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基
金华市鑫隆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现阶段,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公路建设的舒适安全性,相对施工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简单,但是具有比较复杂的施工技术环节,同时具有较好的质量标准,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提升公路建设的质量水平。下面本文就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公路施工;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 沥青路面阐述
一方面,沥青路面相关理论主要是将矿质和路用沥青材料进行有效混合之后,在路面上进行铺筑。沥青混凝土增强了公路工程抵抗行走车辆和自然环境相关因素损耗的能力,促进公路工程建设得更加平整、增强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稳定。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沥青路面技术进行广泛应用,其中对于沥青路面具有比较多的分类方法。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黏度,选择适量的沥青材料和矿物集料进行全面均匀搅拌,在公路建设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影响因素长时间反复的损伤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另外,沥青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高温环境中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在低温环境中保证公路的抗裂性,增强公路的抗老化、防渗水、安全、抗滑等能力,提升沥青路面的应用性能。公路工程中建设应用沥青混凝土,其中的原料可以采用石油、煤、掺用天然沥青等进行拌制,同时在工程建设中碎石沥青混凝土被广泛应用,结合路面的类型,气候环境和交通等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例如热拌、炎热季节、热法浇洒、重要交通公路等施工中可以采用较稠沥青;对于冷拌、冬季、交通状况不繁忙公路等施工,可以采用较稀的沥青。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2.1 路面裂纹
现阶段,沥青路面的裂缝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疲劳裂缝,另一种是反射裂缝。疲劳裂缝主要因为路面受到了外界的温度以及车辆荷载的影响。外部高温和过大的荷载会增加路面出现疲劳裂纹的概率,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公路交通限制车辆荷载。就反射裂缝而言,常常会出现在旧混凝土路面加铺的沥青面层中。
2.2 路面车辙
在路面的质量问题中,还包括车辙。在评价路面质量和养护质量的工作中,车辙情况是一个重要指标。在对车辙进行分类时,会以车辙产生的原因为依据,此时车辙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车胎磨损引起的车辙,这种情况会受到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影响,属于磨耗型车辙。二是路面的质量问题所引起的车辙,是有了车辆荷载后所产生的结构性车辙。三是由于路面施工材料不稳定,使得路面有位移发生,此时就会产生失稳性的车辙问题。四是压密型车辙,主要是由车辆压密所造成的。
2.3 路面沉降
路面沉降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通常不会损坏路面的均匀沉降,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环境因素所导致,二是公路上的行车所导致。第二是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出现这种沉降则说明路面问题较为严重,产生的原因是路面未能良好压实,加之车辆的碾压作用和渗水作用,导致路面产生沉降。第三种是路面局部发生沉降,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局部路面不够紧实,又或者是路基的质量问题。
2.4 水损坏
虽然我们认为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但实际上这种隔水性能是相对的,只是意味着路面的透水量很小,能符合指标要求。但实际上沥青路面不能做到完全隔水,而且如果沥青路面存在质量问题,其隔水性能就会更差,这也将严重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3 公路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策略
3.1 保证沥青混合的均匀度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中,展开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应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切实保证混合料的拌和质量,从而优化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这也是沥青路面后续施工的坚实基础。充分利用混合材料技术管理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对于原料配比的分析研究,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确定具体材料的理想配比,从而充分体现混合料的应用价值。实际拌和中应重视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影响拌和物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温度应尽可能保持为不低于200 摄氏度,这样才能防止材料的性能和粘度受到不利影响。在实际的沥青混合料拌和中,应注重其均匀度,使沥青材料与矿物材料能很好地配合,优化公路整体建设效果,避免离析。
3.2 摊铺和碾压
3.2.1 摊铺应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因此,应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效果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铺面层采用平衡梁接触自动找平的办法,之后需要利用摊铺机进行科学摊铺,对摊铺过程中松铺的厚度进行科学的控制,将松铺厚度的偏差控制在 3mm 范围内,应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摊铺,以避免摊铺机停机等待材料。在完成摊铺以后,需全面彻底检查摊铺效果,测量出标高和横坡的坡度,同时检查摊铺是否到位,如有缺陷,可人工修补,如缺陷太严重,则需要返工重铺。
3.2.2 控制好碾压机的速度
在摊铺完沥青混合料以后,应加强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碾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压、二次压和终压,一般遵循“紧随跟压、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第一次碾压时,应采用钢轮式的压路机,第二次碾压时,则需要使用轮胎压路机。最后一次碾压时,需采用振动压路机。在碾压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碾压的速度,应根据不同的压路机选择合适的碾压速度,碾压速度应尽可能保持均匀。同时,并列碾压应采用同类型、同型号的两个压路机,并注意有效控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一般来说,滚动轨道的重叠宽度不得超过 20 厘米。另外,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应当由专人负责,各压路机由专人负责协调。压实完成后,对压实效果进行检查,确保压实度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
3.3 路面接缝
摊铺机在沥青路面实行摊铺的过程中,一般会留有纵向接缝,碾压的过程中对于这些接缝碾压不到位,就会造成路面存在一定的高程基准面。技术人员需要对高程基准面进行分析,对于沥青路面的接缝进行处理,采用热接缝的方式实行摊铺,使用跨接缝方式实施碾压,对接缝的痕迹进行全面有效消除。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将公路废料进行清除,对路面进行涂刷透层油操作,最后则是采用双轮钢筒压路机进行终压施工,从而最终保证沥青路面具备足够的平整度。
3.4 建立路面排水系统
如果在使用时,路面有渗水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导致路面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路面发生渗水。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在沥青路面上加一层防水层,该方法能减轻水从路面的小裂缝渗透到路基中的问题。对于外部控制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城市排水问题引起重视,可根据城市位置和特殊因素来设计城市排水方案,以成功建立有效的城市排水系统,防止雨季时雨水长时间停留,而破坏公路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有四方面的表现,分别是路面裂纹、路面车辙、路面沉降和水损坏。为保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技术手段,保证沥青混合的均匀度,摊铺应达到符合要求的标准,控制好碾压机的速度,实现对路面接缝的良好处理,建立路面排水系统,有效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获得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自强,刘天然.探究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8):272~273.
[2] 黄文艳,余建清.基于市政公路 SMA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及接缝处理要点探析[J].工程技术,2021(01):174-175.
[3] 高德玉,池涌.基于市政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接缝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20(12):218-219.
[4] 刘玉强,常新.基于城市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