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整治的国际化特征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张传合
[导读] 摘要:世界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世界大融合、一体化的进程,空气、水体等自然环境属于全人类的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文明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菏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菏泽市国土整治综合服务中心  274000
        摘要:世界只有一个地球,随着世界大融合、一体化的进程,空气、水体等自然环境属于全人类的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文明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面对自然资源、环境发展,需要各个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携手治理环境问题,全球的国土整治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我国的国土整治带来发展启示。
        关键词:国土整治;国际化;发展趋势
        国土整治是对国家的土地进行考察、规划、开发、利用、改良、治理、保护等措施的总称。国土整治根据农业生态平衡原理和国民经济计划要求,科学的、合理的进行土地整治,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防止出现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现象的发生,合理的国土整治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随着世界大融合、一体化的进程,空气、水体等自然环境属于全人类的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文明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面对自然资源、环境发展,需要各个国家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携手治理环境问题,全球的国土整治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我国的国土整治带来发展启示。
        一、国土整治的必要性
        国土整治的核心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国土资源的利用,将自然资源利用生产成社会财富,同时,将生产的各种废弃物排放到自然当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平衡好利用和排放的关系,单纯的利用,不加治理,就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因此,在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同时,要综合治理和保护国土资源,形成生产利用与治理的良性循环。国土资源具有稀缺的属性,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其物质的根本是对资源的竞争,可以说资源限制着科技、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国土资源的综合利用,主要有长远的眼光,资源需要良性的循环利用,不能为眼前的利益,耗尽资源饮鸩止渴。并且,从全球国土资源角度来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人均资源占有量越来越少,国土资源的稀缺性显得越来越突出,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个州、省、不同地区之间对于国土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一个国家对环境的破坏引起连锁反应,澳洲大火,雨林的破坏、南北极冰川的融化都显示出国土整治的必要性,国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要根据其自然特性和社会价值属性综合评价,对于有限土地的利用和保护,对土地合理的利用,整治和治理显示出经济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可以说,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经济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必不可少。
        二、国土整治国际化特征
        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的情况,开展不同的国土整治,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退化、保护农田、将国土的综合利用同环境发展相协调,维护国土内生态平衡和维护国土内生物的多样性,保证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自然环境、生态化国土治理。不同国家,因国土环境、资源、经济发展不同,国土整治和发展的时间也不一致。世界上欧洲率先认识到国土整治的必要性,法国、荷兰、德国,随后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开展国土综合整治[1],国土的整治工作也逐渐发展,从最开始的单一整治到全面化整治,从地区整治到全国整治,国土治理的手段也有最初的传统化到先进、电子信息化发展。不同国家的国土治理侧重点和发展思路也不尽相同。
        1、法国的国土治理,平衡性国土治理策略: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严重倾斜,限制了法国整体的经济发展。1950年法国制定了第一个国土整治计划,目的在于促进法国自然条件和经济的发展[2]。法国的国土治理以政府作为主导,将国土的治理的政府部分首先设立在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以大城市为中心,开展国土治理辐射周边经济发展区域。同时,法国政府在国土治理过程中,建立领土正式和区域行动代表处,中央政府与22个大行政区联手进行国土治理。法国的国土治理整体上将资源分配相均衡,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鼓励第三产业、公共机构分散到法国各地。同时平衡经济发展,加大力量发展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加大经济投入发展公路交通,开展偏远地区经济建设。全面的进行小区域整治,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展土地和水利的综合治理,同时发展偏远地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吸引人口,加强地区建设,保证地区人口数量以及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

通过半个世纪的国土综合治理,法国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平衡,在治理过程中,开发利用了自然环境,获得了经济效益,同时自然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2、日本的国土治理,不同区域扬长避短:日本国土面积狭窄,日本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国土治理,充分不同区域的地区优势,调整地区结构发展[3]。日本的国土开发具有阶段性,战后的日本主要开展以促进生活发展为主的国土综合治理,发展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当1955年以后,经济全面恢复后,又开展以基础产业和住宅建设为主国土综合整治工作。日本经济建设总方针,由农业向工业开展转变,发展工业,发挥港口优势,开展进入建设太平洋沿岸工业基地的建设。日本完成经济复苏与全面发展经济的战略后,注重全国国土整治的平衡,鼓励工厂外迁,控制城市规模、积极开发中等城市,优先投资新工业区,促进日本全国经济全面发展。
        3、荷兰的国土治理,公众参与制度的制定:1924年,荷兰通过管理土地整理了第一部法案,1985年颁布的《土地整理条例》完善的提出了国家国土整治方案目标,并且荷兰在进行国土治理法律颁布过程中,积极并十分重视公众的参与,并在法律上保障公众提出治理方案的合理性,以“土地整理委员会”的方式吸收广大公众参与全国的国土治理法案,荷兰注重以法律层面开展国土的治理,并有完善的法律跟踪体系,对国土整治过程中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控。
        三、国土整治发展趋势
        纵观国外国土整治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国土整治发展的整体趋势从经济发展为主向社会发展转变,早期的国土都已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指标,经济也以消耗资源的粗放型发展为主,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快速的发展,弥补本国经济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当经济发展相接近,国土整治发展策略开始向社会型发展转变,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
        国外国土的从单一的国土开发向综合治理转变,早期经济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全员动员,当单一经济发展起来后,各种经济需要协调发展,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资源的匹配性发展。
        国土的的整治区域也从重点区域向全国区域转变,尤其是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大力发展这些区域,促进经济平衡发展,降低大城市、重点城市的人口密集,使全国综合、协调性发展。随着国土治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律化、完善化,国家对于国土的整治也开始了长期的战略性规范,发展规划时间逐渐延长,从最开始的5年发展规划到10年、20年发展规划,长期的发展规划更加有利于集中力量,将资源、成本向目标倾斜,避免成本的浪费和人力的浪费。
        四、我国国土整治的启示
        根据世界各国国土治理及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国土整治具有深刻的启示,我国的国土整治要基于现实发展,研究全国国土全貌,分析各个区域的不同特征以及优劣势,结合地区发展,深入研究各个区域国土整治的发展策略,对区域性国土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战略部署,将综合性、战略性和地域性相结合,国土的整治要从项目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从消耗资源到合理利用自然的转变,从短期发展到长期规划的转变,从单项推进到综合治理的转变。
        五、结论
        国土的治理要充分对本国的各个地区的资源了解,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兼顾各个部门、地区的经济效益,将自然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国土的综合治理需要兼顾多目标、多因素、多层次的发展特点,积极利用国土的开发和综合治理,提高生产的合理布局,为经济发展和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郁华. 国外国土整治经验介绍[J]. 地理科学进展,1983,34(22):86-89.
        [2]申玉铭. 国外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的经验和启示[J].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2):29-32.
        [3]蔡娟. 国土整治的国际化特征与发展趋势[J]. 经济地理,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