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俊
上海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9
摘要:本文针对桥梁钢结构常见缺陷展开分析,结合超声波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磁粉检测技术、渗透检测技术、全息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通过研究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加强人员素养培训、做好仪器保养工作等内容,其目的在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桥梁钢结构工程作业质量。
关键词:桥梁工程;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
建筑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结构逐渐向高强度、低质量方向发展。因此,轻盈、可靠的钢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表现出良好的可塑性,污染小,有实际推广价值。而焊接技术的应用效果也会影响到钢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在焊接工作结束后也需要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及时返工不合规作业部位,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1桥梁钢结构常见缺陷
桥梁钢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受到焊接技术、建设需求、环境因素影响,焊接后也会出现一些缺陷问题,常见缺陷内容如下:(1)气孔,熔池高温情况下,金属会吸收较多的气体,在金属冷却前并没有及时排出到外界,使得焊缝内出现了空穴,干扰到焊接稳定性,导致气孔问题。(2)夹渣,即金属表面残存条状或点状熔渣,其主要产生原因在于坡口处存在油脂、焊接时速度过快、熔渣没有及时浮起等。(3)未焊透,即焊缝处有金属未完全熔透的情况,其主要产生原因在于焊接时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焊接时间隙过小等。(4)未熔合。即焊接用金属和木材之间未完成融合,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包括焊接时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焊接角度过小、坡口处存在油脂等。(5)裂纹。即结构焊缝区域处存在裂缝,主要原因与焊接时角度偏差有关。
2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2.1超声波检测技术
该技术在应用中主要利用了超声波本身的投射性与反射性,在经过钢结构焊缝时,受到不同介质缺陷的影响,其反馈信号也会出现较多差异。而超声波检测仪器的探头在接收到相关信号之后,仪器内部会对信号进行转换处理,从而得到底波信号与结构的缺陷信号。而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超声波反射过程的次序,来对焊缝缺陷的具体位置、缺陷性质、缺陷程度进行确定,为返工提供相应便利。需要注意的是,所使用的超声波扫描仪在应用时,其自身水平线会对检测结果带来较大干扰,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对此在应用中需要做好此类内容的控制工作,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2.2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主要是利用一些特别的射线透照钢结构的焊缝部位,使相应的检测结果呈现在专用底片上,通过查看底片分析显示的信息,判断该处钢结构焊缝是否存在焊缝缺陷。应用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技术时,使用的射线一般为 X 射线或者 γ 射线。利用这些射线判断焊缝缺陷位置方面,具有全方位的优点,对缺陷形状描述和定位比较准确。因为使用了底片,所以方便存储检测结果,也便于后续工程中想要调阅这些资料。但是,射线本身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所以采用这种检测技术时需严格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此外,使用射线探伤无损检测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目前还不具备普及性。
2.3磁粉检测技术
该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中,其检测原理在于将磁性材料铺设在钢结构表面,从而使钢结构出现磁化产生磁感应,如果焊缝表面存在损伤,那么其对应的磁感线也会表现出异常或磁场不完整的情况,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磁力线分布情况、分布密度等参数的观察情况,来判断结构缺陷所在位置、具体性质等。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该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备检测灵敏度、检测效率高、准确度高等特点,有着非常良好的应用。
但是此类检测技术
同时这种检测技术也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厚度相对较小、浅层的钢结构焊缝检测,而且对于焊缝内部缺陷无法识别,多用于局部检测处理[1]。
2.4渗透检测技术
该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其主要应用原理在于,在待检测部件的表面涂抹上渗透液,渗透液中会提前混入荧光物质,渗透液会沿着钢结构表面的缺陷渗透到内部,随后在结构表面涂抹白色粉末,其作用是将钢结构表面的渗透液清理干净,而渗透到缺陷中的渗透液则不会被清除掉而被残留下来,此时利用紫外线在遮光环境中对其进行照射,可以显示出荧光照射的部分,即焊缝中存在缺陷的部位。部分检测活动中,也会使用着色染料来替代荧光物质,起到同样的染色效果,此类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结果明显度较高,不需要其他设备来辅助检测。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兼容性,在非金属或其他金属缺陷的检测中,也有着良好应用。但是该技术对于焊缝内部缺陷无法识别,多用于浅层缺陷检测[2]。
2.5全息检测技术
除了上述提到的检测技术外,在实际应用中,全息检测技术也属于经常使用到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基于所获取资料信息,对于材料表面进行全面探查,从而明确材料表面缺陷的具体位置和形状大小,从而获取到合理的质量评价结构。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目前所使用到的全息技术成熟度相对较低,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因此在钢结构检测上的应用频率较低,但是从目前的发展前景来看,也属于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3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的注意事项
3.1合理选择检测技术
通过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可以为后续无损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提升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第一,建立检测技术管理体系,在体系中需要对检测技术应用要点、适用范围、参考成本等内容进行明确,这也为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奠定坚实的应用基础。第二,做好基础资料的采集和整理,所需要采集的资料包括钢结构厚度、工作环境、工作要求等,其间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检测技术的筛选工作,以此为基础筛选检测技术,提升筛选结果的合理性[3]。
3.2加强人员素养培训
通过加强人员素养培训,能够降低操作过程的容错率,从而提升数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具体实践情况来看,第一,做好检测队伍的筛选工作,适当提高人员筛选门槛,从多方面来考核参选人员,从而提高检测队伍的平均水平。第二,做好检测人员综合素养的培训工作,部门需要根据人员目前实力情况,拟定相对应的培训课程,包括理论培训、实践知识培训等,同时在培训后及时进行评测,了解人员目前的学习状态,据此来调整下阶段的培训课程,从而有序提升参训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可以为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4]。
3.3做好仪器保养工作
通过做好仪器保养工作,可以确保仪器工作状态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结果的实用价值。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对仪器基础参数进行梳理,围绕梳理结构来拟定相应的养护计划,在计划中明确仪器保养内容、保养要求、保养周期等参数,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增长,动态调整仪器保养计划内容,确保仪器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可以为后续无损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加强人员素养培训,能够降低操作过程的容错率,做好仪器保养工作,可以确保仪器工作状态的稳定性。通过梳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阶段的注意事项,对于加快检测速度,提升检测结果使用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邰阳.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及其运用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05):167-168.
[2]伦汉华.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及其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7):58-59.
[3]梁万昌.建筑钢结构工程及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07):46-47.
[4]周庆峰.钢结构工程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