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长春 130031
摘要:以人为本,开展精细化管理,加强发电企业基层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组安全文化氛围,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培训;沟通;制度
在发电企业中,班组是最基层单位,企业的各项指标最终都要靠班组来完成,各项规章制度也要通过班组落实到每位员工。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稳定大局。
1.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安全氛围
在发电企业中,人是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因此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人的安全。在员工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是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前提,也是尊重员工基本权利的根本体现。因此,在发电企业班组的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为宗旨,营造出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首先要让员工认清自己的责任,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进一步提高主人翁意识,把班组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把员工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人尽其才,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对企业的责任感,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一方面,注重宣传教育作用。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所有员工的人身安全。正确树立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引导员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重视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网络媒体、电视、安全文化手册、习惯性违章图片集、安全家书等形式,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另一方面,发挥管理规范作用。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管理人员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可以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促进基层班组和谐发展。但“人性化”管理并不代表放松管理,还要以各项规章制度做约束,一张一弛,使每位班组成员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管理人员要发挥模范示范作用,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危害员工健康时,不得盲目指挥、违章操作。尤其当威胁到员工生命安全时,要把保证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2.完善培训机制,夯实班组基础
专业知识匮乏、工作技能低的员工,必然成为班组安全生产的定时炸弹,是班组安全工作的最大危险点和不安全隐患。为了杜绝因对专业知识不懂、不会引发事故这一现象的出现,必须根据人员结构,分层次、按步骤、有针对性地做好本班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按照“采取措施强制学、建立机制激励学、开展活动比着学”的多管齐下培训思路,强化专业岗位培训,定期组织月度专业学习班,班组还要对员工进行定期考试,进一步完善员工教育培训机制,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提高全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在班组内形成人人重视学习、人人自觉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夯实班组的基础,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在班组中,由老师傅带新徒弟,班长以及技术员对对上级下达的方案进行讲解,从而调动全员的培训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要对新提岗和欠资格上岗的人员应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使其尽快熟悉自己管辖系统设备,掌握各系统设备的特性和操作方法,提高以适应新岗位要求。
在培训过程中,采取积极、稳妥、有效措施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一是对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对不及格者进行批评教育。二是将培训责任落实到班组,把培训效果与“红旗班组”评比、“班组动态考核”和“创先争优”相挂钩。三是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岗位,坚持实施《师徒合同管理办法》,给每一名学员指定师傅,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和周期,合同期满验收合格后对师傅进行奖励。措施和奖励的落实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3.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团队能力
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党、政、工、青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仅仅依靠哪一级、哪几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管理是难以胜任的。工作中存在矛盾是在所难免的,矛盾一出现就要及时解决,以免矛盾激化。在班组内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和谐的氛围。班长要悉心听取班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要与班员经常沟通,清楚员工特别是新分配来的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上有什么困难,需要班组协调和解决的,班组要尽力帮助。为此,班组定期开展与员工特别是青工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提升班组的凝聚力。班组存在矛盾时,作为管理者要换位思考,站在员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抓住问题的根本,做思想工作,将问题及时处理,班内能够解决问题的不推到上级部门。
班组和班内个别人之间存在矛盾,部分人员没有大局意识,责任心差,得过且过,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由于年龄偏大,自身不求上进,二是认为自己学历低,上升空间不大,就安于现状,三是家庭条件优越,“不差钱”,上班期间只是为了消遣。班组要针对不同的矛盾采取得当的措施进行解决,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表扬这部分人员的优点,增强其工作的责任感,必要时可以与其私下沟通,要充分理解员工的困难,在平等的基础上解决矛盾。许多员工由于多年倒班身体状况不佳,班组一方面要予以适当照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这部分人员的管理,防止发生不安全因素。同时,为了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班组可以组织建立微信平台,将员工加入到微信群中,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讨论。在休闲时间与班组成员多多沟通,既可以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使班长与员工沟通无障碍,也可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
沟通交流不仅体现在思想方面,专业技术方面的交流也不可或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相互协作至关重要。班组长、技术员要引导员工有针对性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多采用讨论、研究的形式,就一个专题展开讨论,让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以团队的智慧来攻克难题,以团队的力量来开拓每个人的视野,从而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每个班组都有技术骨干,要充分发挥这些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开展技能协作,倡导“能者为师”,让每个人的长处都有施展的用武之地,那么,彰显“1+1>2”的叠加效应,促使整个团队的战斗能力大幅度提高。
4.开展精细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精细化管理就是力求将每一项工作做到精准入微,深挖事物内在的客观联系,使每个员工成为处理细节问题的行家,成为某一专业的专家,从而全面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班组各项规章制度要本着边摸索、边完善的原则,确立如班组考核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设备巡检制度、缺陷管理制度、班费管理制度等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促使班组建设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查,确保以制度、标准来保障和促进班组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5.结束语
基层班组要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增发电量、提高效益等核心工作服务。班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需要集体的合力来全面推动。基层班组的管理工作,要局部服从整体,有全局意识,从细节入手,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职工小家”管理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作者简介:刘磊,男,(1982-),从事安全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