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泥强度检测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1/7/2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鲁俊
[导读] 摘要:水泥作为当前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工程中水泥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项目,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检测人员必须重视对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深圳市利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水泥作为当前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工程中水泥的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项目,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检测人员必须重视对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在检测过程中要重视细节,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平时做试验时要多总结积累经验,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检测工作的业务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关键词:水泥强度检测;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引言
        当前水泥广泛应用于现代工程建设,并且水泥质量和建设工程质量紧密联系,由于水泥强度检测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所以在水泥强度检测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水泥强度是建筑材料水泥质量好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水泥强度能够反映出硬化水泥石对外力破坏的承受能力。在建筑材料检验中,水泥检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测内容,建设工程所运用到的水泥材料能否正确运用、建设工程结构质量的好坏、水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其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建筑材料中的水泥强度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指标之一,它能够对水泥质量合格与否进行有效判断。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水泥质量的好坏,均与水泥强度有关,因此对建筑材料中的水泥强度检测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泥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1.1水泥取样的影响
        在检测过程中,水泥的取样直接影响着后面一系列的检测结果,在取样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代表性,样品送到试验室之前必须密封不受潮,在试验前先把水泥过0.9mm的水泥标准筛,把大于0.9mm水泥去掉然后把过筛的水泥用密封水泥桶装起来放在试验室一段时间,等水泥的温度和试验室的温度一致再进行检测。
        1.2人为因素的影响
        目前,水泥检测都是半手工半自动化,在样品、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由不同的人操作,检验结果也会存在差异,为确保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检测人员必须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操作能力,把人为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确保整个过程的操作准确无误。另外,必须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监管,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工作,对检测数据要有敏感性,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的统计,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正确判断各项的检测指标性能。
        1.3仪器设备的因素
        仪器是水泥质量检测最重要的硬件设备,水泥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都是通过水泥检测设备直接检测,进而判断水泥质量的好坏。在检测水泥时,设备必须运作正常,如果水泥检测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技术参数不准确,会影响对水泥检测指标的评判。在试验之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是否满足试验的要求,在检测的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有相关资质的计量单位对仪器进行计量检定,检定合格方可使用。在有效期内要不定时的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维护和校准,如若出现不合格的设备仪器,要及时的维修、更换,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实践表明,采用连体式安装做出来的流动度和胶砂强度结果会偏小,所以水泥胶砂强度振实台和水泥胶砂流动度振动台的安装需要独立式安装保证检测的准确度。
        1.4试验条件
