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朱寿飞 周亮
[导读] 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一阶段之后容易出现各种损坏问题,这样就容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朱寿飞   周亮
        武汉市城市道路维修养护管理站   武汉市城市桥梁隧道事务中心
        摘要: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一阶段之后容易出现各种损坏问题,这样就容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能够显著地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减少损害问题的出现,从而更好地提高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就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很多市政道路项目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裂缝问题,裂缝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到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到市政道路地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做好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切实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1.市政道路项目存在的问题
        1.1路基结构问题
        路基是保障市政道路工程最基础的因素,如果地基结构不够稳定,就容易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在后期出现各种问题,常见地包括了地基下沉、表面裂缝等问题。而且在长时间外界作用力的作用下,路基稳定结构就容易遭到破坏,影响到路基地正常使用。因此为了做好桥梁的养护工作,必须保障道路路基稳定结构,减少裂缝问题地出现,同时需要针对不同的路基制定不同的加固策略,从而保障路基能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沉降事故的出现。
        1.2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市政道路在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混凝土浇筑环节。因为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浇筑时间、浇筑技术以及混凝土凝固时间,还需要考虑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很多混凝土出现裂缝是没有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在后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混凝土这种材料很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例如,白天气温高,但是夜里气温低,而且湿度大,这样昼夜温度就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样混凝土表面在白天和夜里的温差很大,混凝土内部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内部稳定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具体表现:在白天温度较高,路面容易出现拱起,但是到了晚上,气温相对较低,这时候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变形,导致混凝土拱起部分恢复到原始状态,长时间在这种作用下,就容易导致路面混凝土出现裂缝。
        2.市政道路养护现状
        很多地方只是注重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而忽视了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很多市政道路在投入使用之后,由于长时间的外界作用,这样会导致市政道路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很多病害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前期施工工作存在问题,导致相关建设工程的质量没有得到相应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导致病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就很可能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很多道路管理部门没有注重对于道路的管理,导致病害逐渐加重。这里以裂缝为例,很多道路裂缝开始较小,但是没有及时对于这些裂缝进行处理,导致裂缝越来越大,就会影响到路面行驶骑车的安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必须要重视养护工作。在治理病害过程当中,要选择最佳的养护技术,从而提高道路养护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市政道路的检查与检测
        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政道路的安全性,必须要重视对于市政道路的定期检测,判断道路是否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对于桥梁检测来说,主要对于桥梁的结构进行检测,判断桥梁是否稳定,内部结构是否被破坏,进而保障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方公路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于所属路段进行检测,掌握相关路段的市政道路情况,要做好记录工作,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管理的作用。对于经常出现病害的路段或者桥梁需要重点关注,尽可能的加强对于这段路段的维护,减少路面病害的出现。其次,还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养护工作中的应用。不同路段一般都安装有摄像装置,可以对于路段进行拍照。可以将搜集的信息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来判断该段路段是否存在问题,这样有效地提高巡检的质量和效率,甚至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路面病害的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维护技术,来有效地提高维护的针对性。
        3.2做好市政道路后期养护
        为了更好做好做好市政道路养护工作,还需要加强市政道路后期的维护和管理。目前市政道路涉及到很多养护技术,针对不同的路面病害需要选择最佳的养护技术方案。在开展养护施工之前,养护人员需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到市政道路路面的使用情况以及病害问题,根据调研的结果来制定养护方案。如果路面的损害严重,可以使用再生养护技术,也就是在旧的路面上就在铺设一层新的路面,从而原始路面能够更好地适用。应用这种技术的提前是原始路面结构没有遭到破坏。为了更好的了解路面的相关情况,可以对市政道路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工作,从而了解市政道路通行车辆情况以及重点路段路面破坏情况,同时根据搜集的信息结合现有的养护技术来制定最佳的养护方案。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路面养护的质量和效率。洒铺技术与再生技术有机地结合能够显著降低对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且能够保障路面的平整度,更好地确保车辆的正常行驶。
        3.3加强养护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为了更好地做好市政道路的养护,还需要做好养护施工现场管理。但是市政道路养护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很多要素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能够结合施工进度和施工指标来合理安排各项施工任务,这样能够井然有序地做好施工。加强施工现场施工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了施工技术、外界施工环境以及各种突发事故,这就需要做好各项紧急预案,进而保障施工进度能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而且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质量管理,还需要考虑到安全管理、经济管理等,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减少施工成本支出,从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开展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可以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现场管理环节,从而更好地加强对于各个环节的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需要提升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过程管理,因为只有保障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项目的整体指标满足相应的要求。第二,做好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根据合同的施工日期来合理安排每一天的施工任务,将整个施工周期划分为若干个小的施工阶段,这样便于管理,能够在关键节点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第三,可以将BIM技术引用到施工现场管理当中,通过BIM技术对于材料、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管理,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和周转效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材料浪费,进而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在长期使用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不仅影响着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还影响着路面行驶汽车的安全性。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注重加强对于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切实提高道路养护管理的质量,从而减少病害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柯锐.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及养护技术探究[J].中华建设,2020(7):102-103.
        [2] 吴长军.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J].建材世界,2019,40(5):46-48.
        [3] 关心天.解析市政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9(23):135.
[4]王明月.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2):9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电...
•   ...
•   ...
•   研...
•   ...
•   建...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