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连丙杰
[导读]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电力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电力投资成倍增长。

        连丙杰
        身份证号码:37250119840204****
        
        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电力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电力投资成倍增长。同时,电力建设引起的当地群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电力设施周边居民对电力建设带来的电磁辐射、噪音等污染存在很大的抵触情绪,认为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实际上,多个工程的实测数据显示,电力设施的环境污染指标都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人们最关心的电磁辐射为例,电力设施的辐射比手机的辐射还要小。但是,由于电力建设往往工期紧迫,没有很好的按规定程序完成环保审批,也没有向人们做好宣传解析工作,因而使电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口益突出,很多地方人们谈电色变,坚决抵制。
        关键词:电力建设;环境保护;辐射;体制
        引言
        我国的火力发电项目很多,众所周知,火力发电站主要是燃煤电站,在整个发电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环境污染物,如废气(硫化物)、废水、废渣、粉尘等。由于电力生产的独特之处,使得这些污染物在大量地、不间断地排放,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国家环保总局和各地方环保部门纷纷出台法律法规要求高污染的企业治理污染,并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进行罚款和收取排污费。在这种形势下,各电力企业纷纷上马环境治理设备,如上马硫化床、建立污水处理站等,以减轻环境压力。但是当前进行环保投资仅仅是各电力企业的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1制约电力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因
        首先,因为电力行业主要依靠火电进行发展,而电力行业也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排放行业,它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主要体现在输变电的建设上,在这个时期,发电厂会排出大量废弃物,可是这些废弃物并没有经过科学的处理,而会直接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当中,使得水资源严重受损,引起了水质量问题危害到水资源内部的微生物成长。不但如此,由于水是流动的,所以还会影响到其它地区的水质变差。形成这些现象的主要根源在于发电厂对于排出的废弃物并不重视,严重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及服务观念。透过输变电获取电能后发电厂就会进行电力运营,在这个阶段,发电厂及其容易产生环境保护问题,而且,由于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规定,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处理方法。当前的电力行业在环保工作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及引导机制、缺乏执行能力、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使得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无法实现标准化。
        2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2.1优选项目,从规划和设计角度保障项目符合环评要求
        集团高度重视项目规划和设计选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融入项目规划建设的初期,把好环境保护的源头关。集团优先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的节能环保型火电项目,先后颁发了火电厂工程设计导则和节能设计导则,要求项目自规划阶段开始即要考虑环境影响,在工程设计、布局优化、设备选型等方面,综合考虑各项环保措施,做到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最佳结合。
        2.2部门设置的弊端
        在省级电网公司和市级的供电局,电网建设的组织和策划、实施,主要由两个部门完成,即计划发展部和工程建设部。两个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去开展工作,一般是计划发展部完成选址、可研后取得可研批复,工程建设部就根据可研批复去开展下阶段工作。至于选址,可研阶段遇到什么问题,在后期开展工作时有什么注意问题,后期阶段的工作中有何困难,这两个部门也没有很多的传达、沟通、反馈,造成信息缺失、脱节。很多可以在前期处理的问题由于责任不在前面的部门,就拖到后面的部门来处理,结果就浪费了时间。

有些问题由于时间延误,造成了不能挽回的损失,如由于前面土地预审、选址意见书办理不及时,造成后面土地证办理推迟,全面影响整个工程的报建工作。
        2.3环保投资收益的测算
        环保经济效益主要是指经过采取环保措施回收利用各种副产品及减少污染物排放,节省排污费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对于电力建设项目而言,环保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粉煤灰、炉渣的回收利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烟(粉)尘排放量,节约用水量及回收生产过程的副产品(石膏)的收入等。比较环保设施经营支出和收益得出环保经济效益分析的结果。
        2.4开展电网规划环评
        加快电网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电力发展政策、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客观需求,是推进全国工业化进程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但是,如何保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来进行电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必须从源头上进行合理规划。首先结合我国火电基地、煤炭基地、水电基地、风电基地等依法开展国家级电网规划的战略环评工作,对我国整个输变电网络的大规划进行合理性审查,前瞻性地分析其宏观布局的合理性,得出合理科学的主体构架体系。其次,还要同步开展省级电网发展规划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从区域的角度避免线路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目标;可以避免输变电线路无序架设,输变电走廊占地越来越多的现象;分析并实现省级电网规划与国家产业政策、国家电网发展规划、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地方生态建设规划、地方土地利用规划、地方电源点建设规划等的协调性,并以此实现科学规划、有序发展。同时,省级电网规划还必须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与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统一协调和管理,着力为电网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并加大电网规划的透明度。此外,还应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确保规划的输电线路走廊不被占用。
        2.5强化环保目标管理
        当前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批意见中关于部分环保设施的要求太具体,业主在利用科技创新、技术革新、设计优化等成果进行建设时,常常会担心与环评批复意见不一致,出现未执行“三同时”问题。为不影响环保验收,必须履行变更或报备手续,增加管理成本。建议有关部门在环评阶段强调项目承诺的排放目标是否环境可接受,在环保验收阶段则强调环保目标是否达到,允许企业选取的环保设备或工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建议环保部门明确火电、水电项目环评变更或报备的具体内容。
        结语
        本论文对电力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矛盾产生的原因,并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为政府和电力行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善的方案,具有一定社会价值。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首先应加强对电磁辐射数据的收集和研究,提出减少电磁辐射的方法。其次在体制改革研究方面,应重点研究电网建设与电力企业的其他部门如生产运行、市场营销等部门的多方联动机制,动员电力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来配合电力建设。再次是深化流程改革,进一步精简流程,缩短建设时间。
        参考文献
        [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31T10.2-1996.
        [2]蒋宪玲等.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变电站(所)电磁辐射污染与仪器监测「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0,12(13).
        [3]王佩琪、寿天苗、邓志彪等,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的分布,全国首届电磁场人体医学论文汇编,19940.
        [4]苏光明、李赘媛、张少平等,《超高压直流电电磁场对作业人员健康的调查报告》水电医学杂志,1996,7(1).
        [5]姜槐,((电磁波劳动卫生学调查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8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电...
•   ...
•   ...
•   研...
•   ...
•   建...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