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要求在城市道路设计时,把人性化设计理念应用其中,努力为社会群众呈现一个无障碍交通、城市健康发展的生存环境,在满足人们倡导的绿色、安全出行要求同时,也要展现出人文关怀,提高城市群众对道路设计的满意度。
关键词:以人为本理念;城市道路设计;应用
引言
在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在以往城市道路建设中,基础建设比较薄弱,给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带来一定影响,人们在道路设计中更主张务实,一般会结合人们的出行要求来确定设计方向,缺少对人性化设计思考。而随着经济形势发展良好,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道路设计理念和标准发生变化。
1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概述
在这个比较复杂的交通背景下,城市道路使用强度升高。机动车成为城市道路的使用主力,是城市道路设计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对于行人、自行车等弱势交通群体,往往会遭到忽略。在实际中,道路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要求,还要思考人们的精神需求。城市道路自身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会给城市群众生活体验带来直接影响。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思想要求,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在实际设计中,应从多方面入手,满足不同群体的客观要求,展现城市道路设计价值。
2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美化城市环境
美化城市环境作为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最重要的价值,从客观角度来说,道路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可以将城市各个功能区域进行连接,因此其自身具有较强的功能性特点。针对现代城市来说,道路建设不但要满足城市群众日常出行要求,还要符合各个区域功能要求。通过科学设计,改善城市发展面貌,提升城市美观度,对城市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促进经济发展
在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中,城市道路作为经济发展载体,是一个区域优先发展的关键。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道路在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价值逐渐凸显。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不仅能够改善城市道路的设计效果,也能展现出城市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金融环境建设中,带动城市经济更好发展。
2.3展现城市形象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其中,不但是设计人员的思想认知,更是普通群众的认知。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城市,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者,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关注,有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把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应用在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可以充分展现出城市的文化属性,实现城市文明建设发展。
3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3.1以人为本理念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将城市道路设计转换为街道设计,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工作。传统道路设计分工是道路、绿化、建筑退线由不同部门进行设计,欠缺整体考虑,割裂了城市街道空间整体。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将道路、绿化、建筑退线共同设计,打造一个U形空间设计。即将道路设计与沿线用地性质、建筑风格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具有活力的道路、特色的空间及高效率的交通体系。
3.2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人行道设计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城市道路设计由“以车为主”转换为“以人为主”,加强城市道路设计中的人行道设计。人行道的宽度必须保证正常的通行宽度;人行道面砖采用透水铺装;人行横道的宽度应与步行通行区对齐,宽度应与路口行人流量及行人过街特征相适应,宜大于步行通行区;人行横道与步行道衔接处应保持通畅。在人行道绿化设计过程中,人行道绿化一般以行道树为主,行道树是大面积使用的绿化设施,可以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作用。在人行道绿化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气候环境,选择种植一些迎合本地特色的树种,宜选一些生长快速、枝干大的树种,这样不但能够展现出其自身功能,也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在人行道服务设施设计过程中,为了展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人行道绿化可在行道树之间做成绿化带,使行人与车辆更好地隔离,保证行人安全。有条件的可设置休息座椅等公共服务设施,这样不但可以给行人提供休息的场所,也能改善城市道路环境。
3.3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设计中的应用
在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不断完善的环境下,更多人将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公共交通站点和居住场所,每间隔一定位置,可以设有公交车站、共享单车等公用设施,便于人们出行。与此同时,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应做好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设计工作,充分展现出非机动车道人性化设计价值,保证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设计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改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在非机动车道路设计过程中,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3.4以人为本理念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的应用
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综合思考道路线形、交通流量、交通组成及交通标志等信息。并且,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应该做到连续性和统一性,给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精准的道路信息,满足人们日常出行要求,及时获取交通信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城市道路设计来说,不但要设置必要的标志、标线的设施,还要在道路细节设计上展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例如在指路标识背面添加一些公益性宣传标语,如禁止酒后驾车、防止疲劳驾驶、系好安全带等。其次,在当前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环境下,人们生活压力增加,通过利用慢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可以改善人们出行质量,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在城市道路两侧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区域,可以适当增加街道服务地图或者指示标语,满足慢行出行人员对生活的基本要求。提高出行环境和设施的信息化智能水平,打造智慧街道。
3.5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交叉口绿灯信号设置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车线仍在同一位置上,但考虑到电动车启动较快且成群通过交叉口,可使非机动车信号的绿灯先亮,然后再亮机动车信号的绿灯,左转电动车利用该信号通行。两次绿灯法适用于几何尺寸较大的交叉口,在改进现有交叉口组织方法时,因为该方法相当于增加了一个非机动车专用相位,增大了信号周期,所以最好应用于两相位或三相位交叉口。此方法的优点在于从时间上分离了电动车和机动车,消除了电动车对机动车的干扰,无需配合其它的管理措施,并且适用的交叉口几何尺寸范围较大,适用于电动车流量很大的交叉口。该方法增大了非机动车的有效绿灯时间,增大了交叉口电动车的通行能力。此方法的缺点为应用于多相位或信号周期较大的交叉口时,会增大信号周期,增加信号相位,组织过程变得复杂,容易给驾驶员造成误会。同时增加了信号周期,会增大机动车的平均延误。
结语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交通的不断拥堵,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低碳出行越来越受到重视,慢行交通有会很大的发展空间。城市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需要合理定位、理性回归,才能为信号交叉口的通行创造良好条件所以,要想给人们出行提供安全的环境,需要结合当前城市道路设计要求,把以人为本设计理念顺利地应用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这样不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城市道路发展要求,同时也给人们设计一条更加专业和标准的道路,在满足人们倡导的绿色、安全出行要求同时,也要展现出人文关怀,提高城市群众对道路设计的满意度,给城市道路设计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丽.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157.
[2]卢娜.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的渗透[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