        (1)水泥成型/破型时的试验室温度。我国规范规定,水泥成型时应将试验室温度控制在(20±2)℃,水泥破型时应将试验室温度控制在18~22℃。水泥的水化、硬化均受温度的影响。一旦没有控制好试验室温度,则水泥试体强度便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另外,试验室温度、压力机油黏度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压力机加荷速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机油黏度,进而水泥强度检验结果也会受到机油黏度的影响。只有严格控制水泥成型/破型时的试验室温度,才能有效提高水泥强度检测精确度。(2)养护箱的温度和湿度。我国规范规定:水泥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1)℃,湿度应控制在90%以上。经过大量试验后发现,假如水泥养护箱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水泥强度检测结果就会偏高。(3)养护水。我国规范要求养护水温度控制在(20±1)℃范围内,说明了养护水温的重要性。如果试验室对水温的控制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水泥试体的水化速度,而水化速度的快慢又直接影响到水泥强度增长的快慢。试验表明,养护水温度对强度的影响很明显,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养护水温度的控制。
        1.5操作人员
        (1)刮平。在刮平过程中,一旦操作人员的刮平手法不够熟练,掌握不到位,将水泥胶砂刮去以后,水泥试体中便会产生缺陷、裂纹等,降低水泥试体的强度。(2)加荷速度。通过大量试验后发现,在水泥破型时,如果加荷速度过快,则水泥强度便会过高。
        例如,在加荷速度变高时,水泥试件的3d抗压强度会提高9.4%,水泥试件28d抗压强度会提高3.1%。因此,水泥强度受操作人员加荷速度的影响。


        二、水泥强度检测控制措施
        2.1对环境方面的控制
        2.1.1实验室、养护箱方面的温湿度
        进行检测的时候,如果环境温度达不到规定标准,则会使检测结果不精准。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标准砂操作间、水操作间、水泥样品操作间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至22℃之间,湿度应不小于50°,而对于养护水而言,其温度应控制在19℃至21℃之间。
        2.1.2养护水
        对养护水进行控制,主要是控制其温度。对水泥而言,其温度应控制在19℃至21℃之间,为免水蒸发导致温湿度发生巨变,需及时填补养护水,且要避免试块外露。此外,也不可以将水进行全部更换,要确保水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2.2对仪器设备方面的控制
        2.2.1水泥试模
        对水泥进行强度检测的过程中,在试模内部应进行密闭处理和润滑处理,对内用机油进行均涂抹;对外用黄干油处理。一旦试模不合格,则会导致水泥砂浆发生渗透。假如机油涂太多,试体便无法接触到水,妨碍测定工作。而机油涂太少的话,脱模便会很困难,到时试体受到损伤。
        2.2.2压力机
        对于压力机而言,假如压板凹凸不平,或球座比较呆板,那么试件局部压力便会过大,使得水泥强度也会随之减弱。所以,抗压夹具必须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对其校对检验。
        2.2.3振实台
        振实台必须以混凝土作为基座,为达到统一的效果,其基座需要做成实心的,而非空心的,而且安装的时候必须保持水平,假如基座用砖砌代替混凝土的话,那么试体强度便会降低。对于胶砂而言,其振实台必须定期进行校对检验,按照规定的标准对振动部分具有的重量进行控制,振动时间会对振动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假如振动时间低于2min,则会导致强度降低;假如振动时间高于2min,则会导致强度升高。
        2.2.4搅拌机
        根据相关行业标准规定,搅拌机的叶片距离锅底、锅壁的距离应在2mm至4mm之间,然而参照ISO679相关规定:标准砂具有的粒度为0.08mm到2.00mm之间,如果搅拌机叶片距离锅底、锅壁的距离比2mm小,那么进行搅拌的时候便会把砂粒给挤碎,导致水泥强度上升,假如间隙比4mm还大,则搅拌便会不均,亦会影响其强度。
        2.3对各操作因素方面的控制
        2.3.1试件刮平
        对水泥进行强度检测的时候,假如刮平操作没有控制好,就会导致水泥试体出现凹凸不平的表面,产生局部受力而使水泥试件具有的强度大大降低。进行刮平操作的时候,将金属直尺顺着试模长度那个方向采取横向锯割的形式缓慢移至另外一端,刮掉超出部分,再用该直尺从几乎水平的方向将其表面进行抹平,要控制抹平次数,如果次数太多会造成浆体沁水,加大其强度,影响检测结果。
        2.3.2脱模
        进行脱模操作的时候务必要仔细,拿、推、敲、放的时候必须要轻,避免试件发生振动而有所损伤,进而对其强度造成影响。对试模进行组装的时候,必须组装到位,同时还应在试模上涂些机油以免发生磕碰使得试体受到影响。
        2.3.3加荷速度
        压力机运行的速度会对水泥强度造成直接影响,速度太快,强度便会过高;速度太慢,强度便会太低。利用人工操作则对其速度难以控制,因而建议好选择全自动类型的压力机。
        2.3.4标准砂
        假如标准砂达不到相关标准规定的时候,也会对水泥强度造成影响,然而即使选择标准砂但是仍然仍会使水泥强度产生偏差,运输标准砂的时候砂粒袋中会出现分层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水泥产品在质量方面的要求以及相关检测方法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因此,相关试验人员在实验的时候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操作,提高试验技能,不断改进,以确保获得稳定、准确的强度结果。
        参考文献
        [1]兰亚芬.影响水泥强度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2]张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D].重庆交通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