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岑灿秋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建筑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岑灿秋
        梧州市长洲区水库水利工程管理所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建筑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建筑企业要加强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和方法,保障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引言
        随着目前国内建筑领域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建筑工程水平的关注度也在逐步加强。施工工程水平质量的高低,将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另外,随着这些年建筑市场竞争的持续激化,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里稳扎脚跟,就必须要运用有效策略,对于工程实际施工中的质量实行管理、掌控,以此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1.1实现建筑工程科学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依赖管理模式的规范和指导。可以说,管理模式就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框架,只有管理模式科学先进,管理工作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然而,我国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缓慢,在落后的管理框架之下,即便应用先进的工程管理方法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也难以达到良好的工程建设效果,因为管理工作的基础不稳定,先进的技术也难以发挥出价值。所以,对工程管理模式是实现工程科学管理的基础。
        1.2满足市场发展要求
        与时俱进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在整合期间极大地促进行业发展趋势,准确识别销售市场发展趋势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加以应用。有目的的预防措施。此外,自主创新管理机制还可以提高公司的声誉,信誉和品牌形象,并提高每个人的认可度。在管理创新的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充分促进管理计划与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对接,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积极引进各种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方式的实际效果,顺应时代,社会发展和销售市场的发展趋势。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中缺乏有效的技术管控
        我国科技的进步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但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大规模,所需施工工艺种类多,同时受到工期、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受到施工人员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绝大部分施工人员属于农民工,其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应用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综合素质等限制,使得施工技术和工艺无法真正得到提升。
        2.2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
        出于切实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确保工程管理质量,则应对现行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由此才能顺应建筑行业发展势潮,较好地满足企业管理与建筑工程管理的相关需要。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企业所建立的管理体制仍不完善,部分建筑企业未能重视管理体制建设工作,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生产中,即可以明显提生产水平,但依旧没有提高企业管理能力。还有部分企业存在部门人员随意配置以及成本负荷过重等问题,以随意裁剪人员降低人力成本投入。
        2.3对建筑安全问题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安全管理一直是建设项目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建筑工程企业倾向于关注质量和进度管理,没有足够重视工程施工安全。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影响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施工进度。虽然很多施工企业都非常重视施工安全问题,并制定了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但这些规章制度并不能在每个施工环节得到充分地贯彻执行。


        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3.1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一是重视先进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应用。应用先进技术势必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筑企业要立足发展角度,不可一味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先进技术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需要投入必要的资金进行技术的提升和相应设备的购置。二是加强先进施工技术的培训。针对施工技术的特点,组织各层级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特别是对于一线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技能进行针对性培训,对施工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要加强管理。三是创新施工材料提升施工工艺。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得对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较传统形式建筑材料而言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更好的绿色、环保、节能特性,因此,实现施工技术和工艺的创新要充分重视新型工程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更好地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3.2创新和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创新工程管理体系之后,需针对企业的有关机构体制加以创新与优化,使其适应现阶段由于创新管理模式而带来的改变。科学建立先进的企业制度,确保工作人员掌握责任制度,也是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关于建筑企业,应该制定健全的法人财产制度,保证项目经理能确定界限财产。除此之外,借助法人财产的建立可以敦促法人承担有关责任,并且企业会对于界定的法人财产明确项目经理部法人所处的地位。要是项目经理部不具备法人财产,则不是建筑企业当中的法人。在这一形式下,建筑企业中的项目经理部可以在市场中达到独立运营的效果,从而对相应的法人责任独自承担。
        3.3创新安全管理
        目前建筑工程正朝着安全文明施工的方向发展,工程单位越来越重视施工的安全性,制定了安全管理机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很多措施并不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不强烈,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将创新模式应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创新理念、创新形式等多个方面,提高施工单位的重视程度,重新规划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施工中各个环节的特点和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课程,引导施工人员参与到其中,学习安全防范技术和措施,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一工作需要在正式施工前完成,并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考核工作,加深记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同时创新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注重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将保证安全与保障质量平行。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做好现场巡视工作,确定各环节的安全防护工作落实到位,尽可能消除现场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做好现场的污染控制工作,避免施工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管理手段创新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必不可分,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开始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在建筑企业中,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往往需要对各项信息进行保存和处理,而且每一项信息之间都有关联性,所以要通过创新来建立一个平台开展工程管理,把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结合到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流动,才可以更好地达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提高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建筑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就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可以为建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内部支撑,所以,为了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与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姜云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发展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0):122-123.
        [2]崔文禄.探究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创新途径[J].中华建设,2020(02):38-39+236.
        [3]郭效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10):329.

作者简介:岑灿秋(1974.01),男,汉族,广西苍梧人,研究生,经济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指导监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村水利改革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