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9期   作者:郑丛林
[导读] 由于施工活动的复杂性和需要使用更多的技术,出现问题的概率很高。
        郑丛林
        浙江德稻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市313200
        摘要:由于施工活动的复杂性和需要使用更多的技术,出现问题的概率很高。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种作业技术和施工现场的控制。基于此,本文以建设项目为出发点,首先探讨了施工作业管控的标准,然后探讨了现场管控的关键意义,并分析了几种常见的作业技术。最后,提出了施工作业现场管理和控制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目前,建筑业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建筑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键场所。建设项目一旦出现技术        应用偏差或现场管控水平低下,不仅会影响建筑的功能性,还会降低其性能,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保证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和控制水平,已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1施工管理的基本原则
1.1合理化标准
所有与施工现场和施工技术有关的管理工作都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中的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因此,在项目实际实施之        前,施工企业必须编制合理的施工标准,以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帮助提高项目现场的施工管理水平。
1.2经济标准
所谓经济准则,是指投入最少的资源成本,获得最多的资本收益。因此,施工企业只有认识到管理在资本收益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减少各种施工问题的发生频率,从而减少各种资源成本的金额,提高企业各方面的效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1.3标准化标准
对于施工项目,在施工阶段实施施工管理时,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应的法规和标准,以规范施工行为,消除或减少各种施工问题的发生,维护施工现场秩序,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确保工程顺利开工,提高施        工质量和效率,促进工程整体施工效果达到预期。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意义
过去,在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由于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施工管理的关键,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没有制定出完整的管理体系,导致企业没有根据管理部门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划分工作职责,导致项目管理效果不佳。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企业要想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就要顺应时代的需要,摒弃旧的管理模式,通过更新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工程设计标准。同时,对于建设项目来说,无论是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还是项目现场的管理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到        项目的顺利开展。施工企业应认识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制,以规范施工管理行为,随时发现施工问题,要求现场工人及时纠正施工行为,避免小问题变成大事故,危及工人安全。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减缓施工进度,进而增加各种资源成本的金额,最终影响工程质量,阻碍施工企业资本收益、市场形象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因此,为了防止上述情况,施工企业应加强施        工现场管理,从多个角度做好施工现场管理,以增强企业的各项效益,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
3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3.1软土地基结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结构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参照工程现场的实际地质条件,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制定出具有较强有效性的施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设计标准,同时加强软土地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因此,在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参考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然后选择置换法和压实法处理软土地基结构,以增强地基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1]。
3.2电气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产品和电气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提出了全新的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应选择有效的电气施工技术,加强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从而提高电气工程质量,促进各类电气产品在使用阶段的安全达到标准要求,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从而避免安全事故,危及居住者的安全[2]。
3.3土方施工技术
通常,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施工企业会利用土方施工技术来提高施工效果。土方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项关键技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        中,土方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将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时间[3]。
因此,在项目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应派专人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工作,收集土方施工的相关信息,预测项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土方施工质量。
3.4框架剪力墙技术
事实上,今天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        工程中,在行业内一般称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指建筑结构中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的墙体。可以看出,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大使用空间,保证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达到设计标准。
同时,对于楼层的上部结构,剪力墙通常有向外移动的趋势,而框架结构有向内收紧的趋势,两者的结合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框架-剪力墙技术的灵活、方便、抗震等优点更加明显,值得        在建筑行业推广使用。
4施工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4.1严格控制建筑建材
为了提高项目现场的施工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应在优化施工管理方案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建筑建材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筑建材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使用管理。
在采购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在采购建筑建材时,应在保证建材质量的前提下,采购性价比高的建筑建材,并派专人在建材运到现场前进行质量检查,防止供应商利用劣质建材代替正品建材谋取私利。一旦发现抽检建材质量不合格,整批建材不得进入工程现场,应追究建材供应商的法律责任[4]。
在库存管理方面,如果施工企业抽查后,建筑建材质量达到合同签订的标准范围,企业应指定专人整齐地放置在项目现场的指定位置。在此期间,企业应核实建筑材料的规格、尺寸和数量是否符合采购协议。此外,有必要保护所有建筑材料,以防止它们被污染和        失去效力。在使用和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应严格遵守工程合同中签订的建筑材料收集标准,并参考工程实际情况,完善建筑建筑材料的收集机制,指定专人做好建筑材料回收记录,防止建筑材料丢失或无用。
4.2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建筑企业首先要完善施工管理体系,为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实施提供参考。同时,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随时发现施工人员的错误行为,并要求他们及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消除或减少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可能性,保证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有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5]。此外,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增强施工管理的效果。

4.3加强施工图审查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施工技术的优势,应做好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只有这样,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才能明确设计目标和意图,进而掌握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节奏,避免各种质量和安全问题,从而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促进施工企业各方面的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设项目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规模有增加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和控制难度大大增加,技术应用要求不断提高,导致隐患概率大大增加。
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明确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和控制的关键意义,然后从合理化标准、经济化标准和标准化标准出发,在今后的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中,加强软土地基结构技术、电气技术、土方技术等多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做好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和人员监督工作。同时,制定健全管控规章制度,坚决落实责任人机制,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技术质量和现场管理控制,进而提高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侯丽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5):建筑与装饰,2019(18):171.
[2]黄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19(11):130.
[3]刘玉,谷洪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究[J].门窗,2019(19):125.
[4]李金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8):97-98.
[5]郭成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7):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