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烨
山东晟润供水有限公司 277000
摘要: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建筑行业作为高耗水量产业,也使得淡水资源供应匮乏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诱导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缺少节水器具、输水管道泄漏、雨水利用率低及水资源未能循环利用等。由此,将节水节能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
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形容,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之下,建筑施工企业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主动、积极的分析和探索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通过细致、认真、全面的研究,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为施工企业有序、健康长、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下面将对建筑过程中的给水、排水的节能技术深入研究。
1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的意义
建筑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安全的场所。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这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为此,加强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尤为重要。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根据相关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的贫水国。由此可知,加强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设计对于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对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设计的重视度仍然不够。与此同时,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节能设计缺乏合理性,也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为此,就有必要进一步增强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的节能环保意识,提升设计人员的节水节能设计水平,进而增大水资源利用率。
2 技术运用的问题解读
(1)针对现阶段供水工程,若行热水供应基本是使用燃气热水的供应系统,主要的工作流程包括:当开关开启之后,将管道当中的冷水先排出去,之后热水才能流出,一旦出现了水温过高等问题,要将冷水降温模式开启,在这一过程当中,水资源会被大量浪费。当前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冷水以及热水系统,供水原理基本一致,这种水资源浪费极大的问题急需快速的解决。(2)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很多老旧工程进行调查,一些陈旧的工程,所使用的供水管材质是铁质的,由于本身性质的问题,耐久性不足,容易遭受到腐蚀等等缺点。供水管道采用的都是加压供水,管道一旦发生了腐蚀,势必会增加漏水点出现的可能,甚至直接导致漏水问题的发生。特别是直埋供水管道距离排水井较近的地方,泄露之后的水流会以直接的方式排入到排水井当中,因此,具体漏水点不容易找到,且出现了生锈问题后,可能对水资源造成极大污染,而且阀门的耐久性、密封性均比较低,故系统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
3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3.1 合理设计给水系统
在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期间,需要注意很多问题,一般情况下,要对室外管网进行合理利用,科学使用加压装置。为防止由于水压过大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对用水量进行合理分区,分区方式为竖向分区。当排管中的静水压在 0.35MPa 以上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做好调压与减压工作。对于卫生间的给排水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管道中的静水压力保持在0.45MPa 以下。在高层建筑中,由于用水及用水时间并不均匀,所以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水箱水泵联合供水形式,对这一问题进行处理。要科学使用变频泵组对居民建筑进行加压供水。同时,当为大型商业区时,设计人员在设计要综合使用变频泵组、辅助水泵、辅助气压罐等设备,实现不同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相互配合,确保供水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2 中水回收系统与雨水回收系统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导致水资源供应匮乏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势下,我国政府大力推广应用中水回收系统。为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所有城市景观用水水源均不得采用自来水。由于部分远离市中心的新开发地块附近没有其他市政给水系统,可以适当引用自来水。与此同时,随着节能环保型建筑以及用水零排放要求越来越普遍,这使得中水回收系统的应用成为主流趋势。相较而言,中水回收系统更加适用于对水质要求偏低的地方,如道路清洁用水、绿化带灌溉用水和车辆清洗用水等。此外,公共卫生间作为耗水量较大的市政基础设施,也需合理应用中水回收系统,在提高城市民生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有效节约水资源。设置雨水回收系统是一种合理利用非传统水资源的举措。尽管雨水的水质较为良好,但降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无法满足全年度的用水需求。所以,采用中水回收系统与雨水回收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极为合理。再者,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透水混凝土地面、透水砖铺装地面、透水植草砖三种透水地面形式。一方面,增大地表渗透率,降低持续高温天气状况下的地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另一方面,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缓解地下水供应压力。
3.3 有针对性的应用真空节水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日益广泛的应用真空排水技术,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新兴技术,它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汽水混合物,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吸干净。例如,为了保证卫生洁具及下水道的冲洗效果,可将真空技术运用于给排水工程,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汽水混合物,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吸干净,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
3.4 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此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大量的废水出现,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收集,收集之后运用专业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处理,确保废水的水质能够与达到相关的标准,之后再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去,也可以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环境绿化当中,因为环境绿化对于水质并未有过高的要求。将废水进行循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资源的运用率。但是废水循环运用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净化技术与专业设备进行共同的作业,因此,废水处理的成本将有所增加。
3.5 合理分配给水系统压力
通常情况下,静水压力要控制在0.35兆帕至0.45兆帕之间。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为节约投资成本,往往在居民用水点的静水压力达到0.35兆帕时就停止减压。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会增大管道中水流的压力,加快卫生器具的出水速度,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对城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压力开展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在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在配水点安装减压阀门、节流孔板等工具,将水管压力控制在0.2兆帕之内,从而在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控制水资源浪费。
结束语
通过分析,能够明显看出,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多种类型的节能和节水技术,对此,要高度关注,进一步提升节能节水的技术水平,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进,结合实际工程的运行情况,贯彻落实节能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基本原则,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从而推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更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周思洋.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与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0):138-139.
[2] 张泓,袁芳.浅析技术进步、清洁能源与环境保护[J].数字化用户,2018,(3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