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凌涛
[导读] 保证软基处理效果合格,保证公路工程的稳定性达到标准要求,提高交通运行安全性,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凌涛
        山东道桥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软基处理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所以在路基路面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路基路面的承载要求,另外在施工阶段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落实施工工艺的内容,保证软基处理效果合格,保证公路工程的稳定性达到标准要求,提高交通运行安全性,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软基处理
        一、在公路路基路面软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上的重视不够
        软基的处理作业,对于公路建设施工来说非常的重要,也是关键性的工作,所以需要加强软基处理。但是目前公路建设施工中,软基处理工作的重视度严重不足,设计方案中没有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导致有些软基处理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承载性能较差,经过长时间的车辆碾压作业处理,导致软基结构损坏严重,威胁项目的总体运行质量,还会导致使用寿命比较短,给公路工程的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选择的处理方法不合理
        目前软基处理的作业方法比较多,对于处理技术有着比较高的要求,需要结合不同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公路项目之间的差异,软基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的排水情况、施工面积、粘性土含水量等参数,要在选择的过程都要综合性的分析。如果施工环节没有分析这些因素,出现软基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极大的影响软基处理效果,也会威胁公路的运行质量。
        (三)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环节,软基处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但是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分析,软基处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造成工期延误、质量不足。
        二、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建议
        在公路路基路面设计的环节中,对于软基处理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需求情况,从不同层面中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如下为常见的措施。
        (一)提升设计重视度
        我国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数量逐步增多,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建设质量却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路工程的总体质量比较差,而交通运输量在增加,导致公路养护成本比较高,使用寿命也会缩短。因此,在公路施工中,必须要对于软基处理工作提起足够的重视,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提高加固效果,消除安全隐患。
        (二)提高软基处理技术水平
        结合目前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最为普遍的软基处理方法如下:其一,排水砂垫层的结构,就是在路基底部的位置上设置一层沙层,这样就可以在顶部建设了一个排水的表面,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渗出的水分能够及时的排出去,从而可以降低路基的含水量。此时应该注意,砂垫层的施工需要选择渗水效果好、厚度适中的材料进行。其二,石灰浅坑法,该方法可以将渗水清除干净,如果在坑内加入石灰材料,可以防止出现弹簧土,降低含水量,提升稳定性。其三,换填施工,应用在深度达到3m左右的软基结构,通过粘性土或者沙子来取代原有的软土,从而可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三)在不同软基中的处理策略
        1、路堑处。路堑的位置上在进行软基处理前,需要将内部的湿土全部开挖并且清理干净,然后加入规定比例的生石灰材料,进行全面的混合搅拌处理,闷料1d后进行再次搅拌,然后再闷料1d后加入生石灰,且需要再次搅拌处理,这种连续的搅拌处理可以提高均匀性,保证湿土要生石灰的充分混合。

如果土体内含水量分布相对均匀,可以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土体材料进行直接铺洒施工,确保其内部湿度合格后,再进行生石灰的铺设施工,然后搅拌并且粉碎处理,以提升土体的结构性能。上述处理工序后,经过压路机碾压施工,最终达到压实度标准。此外,在设计的环节中,还需要按照路堑处承载力的要求,合理的计算路堑处的数据,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路堤处。路堤位置采取分层填筑施工方式,在进行填土施工前,需要对底层土进行压实施工,每填筑一层都要进行全面的翻晒粉碎处理,然后每一层进行压实作业,经过全部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始后续施工。土层压实度要合格,且碾压质量符合标准。对于含水量较低、降雨量不足的路段来说,就不需要加入生石灰,直接进行翻转碾压施工即可。
        3、含水量较高地段。如果施工的软基含水量比较高,先应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作业,然后进行晾晒处理,在达到技术标准后,含水量处于最佳的状态之下,就能够开始后续施工作业。晾晒完成之后的土壤再次填埋到施工位置上,进行土壤的粉碎处理,确保粒径不能超过50mm。反复进行上述的几个工序,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再次进行搅拌处理,形成混合物之后进行碾压作业施工,压实后开始质量验收。这些工序都是在一天内完成,如果有降雨,应该抓紧时间,并且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避免雨水导致路面结构的损坏。
        4、掺入石灰尚未碾压路段。已经加入生石灰但是没有碾压的施工路段,阴雨天气需要加强防护管理,不仅要做好抢压处理,且要开始覆盖处理。没有进行碾压的情况,经过雨水的浇灌处理后路基内部会进入大量的水分,在雨停后及时揭开防水布,然后立即开始翻晒、粉碎处理。只要是雨水影响严重,应该在停雨之后进行全面的挖除处理,再次返工作业,继续填土、碾压施工。如果在施工中没有采取防水布的覆盖处理,单项翻耕受损的情况,且无法进行旋耕机的施工,就会导致内部的通气性比较差,水分无法及时的排出,结构性能比较差,所以需要进行翻耕作业,可以促进内部通气效果的提升,可以保证含水量下降到规定的范围内,然后开始压实施工。
        三、在公路路基路面软基处理中的注意事项
        (一)保证填筑土层结构厚度合格
        软基处理时,填筑施工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加强填筑土层的厚度控制,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合格。只要填筑厚度不能达到工艺规范的标准,就要进行多条工序的返工处理。如果填筑施工层厚度比较大,导致平整处理、碾压施工的难度会比较高,路基稳定性不足,工期也会延误,成本上升,所以应该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
        (二)石灰原料的科学处理
        公路施工项目中,石灰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软土地基处理阶段,应该做好石灰的消解处理,如果该工作不到位,在碾压施工结束后,有降雨的影响会导致石灰自行消解,公路地基会出现膨胀的反应,导致平整性下降难以处理。因此,需要保证石灰材料的存储符合要求,避免发生受潮变质的情况,做好覆盖处理,以更好的保证石灰的性能,提高软基处理的质量水平。
        (三)过湿土含水量的控制
        湿土内部的含水量比较高的情况下,会给软基处理带来很高的影响,在含水量达到30%以上时,且施工处于降雨季节中,就会导致路基稳定性比较差。如果施工环境的温度比较高,且干燥度较大,而内部的含水量依然很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翻晒处理的方式,然后再次进行回填施工,保证湿土的含水量处理最佳范围内,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实际,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首先阐述路基路面软基处理的基本原则,而后在总结路基路面软基处理存在难点问题基础上,对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建议进行深入探讨,以期通过论述后,可给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世海.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1):55-56.
        [2]温浩.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260-261.
        [3]尤慧敏.关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软基的处理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20(04):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