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9期   作者:丁李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管理进行相关分析。

        丁李
        身份证号码:32118319910113****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其中国内交通行业的发展和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联系,为了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性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相关单位增加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视,加强对道路路基结构的质量管理,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性,降低出现交通事故或工程不安全等情况,体现市政道路路基建设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管理进行相关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
        现阶段,通过对当地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的调查,发现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是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具有直接联系,因此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增加监督和检查力度,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符合国家建设的专业标准,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等事件的发生,从而维护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化发展。对于市政道路路基结构的细节化研究,发现路基结构会受到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发展进程中,需要增加对道路工程结构和路基的质量管控,从而保证道路工程在社会中的正常使用,提升社会生活出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一、分析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特点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结构方面的施工建设,由于路基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承受道路的质量、自身结构的重量以及路面上汽车所带来的的压力,因此路基结构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对工程施工情况的调查,发现路基结构的施工建设具有复杂和难度高的特征,首先因为路基土石方量的工程比较大,沿线的分布不存在均匀特征,同时涉及各种各样的设施设备,因此市政道路路基的建设具有较高的难度系数[1]。
        因此相关单位在道路工程的建设期间,增加对路基的专项监督和管理,保证工程的施工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有效建设和管理,从而实现市政道路工程的综合化管理。针对路基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一是加强对施工多种因素的管理,降低客观因素对路基工程的影响,进而保证工程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二是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有效管控,增加对施工内容的控制和有效管理,从而提升工程建设的稳定,降低建筑事故出现的概率,维护道路路基工程的高质量建设。
二、关于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发生原因
(一)市政道路工程存在路基塌陷情况
        通过对当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建设情况的研究,发现路基在实际应用情况中会出现塌陷情况,正是由于路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受到影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而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整体的质量。比如在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没有按照科学方案进行有序的施工,会增加材料和程序之间的不协调性或者施工材料本身具有不合格性,在经受长期的阳光照射和雨水浸湿的影响,导致路基机构的稳定性出现问题,进而引发坍塌情况的发生[2]。
(二)市政道路工程存在路基裂缝的情况
        路基纵向裂缝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路基表面出现一道或者许多到向中心线进行延伸的裂缝,主要有裂缝本身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进而影响路基结构的稳定性。根据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建设情况的研究,裂缝情况的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化分析,一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存在不规范行为,没有将路基建设周围环境进行专业操作,容易存下灰尘或者杂物等物体,进而影响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二是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对台阶的宽度系数没有进行有效的管控,进而对路基的建设容易出现误差情况;三是施工人员在路基施工路段的台阶设施,没有进行专业的压实处理,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发展造成影响;四是路基在是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填筑工艺进行操作,但是部分施工人员的知识体系不足,容易出现无法有效匹配的情况。


(三)市政道路工程存在水浸入路基结构的情况
        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建设情况的研究,发现路基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分浸入的情况,导致水资源进入路基结构中,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在社会中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结构不稳定的情况,给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出行安全增加危险。水分浸入路基结构中的情况,也可能是因为路基在施工建设中,排水系统的建设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导致水分浸入但无法有效排除,进而储存于路基结构中,对路基工程的密度和强度造成影响[3]。
三、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质量的有效管理制度相关措施
(一)构建专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管理
        关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质量的建设,相关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建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专业化的建设发展,有助于提升道路路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利用专业的规章制度实现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质量的有效管控。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现场方面的有效应用,可以通过加强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重点管理,达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管理目标,同时也可以增加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管理,增加对采购部门的信息审核,保证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有助于促进市政道路工程路基应用的安全性,降低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4]。
(二)注重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建设发展,相关施工单位需要认识到管理和施工人员在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根据施工建设的标准、原则、要素等内容,增加培训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还能够增加对先进施工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促进建设行业的创新发展。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主要加强对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其中监理人员需要具备全面的相关法律、经济以及管理素质,能够对工程的施工管理进行全面的管控,实现对工程质量和监督的有效管理。而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并且和路基结构的质量具有重要关系。
(三)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过渡段方面的管理
        关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结构的建设管理,施工人员需要增加对过渡段的重点管理,主要指的是在施工期间,需要避开道路工程的过渡部分,可以按照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有效作业安排,能够实现对道路过渡结构的清洁处理和填充管理,进而保证道路工程的坚固性[5]。
(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道路路基的信息化建设
        受到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影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施工建设中,增加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影响因素进行专业化的整合管理,并且对影响因素对路基结构的影响程度进行具体表现,便于管理部门进行针对性管理,从而提升市政道路工程路基的管理效率。同时技术部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工程的安全隐患进行追踪和管理,有助于降低经济成本的投入,延长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年限。
结语: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以及时代创新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加强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重点研究,以及增加对路基结构的重点检测和监管,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针对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质量的管理,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提升施工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施工管理策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式,实现对市政道路工程的重点管理,避免出现裂缝、沉陷等安全隐患,从而维护道路工程的顺利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沈涛.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5):1049.DOI:10.3969/j.issn.2095-6630.2016.35.016.
[2]张勇,王东奇.浅谈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思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1837.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3.3922.
[3]叶发录,林军.浅析市政道路的路基工程建设施工及其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44):227.DOI:10.3969/j.issn.1673-0038.2017.44.184.
[4]王俊.关于市政道路建设中的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1628-1629.
[5]付振斌.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21(3):261.DOI:10.12257/j.1006-2122.2021.03.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