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景潜
广州永固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于2009~2010年期间担任番禺区人民法院和番禺区人民检察院装修工程任项目经理,2010年-2012年9月负责番禺.五华手牵手工业楼扶贫工程任项目经理兼五华县兴华物业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年任广州市裕城贸易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经理负责裕城大厦商业楼项目业主代表兼项目经理,2020年8月至今负责交投永固大厦项目任项目经理。根据作者近年来几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发现,在前期准备阶段,总承包公司介入的越早,对设计方案优化就越充分,进而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而对于业主来说,总承包商介入的越早,业主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就越弱,业主想要提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就需要在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下进行对工程的动态控制、主动控制以及监督控制。
关键词:业主方;全过程造价;EPC;研究
1.前期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
业主想要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在前期准备阶段就要根据项目的目标要求,对市场做好调研工作,收集详细的数据资料,例如项目地点的水文环境、地质环境、周边民情以及施工材料市场价格等综合信息。根据这些现有信息并参考类似工程的造价款额、市场价格行情,再考虑时间效应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造成的影响,就能制定出更具可行性的研究报告,进而完成对项目投资的估算。
如果业主方没有能力完成项目投资的估算工作,可以聘请专业的专家团队或咨询公司完成该项工作,而当第三方做好招投标估算工作后,就需要业主亲自进行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核对具体投资估算价格,以此保证工程项目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以及较高的经济效益,完成投资估算的核定后,工程项目的最高投资限额就会被确定。
2.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当工程项目进入招标阶段,业主方就需要对总承包商资质、实力进行考察,以满足EPC项目对承包商综合实力的要求。由于我国EPC市场还不够成熟,招标可按照邀请标的方式进行,在进行招标前,业主方还要做好对施工环境、价格趋势、法律法规以及承包商资质方面的调研工作,这项调研工作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工程项目的潜在风险,避免招标过程中承包商夸大风险,让工程项目造价无故提高。EPC项目通常会在缺乏施工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招标,所以业主方不能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来进行招标控制价的测算。业主方在工程项目的招标阶段,招标工作开展的越早,招标控制价的估算结果就越不准确,招标控制价的估算也仅能根据现有资料与基本要素进行。而招标工作开展的越晚,相关信息的掌握就越全面,进而让招标控制价更加准确,但这样也会降低承包商的积极性,进而让业主方承担更多的变更风险。
2.1合同模式
为了保证招标控制价的准确性,降低业主方所要承担的风险,招标工作应该在合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针对EPC合同特点,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确定承包商,固定总价合同就是指合同价款固定,除了不可抗因素或业主方变更以外,合同价格不会发生变化。在固定总价合同的基础上,就能有效降低业主方所需承担的风险,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论承包商实际成本为多少,业主方所需支付的工程款项、金额都不会发生变化。另外,业主方也可以按照固定总价合同与成本加酬金合同相结合的形式,采用目标合同的方式选择承包商,目标合同可以避免工期拖延问题,假如工程项目没有如期完工,承包商就要承担一定的违约金;而如果工程项目提前竣工或通过优化设计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承包商也能得到一定数额的奖励金,这样就调动起了承包商的积极性。
2.2合同签署
而在签订合同时,业主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同要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材料品牌进行明确的标注,列出具体的标准,进而为投标报价提供基本依据。这样也能更好的规避风险,避免承包商在施工中私自更换施工材料,以次充好,避免承包商因合同交代不清被业主提出索赔。另外,如果工程项目某些施工环节需要进行分包,在合同中还要明确业主方对分包商的批准审核权利,对分包商的审核重点为分包商的资质与能力。在招标初步设计前,业主方要尽量细化建筑规模、施工标准以及明确各方责任,这样就能为设计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3.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作者从以往的工程项目中发现,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能决定工程项目80%的投资,所以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
3.1初步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阶段,必须要做好对主体工程、关键设备、工艺流程以及费用指标的综合评判,保证其能够符合限额设计要求。同时还要对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做出优化设计,定期对设计文案与进度进行审查,由专业人员进行会审。初步设计应选择受外部干扰小、设计成熟、工程量较为固定的方式系统,以此避免概算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格。
3.2施工图纸设计阶段
在施工图纸的设计阶段,要做好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在保证施工安全、功能符合标准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加以优化改进,以此减少经费支出。另外,要对承包商所提供的工程量计算书、费用计算书进行审核,同时将施工图清单中的工程量、材料设备数量、规格与合同内容进行对比,保证其中不会存在偏差,如有争议要及时调整方案,加以解决。如承包商提出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变更申请,也要做好审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变更方案,以求提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力。
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业主方对造价的控制能力会明显下降,此时必须聘请专业的监理人员,按照合同内容对承包商的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以此保证相关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准确掌握工程计量,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核算,确定实际发生的费用后,再进行相应款项的支付。如果工程项目发生变更,必须加强对变更的控制,要综合考量变更所带来的费用支出、工期延误以及材料浪费等问题,同时对变更内容做好现场认证以及资料归档。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材料达到施工标准,避免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更换施工材料,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问题的发生,就能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减少资源浪费造成的施工成本上升。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的控制能力较低,总承包模式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并不能完全消除潜在风险,特别是在造价的控制方面。加强工程项目各阶段的造价控制,就能提高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能力,进而让工程项目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宁浩. EPC项目下业主方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建材世界,2019,40(05):130-132+140.
[2]刘灿,常瑞.浅析业主单位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9,(07):227-228.
[3]陈晓.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探讨——基于业主方视角[J].福建建材,2017,(11):100-102.
[4]童凌.业主方项目造价管理工作重点分析[J].四川建筑,2017,37(03):243-244.
[5]张亚丽.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探讨——基于业主方视角[J].四川建材,2017,43(05):239-240+242.
[6]毛永钢.项目业主方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江西建材,2010,(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