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这就需要注重在安全生产管理环节加强重视,只有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水平,才能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企业在生产中常常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两者间的关系,这就必然会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风险;措施
1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关系
1.1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现
企业生产经营中,安全生产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安全有双重性效益,正面和负面效益,从正效益的层面来看主要是在安全生产当中和企业整体效益相关联,如果正效益不明显,负效益就会比较突出,也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益。保障生产的安全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最大化正效益,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就要能充分认识到安全和效益潜在双重性,将安全双重效益作为企业效益当中的重要组成。
1.2相对统一的关系体现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相对统一方面,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成为一体,缺乏安全生产管理,这就无法保障经济效益,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必然结果,只有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保障企业各项生产活动能有序开展,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发展中经济效益提升,也能完善安全防范的设施,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水平,这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也比较突出。
1.3相对平衡关系的体现
安全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相对平衡关系也是比较突出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制约的,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生产中有助于将两者间的矛盾化解。安全生产中要注重明确责任以及目标,保障安全以及效益,企业管理者要能从两者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合适的力量,减少或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企业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1没有强化安全观念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的力量,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促进企业各环节的生产活动有序推进。但从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一些管理人员安全观念意识不强,安全管理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就必然会影响最终的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企业在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投入和回报不协调,使得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足,没有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一些生产中的设施以及人员的安全管理缺乏规范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持,这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2.2安全管理人员能力有待强化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从人员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人员是管理工作开展中的重要管理对象,为能有效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这就需要融入创新的理念,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素质,从而才能为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但从实践的现状能发现,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能力素质没有达到岗位要求,管理的专业程度不足,这就必然会影响最终安全生产管理的质量效果。企业在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方面缺乏力度,人才培训的力度不足,这就会影响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
2.3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企业生产过程中,做好自我保护工作是实现生产最大化效益的举措,而在具体生产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没有严格依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有的人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全面,生产当中存在着侥幸心理,这对人员的安全保障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最终也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安全隐患的具体对策
3.1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是规避安全风险的重要防范措施之一。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需要将风险回避、风险转移以及损失控制等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进行进一步精细化规定。对企业内部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类型进行归类总结与分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深层次挖掘。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则需要从不同类型的安全要素开始入手,将生产经营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与威胁内容进行明细化处理,将其制定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此外,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回避、风险转移以及损失控制三个层面的措施类型,需要根据企业业务部门的具体经济安全要素进行有针对性地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是保障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风险防范措施。
3.2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是实现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企业各个业务部门中,需要定期普及安全管理内容,将相关管理制度在部门会议中多次强调,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风气。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两个层面实现安全管理,因此需要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进行有效提升。在员工工作期间,针对技术设备、物料的操作安全以及数据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是提升安全管理意识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很多业务部门需要进行涉外或者市场交涉,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企业内部机密不被泄露,保障企业的经济财产安全和技术安全。
3.3定期举行安全知识培训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是减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要素的重要手段之一。很多生产经营类企业都需要根据生产情况决定销售和运营模式,但是在完成一系列经济效益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很多员工对安全操作的规程并不熟知,也会严重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定期举行安全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也能够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由于大多数企业规模有限,可以采取网络培训的方式,减少地域和时间对安全管理培训过程的限制。很多领导层人员也需要和基层员工一起接受安全知识培训,但是不同层次的员工需要认知和理解的安全领域有所不同,对生产经营以及技术领域的安全要素,都需要全部员工在知识培训过程中进行熟练掌握。
3.4提升信息化管理安全能力
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安全能力,是规避企业安全威胁与风险的重要防范措施之一。由于当前互联网新兴经济形式的不断兴起,很多传统产业的企业都需要进行信息化转型,因此对陌生的计算机网络行业中潜藏的安全风险与威胁内容并不能完全熟知。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安全能力,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成果的产出能力,以及网络数据信息的安全审计能力。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软件,需要安装防入侵和应用软件数据分析插件,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数据内容不被盗取,也能对外展示部分经济发展要素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企业信息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信息化管理的安全能力与企业实力相连接,保障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不偏移。
结束语:
企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已然成为了重点性的管控任务和工作。各个企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安全风险的分析和掌握情况,积极引入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思维,通过先进安全管理技术的应用,来促进各个环节安全风险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最大程度上通过安全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海霞.锌冶炼企业安全风险分析与管控措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536(20):31+33.
[2]张武星.石化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中的问题与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9,19(09):50-53.
[3]李博,胡章地,胡大顺,等.漂流企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分析与管控[J].科技经济导刊,2020,723(25):81-82.
[4]郑文君.企业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互动关系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3):98+112.
[5]董才.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9,31(0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