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各施工环节涉及到的施工技术种类较多,某一环节的施工技术应用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后续施工环节,因此,对施工技术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确保各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本单位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越来越重视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满足当前人们日新月异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过程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也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要求。其中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是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技术全过程控制与管理进行了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全过程的控制要点
1.1方案及技术交底
方案与技术交底工作能够确保后续各施工环节的有序开展。一是方案交底,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就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核,并及时进行交底学习;二是技术交底,项目技术负责人需要就各工程环节的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明确,并按照施工人员参与编制当中,然后经由班组负责人完成交底,需要注意的是,交底的各环节还需要交底人和接收人签字并归档进行保存;三是针对一些特殊及关键过程的专项交底工作,比如基坑支护、钢板焊接等各方面的工作,其中的重点、难点等,都需要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各分包进行专项交底[1]。
1.2图纸和设计变更
一是图纸管理工作的控制,虽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使用电子版图纸进行施工,但是还是要求建筑单位能够做好图纸管理工作,以便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2];二是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工作主要就是各方专家就图纸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设计单位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要求,将设计意图、施工工艺的应用情况、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解决设计图纸中与实际工厂项目不相符合的问题,最后还应该形成书面文件,经多方签字盖章后形成正式的图纸会审文件;三是设计方案的变更,这就需要设计部门能够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及时对变更内容进行会审和处理,并做好管理台账。
1.3相关施工技术的控制
1.3.1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至关重要,针对软土地基地处理,该种地基的稳定性不高、承载力也比较弱,极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因此,施工人员可以使用垫层或者是四周加固的方法增加其稳定性和承载力,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其施工规范进行处理,结束后还需要经过检测工作确认各项数据是否符合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环节的施工,以确保地基地强度,为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3]。
1.3.2施工电气接零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的舒适度也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看法,要想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施工人员必须按照项目的实际要求及其功能需要,制定可持续而合理的电气结构施工方案,施工中要详细考虑该建筑的使用需求,并预留电气预埋件,施工中还需要注意施工细节,不得堵塞电气预埋件。由于电气接零结构设计比较复杂,涉及到建筑施工图、施工项目策划书等方面,细节上还需要考虑户型结构、技术标准规范等。
2施工技术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是从故障制度方面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行为形成约束,以便保证施工进程不受影响,并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而且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应用复杂、设计部门较多等现象,如果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就有可能导致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隐患。但是就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现状来看,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方面并不完善,不少施工人员在技术应用上不仅没有明确的分工,而且技术应用水平不一,往往存在不少施工问题,甚至出现施工问题时找不到负责人进行处理,这正是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的[4]。
2.2建筑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不高
安全是整个建筑行业关注的重点,施工安全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进程、施工质量,而且会对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造成恶劣影响,而且当前的建筑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施工技术应用落后得到问题,导致其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建筑需求,这也是导致施工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同时,施工技术管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受到工程施工材料与施工方案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施工技术不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因此施工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例如,某厂房工程施工现场在浇筑顶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一起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0万元。据调查,该工程为一层框架结构,设计建筑面积1634m2,东西长134.3m,南北宽12.5m,高度为12.65m。
在本次施工中采用的是满堂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之前确定了该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基本完成,并于某日上午8时左右自西向东正式开始屋顶浇筑施工,框架柱、梁、板同时浇筑。在下午4点左右,施工已经完成大部分,当混凝土施工人员在进行第6-7轴位置进行振捣作业时,突然出现了浇筑面下沉的问题,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向周围疏散,同时在短时间内已经浇筑的屋面及框架柱连同支撑系统向第7-8轴中心处坍塌,4-11轴已浇筑部分完全塌落,部分混凝土施工人员随之下坠。经过事后时对该事故的分析发现,造成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建筑施工技术的安全性不到位,而且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该工程现浇框架柱及屋面梁板的模板支撑系统构造不合理,存在立杆密度达不到要求、没有设置剪刀撑、斜拉杆偏少等问题,使得该支撑系统并不牢固。再加上施工中是同时浇筑立柱和屋面梁板,因此造成轴梁荷载过大,架体局部失稳,导致支撑系统整体坍塌。同时,建设单位未严格执行有关建设工程实施制度的规定,且施工安全性技术较差,导致该事故的发生[5]。
2.3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欠缺
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施工中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慌乱,出现突发事件也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一些施工企业为了压缩工程施工周期还会忽视施工的质量与效率,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地增加,从而降低了施工水平。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加强对施工图纸重视程度
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确保施工过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对施工图纸的重视程度。一是重视起施工图纸在施工之前的审查工作,由于不少设计人员理论知识多于实践知识,导致设计方案缺少可行性,因此,在施工图纸进行使用之前要进行有效的审查工作,审查过程中要组织参建方各专业人员进行相互沟通,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就图纸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尽量做到在施工前将所有的问题一次性解决到位,确保工程项目后续的施工顺利;二是要在施工期间与各单位进行图纸沟通,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加强管理,及时与各参建单位进行沟通,慎重对待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之间出现的问题,如果出现施工图纸的变更或者洽商,需要进行现场签字确认,组织专业人员就工程的实际问题进行变更与调整,最大限度上确保工程质量[6]。
3.2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主要是起到管理作用,其本身具备的管理水平、职业素养等,也会关系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应注重提升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一是要求建筑单位能够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人员,注意因材而用,因人而用,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以便确保投资建筑工程的切身利益不损害;二是要加强对管理人员责任心的管理,要进一步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管理范围、工作权限等各方面,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遵循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
3.3提升建筑工程中机械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会直接关系到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中机械管理的提升。一是要加强机械在施工中的使用管理情况,要求相关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机械的使用要求进行施工,并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必要时应制定相应的机械使用管理制度,为机械管理提供依据,制度实施期间,还需要专门的负责人进行落实,防止施工机械出现随意使用的情况,从而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二是要加强施工机械的调配管理,这就需要现场的管理人员能够依照施工进度总计划,做好施工的机械调配准备,调配过程中需要注意机械设备使用的位置、数量、周转的时间等,保证机械设备的规范使用;三是要注意机械设备的存放,使用过程中应该确保施工现场的设备,能够及时地用于施工当中,不需要的设备及时撤出施工现场,防止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胡乱堆放,撤出现场的施工设备还需要做好储存,防止其出现损坏。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技术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上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建筑单位要重视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过程管控工作,从施工图纸、管理人员、施工设备、材料管理等多方面出发,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升夯实基础,最终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喻国伟.工程技术研究.2019(22)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李静.住宅与房地产.2019(36)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高静.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
[4]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丁小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
[5]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王占乐.建筑技术开发.2020(14)
[6]浅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J].蔡彦彬.建材与装饰.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