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锟
身份证:44092319920926**** 浙江省东阳市322100
摘要:当前房屋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材料为基础进行建设,混凝土施工虽然具有经济、取材方便、结构稳定等诸多优点,但是如果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握和执行有偏差,将造成混凝土裂缝、稳定性差等隐患问题。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企业的重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引言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国内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这样也就直接加剧了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修建高层建筑项目,应当要根据高安全性、高技术性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对该项技术展开研究,往往也就显得极为重要。进一步分析可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该项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具有普遍性特点。
1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分析
该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应对房屋建筑修建过程中,由于水热化问题而形成的混凝土开裂的问题。为了能够切实的减少因为开裂所形成的返工问题,那么也就应当为了提供整体施工质量,借助合理化的配合比、温度控制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层次,如此也就保障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很厚,超过1m,这就导致在浇筑后,内部温度会出现聚集升高的情况。表面温度虽然较低,但是内部温度较高,容易导致裂缝问题,如何控制温度,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要点。另一方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还存在明确的要求,在施工具体过程中,需要切实的运用大量的混凝土,来展开大范围的浇筑,注重施工厚度的把握。该项技术在应用时非常重视混凝土的配合比精度与整体性,运用合理有效的石料的含水量,有效调整矿物掺合料,如此才能真正有效的控制裂缝的问题。
2意义和作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行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结构的高度和规模日益增加,相应的建筑结构形式也不断多样化发展,受到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影响,钢筋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主要形式已经成为我国的普遍状况,因此,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能够保证房屋主体结构的质量和抗震能力,能够降低施工期间机械设备的租赁和使用周期,实现成本降低和工期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做好对原材料的质量审查
在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阶段,必须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审查,各种原材料的实际质量情况都会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强度。在混凝土之中,主要配料为水泥材料、清水、砂石、钢筋以及各类添加剂等材料,这些原材料在混凝土结构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保证了这些原材料的良好质量,才能让混凝土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在审查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时,首先要检查各类原材料的型号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确保各原材料的质量达到理想的匹配性,拿水泥材料为例,要确保水泥的水化热效果及强度等方面的性能指标达到质量要求,这样筛选出的水泥型号才能更加合理。在采购原材料时,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认证书进行核对,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质检,选择具备理想资质的供货商,可让原材料质量得到最基本的保证。
3.2材料混合拌制
混凝土材料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材料,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结合正确的配比混合混凝土材料。为了保障混凝土材料质量,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调查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优化工程准备工作。在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反复检验混凝土的配比,全面满足混凝土质量规定,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
3.3掌握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一是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清除淤泥和杂物,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时,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结构的配筋情况以及捣实方法等因相关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管或振动溜管等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应该反复的观察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4混凝土的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为了保障浇筑的混凝土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结构当中,需要做好振捣工作。通过振捣工作能够更好地改变混凝土的分布,使得混凝土分布得更加均匀,从而提升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在振捣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缝隙,需要合理利用相关设备,熟悉设置机械设备参数和使用设备能够更好地提高振捣工作的质量,进而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振捣工作量巨大,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振捣工作的开展。
3.5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要做好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保证养护操作的规范性,能让混凝土结构在最佳的状态下凝结,这样就能减少各类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缺陷,例如混凝土裂缝、变形等问题,进而获得更好的混凝土结构状态。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后,要注意根据不同混凝土养护要求控制混凝土养护阶段的内外温度与湿度,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保温等养护处理。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喷洒适量的清水,洒水后再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以达到遮阳、保湿的效果。如果不能做好养护处理,混凝土结构表面就可能因为水分快速蒸发或温度过高而出现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要保证达到30d左右,养护周期过短会影响养护质量,同时,在进行拆模作业时,还要注意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遵照从上至下的顺序有序拆除模板,规范化的拆模操作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受到损伤。
4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4.1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混凝土不同的施工环节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需要完善奖惩机制,提高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奖励表现良好的员工,同时也要惩罚违规的工作人员,促使员工根据规定开展混凝土施工,不能过于依赖自身工作经验,否则无法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此外利用奖惩制度还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每个施工环节,根据标准落实具体操作,因此提升整体整体工程质量。
4.2加强混凝土配置
在配制混凝土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合理地选择合适的配比,也就是需要将泥土、砂石、水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而且需要保障配比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然后对于这些原料要进行均匀地搅拌和加工,进而保障配置混凝土质量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建设的需求。另外在搅拌过程中,尽量将石子加工得更细腻,这样能够显著提升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概率。
4.3创新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了合理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达纳韦需要加大力度研究和创新混凝土技术。我国相关研究机构要组织专家创新混凝土施工技术,突出施工技术的实用性。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总结混凝土施工经验,有效克服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施工人员之间也要积极沟通交流,通过探讨施工中的每个环节,根据不同构造提出科学的建设方案,进一步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做好各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这样就能获得更好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韩斗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6):156.
[2]郑静静.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析[J].安徽建,2019,26(12):115-116.
[3]周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9(24):128.
[4]田润.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J].地产,2019(24):62.
[5]刘晓龙.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19(1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