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怀涛
太和县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摘要:当前在公路施工管理及养护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沥青路面后期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针对各个问题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有效提升公路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养护措施
前言
为了使整个公路建设项目达到相应的标准,需要不断地改进技术管理。统一管理建筑材料,采用更合理的方法来改进技术和质量工作,通过共同合作,主要是与制造商和管理人员合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要对建筑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积极管理和维护工程,并确保建筑安全。在道路建设技术管理和维护框架内,道路建设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必须通过建立一个适合项目方案开展的技术管理系统,以及采取科学上合理的措施来确保项目的安全和秩序。
1分析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
为了提高道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合理应用科学技术优化道路建设。公路建设项目的执行情况应确保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避免质量问题,确保道路建设项目的成功实施,并有效地提高道路建设项目的总体质量和效率。工程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市场、合理应用建筑技术、优化道路建设管理模式、提高道路建设效率,使工程节省建筑资源,保护环境。公路工程有大量建筑和大型建筑项目的面积建筑道路建设框架,需要避免对周围建筑环境的损害,节省建筑费用,改善道路建设资源的技术管理和使用模式,合理分配建筑资源,充分利用道路建设的技术优势。
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2.1施工前准备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涉及了从公路工程施工前到整个工程完工的全过程。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后期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施工前准备阶段,技术人员需要首先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展开全面分析,找出其中的困难点,并提前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并将其纳入施工计划中。就当前我国公路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较多的问题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购买,材料的组合搭配,施工人员管理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如果没有妥善的应对方案,一旦出现将会让施工陷入极大的被动。另外在施工前准备阶段,还要全面分析和考虑施工是否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是否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所以,在施工前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原,通过科学的统一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2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在公路开始施工以后,技术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三部分:一是施工场地监理,二是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三是工程应急预案。施工场地监理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施工现场的作业内容,施工人员的行为实施全面的监管,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都符合施工要求,完成的工程内容满足施工标准。施工场地建立,是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也是保障公路施工质量的最有效的依据。
而在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方面,需要施工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工程的情况,以及工程项目的设计状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保证施工满足工程设计的相关要求。而工程应急预案则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实现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保证这些突发情况工程造成的影响最低。总的来说,施工技术管理的整体目的都是为了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三项不同的措施各自有各种不同的作用。良好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是做好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有效的施工场地监理是重要保障措施,而可靠的工程应急预案则是有效补充。在这几方面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够确保施工获得理想的效果。
3加强公路养护的具体策略
3.1公路养护波浪处理措施
在公路投入使用之后,如果公路路面出现公路波浪、波谷等问题,就会导致车辆在驶过公路路面时发生问题,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针对该问题,就要采取有效的公路养护波浪处理措施。首先,要求公路养护人员沿着车辆的行驶方向将路面波浪去除,如果是路面比较低的情况,则需要在已经去除波浪的基础上喷洒沥青,然后将该喷洒的热沥青摊铺、压实。其次,在一些面积较大的公路波浪处理中,则需要将路面波浪都挖除,然后用一些可塑性较高的黏土进行反复填充与铺设,从而有效提升路基整体的硬度和压实度,已经修补的基层和面层也会更加稳定,并有效提升公路路面车辆行驶的荷载力。
3.2公路开裂病害的养护措施
作为国家道路工程状况分析的一部分,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公路裂缝。建筑公司必须根据裂口的大小,及时修理。路线涂层宽度小于10mm。我们选择加热的沥青来穿透裂口,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必须先将气体从裂缝中排出,然后再加入沥青,以防止气泡影响重力的影响。裂口的宽度太大时,必须确保沥青直径不超过15mm,并保证修理效果。
3.3公路养护路面翻浆处理措施
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由于施工工序、施工工艺不当,很有可能导致公路在投入使用之后受到地下水的侵蚀,这不仅会发生公路路面翻浆问题,还会对公路路面造成严重的损害,一旦该损害面积扩大,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公路路面的车辆很难通行,并严重干扰交通运顺的正常秩序。针对公路路面翻浆问题,通常会采取换土法。换土法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公路养护施工人员将半边路基开挖至基底土层的2m深左右,将公路路面中所有的翻浆土都挖干净,然后将厚度约为0.5m后的土层用天然砂砾对其进行换填。为了保证公路路面翻浆换土的质量,在填筑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填筑夯实的办法,要求路面的夯实度必须达到相关质量标准。为保证路基压实度达标,最上层的土可以用20%黏土与80%天然砂砾土拌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决定了公路的建设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公路养护则决定了公路是否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所以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依然保持高速发展,所以无论是施工技术管理还是公路养护,都应当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从而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公路。
参考文献:
[1]马维鑫.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5):210-211+214.
[2]崔海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124-125.
[3]喻彪.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7):1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