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仁义 徐良
杭州载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由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支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桩基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型式。随着工程项目技术、材料和管理措施的更新和完善,如何选择桩基类型、设施和材料以及施工技术方法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桩基工程的新型管理模式逐渐形成。因此对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探究建筑桩基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施工技术;框架构建
1 建筑桩基工程概述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桩基础承载力不强且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建筑物将倒塌,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物桩基主要由桩身和承台两部分组成。桩体与承台连接。它们都能承受土层作用下的荷载。桩基础主要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在灌注桩施工中,需要采用钻孔灌注技术来实现水泥浆的灌注。桩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外力的作用下,建筑物内部会形成竖向荷载。然后,桩基础将传递竖向荷载,土层承受竖向荷载,以减小竖向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在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建筑物本身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压缩,避免倒塌。在桩基施工中,应重视桩基的稳定性。施工结束后,会出现沉降问题,导致桩基稳定性下降,存在一定的隐患。因此,在桩基施工中,有必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施工的基本情况。根据相关施工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定。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确保正常施工。
2 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方式
2.1 刚、柔性桩复合桩基技术
桩基础与桩间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会产生一定的力并相互作用。首先,刚性桩的强度较高,在深部土体中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刚性桩相对较高,对桩基的加深具有很大的优势。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刚性桩基础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一些松散土中,刚性桩的稳定性受到很大破坏,刚性桩的承载力也相对较弱。柔性桩的承载力虽然只适用于浅层土,但能抵抗土力的干扰,在松散土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优化和组合了刚性桩与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的优点,实现了桩基的灵活调整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2钻孔灌注桩技术
长臂螺旋钻机是钻孔灌浆的主要机械,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包括钻孔灌浆。一是采用该机进行钻孔处理,钻孔深度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施工前需要研究设计。钻孔深度达到要求后,进行灌浆处理。灌浆是利用较高的压力向钻孔内注入水泥浆。注水泥浆顺序为自下而上。在注入过程中,泥浆会坍塌。此时应反复灌注泥浆,直至无塌孔。钻孔灌浆完成后,应将钢筋笼放入钻孔内,以提高钻孔的承载力。放置钢筋笼后,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作业。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该技术施工作业所造成的噪声污染相对较小。钢筋无变形能力,承载力强。通过注浆,不仅可以达到压实效果,而且可以减轻桩基础周围土层的压力。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以水泥为原料,不仅容易找到,而且价格便宜。可以降低建筑桩基的施工成本,为建筑桩基工程的施工带来更大的效益。
2.3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
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主要由桩身和承台两部分组成,它们对桩基的稳定性起着很大的作用。首先,通过基础和桩帽的组合,可以提高桩基础的承载力;其次,桩与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一般为桩段边长的6-7倍,200-500mm是最合适的桩段边长。通过这种施工工艺,提高了桩侧摩阻力,避免了桩基的晃动,提高了桩基的稳定性。在多层建筑和小高层建筑的桩基施工中,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的应用相对广泛,具体应用也可以灵活调整,这对于整个工程建设具有很大的优势。
3现阶段我国建筑桩基工程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
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常会选用桩基础,松软土质环境、工程项目高度都不是阻碍因素,由于桩基础的应用存在诸多优势作用,比如,经济成本较少、环境污染小、工期短等,因此,采用率较高。但依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1) 建筑桩基工程施工设计缺乏科学性。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存在于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实际桩承载力与其设计值之间存在有较大的差异,从而给施工人员增加了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相关桩基础设计人员缺少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实地考察分析,以经验定结论,造成桩基承载力设定值的偏差;另一方面,还可能源自于桩基本身质量没有达标的问题,难以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深度不满足,造成相应的承载力下降,抑或桩基存在少量的倾斜现象,引发断裂情况,致使桩基承载力下降。 (2) 桩基混凝土质量方面的缺陷。鉴于混凝土的特殊性,易于遭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一旦其产生了缺陷,必然会使桩基础施工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危及工程使用的安全性。
4建筑施工桩基施工的具体应用
4.1 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分类
