资期间的资金规划和项目实施更加规范。另外,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应明确具体的估算参数,使投资估算结果能够满足项目的要求。
3.2设计阶段
在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中,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也会对成本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保证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求相关单位对施工工艺和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从而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方案变更问题。在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考虑施工周期,分析施工期间是否会有不确定性因素,避免因材料、人员、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科学分析,对几种设计方案进行比较,确保设计图纸的科学性。为了避免设计人员过于重视工程质量和大量的新技术导致成本增加,影响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在设计阶段有必要将定额设计法与其他类似工程进行比较,然后科学确定设计限额,再由设计单位编制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投资限额。为降低设计阶段工程变更的风险,设计完成后进行图纸会审,对不同专业设计图纸进行交叉审查,重点审核设计图纸与投资决策内容是否一致。如有超额计算,应及时调整,为工程造价控制打下基础。
3.3工程招投标阶段
在这个阶段,业主需要注意确定承包商的数量,并与他们协商合同的方法。在这个环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复杂性等因素。同时要注意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风险,以便有效控制。在投标中,要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由于投标形式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不同,在确定具体形式时可以综合考虑工程建设进度、具体目标和合同类型。在招投标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承包商资质,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防止恶意串通。另外,对于不同的标段,应有具体的评分策略和客观准确的评分标准。评分方法要科学合理,使工作顺利进行,使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通常涉及多个单位,在成本、质量、进度等方面需要设定不同的目标,因此很难对不同的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协调,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制定成本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的实际内容确定工程变更索赔和付款;在费用管理期间,还需设置专业人员做好验收管理,并明确具体数量,确保现场签证的真实性。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对造价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加以重视,科学设立管理台账,比如合同支付台账、设计变更台账,在明确控制事项后有效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此外,施工单位应充分考虑工程进度,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对目标值进行比较,从而有效降低施工阶段的风险,确保工程造价在合理范围内。
3.5竣工阶段
在竣工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对工程的综合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工程项目竣工控制的实际实施中,要贯彻全过程理念,优化具体的控制工作流程,提高控制工作的覆盖面,提高整体控制效率,突出项目的整体运行质量。首先,做好项目竣工阶段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对具体工程量进行有效统计,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资金投入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其次,分析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加强工程资金内部审计,确保施工环境更加安全,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建筑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各施工单位重视工程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程造价。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工作需要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中。要对不同阶段的成本支出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采取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久良.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措施关键要点[J].门窗,2019(12):60.
[2]齐亚军.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141-142.
[3]李壮.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0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