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胡冬平

发表时间:2021/7/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3期   作者:胡冬平1 陈伦泳2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与关键,能够为施工部门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
        1身份证号:51022519750106XXXX;2身份证号:35012219870315XXXX
        摘要: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与关键,能够为施工部门节省更多时间与精力,有效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为进一步满足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需求,同时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应将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BIM技术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完善,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能有效实现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传递,这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
        一、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就是一项应用较为广泛的新技术,对于施工工作有着重要影响。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建筑物真实参数信息输入到其中,然后系统会进行模拟建模,为后续工程施工工作展开提供有效参考。BIM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信息有着较强的真实性与完备性
        在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过程中,BIM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更多信息,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也将会得到保障。这样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决策的合理性得到保障,提升信息利用率,为未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较强的可视化与模拟化特点
        在BIM技术的应用中,整个建筑施工流程以及建筑结构等,将会通过图像方式或者模型方式更加直观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实际情况有正确认识、明确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方向等。
        二、装配式建筑
        近年来,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我国目前的建筑业来看,建筑材料的消耗和不完全施工的情况,不仅会给建筑企业和政府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应加强预制施工。预制建筑的建造原理和积木非常相似。其实,建设项目主体结构设计完成后,建设主体是一一配套的。每个节点和辅助单元通常是成本材料或半成品材料。其主要建筑特点是施工方便,投资少,建筑质量和安全有保障。因此,在许多工程中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用BIM技术,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为装配式建筑的全周期管理提供保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利用BIM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并做出合理的评价,对施工的全面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整体设计,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样可以实现构件运输和现场调度的全面升级优化,促进施工工作有序进行。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一)在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在实际装配工程中,BIM技术可以应用于设计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装配施工项目中,对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提前做好计划和策划工作。无论是在生产、设计还是施工中,都要对预制构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加工和装配,促进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逐步向标准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应合理利用BIM技术,以三维数字作为表达手段。同时利用BIM技术制作相应的建筑构件,如暖通空调库、给排水户库等。其次,BIM技术不仅要应用于构件设计,而且要与相应的参数相结合。BIM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构件的分离,如竖向构件、水平构件、无应力构件等。在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墙板梁、柱的吊装,应考虑组件的加工和运输。认真分析安装中构件的预留孔工作、预埋件工作和开孔工作。第三,BIM技术也可用于碰撞检测。在实际碰撞检测中,BIM技术可以合理利用不同的专业模型,从而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和沟通,更好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例如,在机电管道的建模中,应及时检查管道的质量,避免出现误差和泄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设计变更,从而保证设计质量。将BIM技术应用于碰撞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修改碰撞点的参数。该方法直观、针对性强、效率高。但是,该方法不适用于多个碰撞检测;其次,BIM族库中的参数修改可以实现对构件族的修改,使构件族能够及时更新和完善。在实际碰撞点检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第四,将支持无线读写的芯片嵌入到装配建筑构件的生产中,将构件编号、位置、尺寸、配筋、日期、质量、生产车间等相关信息写入芯片中,然后将模具、喷涂脱模剂、,绑扎钢筋笼、固定预埋件、混凝土布料、振动台振捣、养护脱模均可安装。在此基础上,质检人员用手持端读取芯片参数,以保证元件实体与参数的一致性,判断生产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将结果写入芯片并入库,由库管员验证保存;装车前应核对身份证,录入运输信息;到达施工现场后,扫描验证身份证,录入现场检查信息;再次检查相关部件安装中的信息。通过以上过程和方法,将BIM技术引入到嵌入式芯片中,可以满足预制构件安装施工全过程的可追溯性,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目的。
        (二)在现场安装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BIM技术不仅可以将其应用在建筑设计阶段,同时还可以将其应用在现场安装施工阶段中。在实际施工工作开展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其一,基于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期间关键工艺的模拟,以选择最佳工艺方案。以装配式建筑分仓坐浆施工技术为例,一般工艺要求放置垫片厚度为20.0cm,以确保浆料厚度与均匀性,同时避免垫片自身对浆料流动性产生影响。其二,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现场不同设施以及模型构建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在现场平面图的布置中,要与布置要点以及布置技术之间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设计工作的展开才能安全有序进行。在施工现场要有着符合施工标准的面积,无论是物流通道,还是行人通道都要做好提前设计,避免堵塞情况产生。施工现场同样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因此可以使用BIM技术对现场真实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对BIM技术可视化优势的应用,模拟地下室机电管线情况,然后根据模拟结果确保机电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确保设备参数符合相关规定。其三,将BIM技术应用在大型设备安装模拟以及拆卸过程模拟中,这样才能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提前模拟,尽早发现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要及时进行分析与讨论,给出预防措施与解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装配式建筑中,通过在设计阶段、现场安装施工阶段、建筑运营阶段中合理应用BIM技术,可显著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确保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浅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陈乐.智能城市.2020(07)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卢静雅.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5)
        [3]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J].周占豹,李帅.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