在现代建筑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桩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钻孔灌注桩工艺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两种,两种管桩的工程特性各有不同,也适合于不同的地基基础处理,保证了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稳定性。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种直接桩施工技术。
在具体的施工中,桩的位置和桩的布置方法在基础的范围内设计得很好,包括桩的施工深度和混凝土灌注强度。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分为钻孔和混凝土灌注两部分。在钻井技术的实施中,必须选择合理的钻进工艺,并根据桩基设计对钻孔尺寸进行良好的控制,以保证合理的钻孔施工,在建筑桩基施工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另外,在实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就是保证桩的硬度和承载力。浇筑完成后,要对混凝土桩进行有效保护,做好混凝土桩的养护工作,保证桩的良好质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也是一种常见的桩基施工技术。其施工原则是先设计和施工管桩,然后充分利用桩基稳定地基。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保证预应力管桩施工符合设计桩号,桩身结构及参数与设计相符,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桩施工质量。保证良好的地基处理。
4.2建筑桩基施工的具体应用
4.2.1施工案例总结
该项目为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建设,建筑面积270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7栋单体建筑。建筑总体设计高度为7层建筑结构,其中地面建筑结构设计为6层,地下建筑结构为1层。地下结构设计深度约5-7m。建筑的总高度设计为30.2米。施工中采用了桩基施工方法。下面对桩基施工方法的应用要点进行总结。
4.2.2建筑桩基施工注意事项
在该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证桩基础施工的合理控制,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合理施工。
(1)桩基施工方案的合理编制。桩基础施工对建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桩基的合理施工,在桩基施工前应合理设计建筑桩基的施工。首先,施工前要合理规划施工秩序,合理规划材料存放地点、施工生活区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施工能够合理进行。其次,施工前要做好应急预案。在桩基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断桩、吊桩等问题。施工前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施工尽可能合理。
(2)施工前还要对地基施工进行严格的考察,桩基施工是复杂的施工过程中,桩基设计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尤其是地质情况以及地下水情况都对桩基设计有直接的影响,所说在实际的方案预定之前一定要对桩基施工进行严格的考察,包括桩基施工地的地质情况、桩基施工地的水文情况、桩基施工地运输交通条件,通过各种施工要素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能够合理进行。施工考察完毕后应该做好必要记录,保证可以为桩基设计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3)桩基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桩基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对于桩基施工质量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桩基施工技术选择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具体要求以及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另外,桩基施工中还要对桩基施工技术进行工程特性对比,如钻孔灌注桩于预应力管桩选择时,就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对两种灌注桩进行施工对比,如技术挤土性,技术的使用便捷性,由于预制管桩要设计到吊装和运输的过程,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如果在交通条件部便利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预应力管桩技术。
(4)控制好混凝土配比。在桩基施工中,混凝土桩体施工非常关键,无论是灌柱桩工艺还是预应力管桩技术对于混凝土技术实施要求非常高,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对于桩体整体质量都有非常关键的影响。而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配比是关键技术,混凝土良好配比,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以及混凝土桩体的硬度,施工中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混凝土施工配比,通过混凝土配比的良好控制,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所提升。
(5)确保桩基养护合理,实际施工重要对桩基进行养护,常用的桩基养护技术包括平喷淋养护技术等,通过桩基养护,对桩体进行保护,保证桩基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桩基工程的稳定技术框架,保证建筑桩基的安全稳定,延长桩基的使用寿命,应科学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混凝土原材料,量化施工过程,优化加固方案。良好的设计方案是用来协调大局的,优质的原材料被用来为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准确和定量的施工程序被用来保证工程的质量,优化后的加筋可以进一步提高桩基承载力。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密切合作,建立完整的施工技术框架,才能保证桩基的安全稳定,保证桩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树杰.旋挖钻孔成桩施工技术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41(21):74-75.
[2]秦学峰.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199.
[3]陆荣忠.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20,17(2):246.
[4]陈燕岭,甘国威.浅谈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C]//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2021.
[5]陈志敏,靳宝春.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科学技术创新,2020,14(20):290.
[6]姜鹏,章剑青,朱征平.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泥浆比重控制研究[J].公路,2019,64(7):145-148.
[7]毛应斌.桩基础高层建筑不均匀沉降事故工程加固方案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23(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