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233400
摘要:在猪养殖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时期要求对传统生猪模式进行转变,要注重贯彻绿色生态的养殖理念,这样才能实现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且也有助于提高猪肉产品的品质。生态猪养殖技术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通过采取更加全面科学的养殖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并且在以后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生态猪养殖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要做好猪舍选址建设、环境卫生处理、食物水源控制、强化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经济组织模式、立体养殖模式、生态散养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从而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围绕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技术;要点;发展趋势
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养殖业一直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尤其在现阶段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对于食品安全具有更高要求的情况下,也使得生态养殖成为了我国养殖业发展当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生态猪养殖是现阶段我国较为常见的养殖模式,在实际养殖当中具有安全、绿色以及无公害的优势,无论是在生态效益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对此,则需要能够对生态猪养殖技术形成充分的重视,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生猪养殖产业布局工作,切实提升生猪养殖水平,使本地区养殖业在此当中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
1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要点
对于传统生猪养殖来说,主要存在的弊端即是在养殖当中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且在养殖当中也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对于这部分猪肉产品,在被人食用之后,将造成一定的危害,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也将会对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通过生态猪养殖,则能够始终将绿色生态作为养殖当中的重要基础,保证生猪养殖具有无公害以及绿色的特点,在实际养殖当中都会使用到青绿饲料,主要使用野外放牧形式,也能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猪粪便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在保证生猪安全生长的基础上,促使养殖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1]。
1.1猪舍选址建设
在猪舍建设之前,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实际明确其朝向,保证在对其他要求满足的基础上能够具有作为朝南的特点。对于各种朝向的猪舍来说,在冬季具有较好的采光效果,能够有效的保证猪舍内部的温度,而在夏季则具有较好的通风效果,也可以进一步设置遮阳膜,可以有效降低猪舍中的温度。此外,需要在猪舍建设中,在内部做好水泥池的设置,不仅能够对其中的温度进行降低,也能够为后期猪舍清理提供良好条件。
1.2环境卫生处理
对于生态猪养殖技术来说,一个巨大特点就是要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质量,如果猪生长在卫生条件差的环境里,那么就很可能出现各类猪疫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养殖工作人员要重点做好环境卫生处理方面的工作,比如要在猪舍铺设具有良好吸水性和渗水性的材料,避免猪舍发生积水问题,为生态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要勤于对圈舍和水池进行清理,确保具有良好的清洁度,如果存在过多的杂物或垃圾,就可能会滋生细菌,损害生态猪的健康生长。还需要能够充分结合季节以及生态猪的大小情况,合理制定通风时间,保证每天都能够获得有效的通风,最大程度避免因温度过高使生态猪缺氧而导致死亡,要为生态猪提供新鲜的空气。对于猪粪便的处理,可以在猪舍附近修建沼气池,通过沼气池作用的发挥科学处理生态猪在生长当中产生的粪便,不仅能够对粪便堆积过多可能对生长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进行减少,且能够在一定时间之后通过沼气作用的发挥使养殖场获得充足的电能,在对养殖成本有效减少的情况下,使养殖场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
1.3食物水源控制
在生态猪养殖当中,天然有机农田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可以保证生态猪具有更为鲜美的肉质,且产生的猪粪便也能够作为农田肥料使用。在对饲料选择时,需要保证具有无农药残留的特点,避免存在抗生素、苏丹红以及瘦肉精等违禁成分。
在实际饲喂当中,也需要充分结合生长特点与需求,将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添加剂等掺入到食物当中,可以选择益生素与中草药,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猪的免疫能力[3]。另外,养殖工作人员要注重充分检测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保证水质能够满足生态猪的饮用要求。同时,需要能够结合实际明确水资源的投放量以及投放时间,保证生态猪在实际生产当中都能够具有充足的水资源。此外,在水资源投放时,也可以对适量的矿物质以及盐等进行添加,以此为生态猪健康快速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1.4强化疾病预防
在生态猪养殖当中,做好疾病的预防十分关键,如果猪在生长当中患有疾病,则将直接影响到肉质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对此,则需要能够在日常养殖活动进行中做好对应的防治工作,积极采取药物做好保健处理,如果在工作当中发现病猪,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做好对应的治疗工作。同时,需要能够按照计划做好免疫接种处理,做好猪群的免疫接种安排,也能够对相关的猪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4]。
2 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趋势
2.1经济组织模式
对于生态猪养殖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取得预期的管控效果,就需要注重经济组织模式的实践应用。要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注重企业与养殖基地的支持,企业要发挥更多的技术指导作用,在对生态猪养殖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广大养殖户进行培训学习,帮助提高专业化的养殖技术水平,确保养殖项目的运行质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管控与集中处理,由生态养殖企业向农户提供疫苗技术以及饲料技术,农户在完成养殖项目之后,再同企业在生产与销售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合作,实现产业化发展。
2.2立体养殖模式
对于该种模式来说,即是在养猪为中心的基础上对养殖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将饲料作为引线,将不同类型生物在连接的情况下形成完整的生物链条。其中,经常使用到的循环链包括有“鸡-猪 - 沼气 - 蚯蚓”、“鸡 - 猪 - 蝇蛆 - 鸡、猪”模式,即通过鸡粪实现对猪的喂养,由猪粪形成沼气,沼气渣育蚯蚓,之后使用蚯蚓喂鸡[5]。除此以外,也有很多模式在现今的生猪养殖当中得到了应用,能够有效的利用相关资源,且能够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在对猪肉品质有效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2.3生态散养模式
对于该种模式来说,主要是对自然放牧方式进行使用,在对生态猪活动范围有效扩展的情况下使其能够自主进食。对于各种散养方式来说,同自然猪成长方式更为接近,能够有效实现自然环境同养护结构的融合,形成具有环保生态特征的生物链条,更好的实现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结语
总之,对于生态猪养殖来说,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生猪饲养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做好科技的创新工作,同时对养殖当中的重点环节进行把握与管控,通过生态猪的健康科学养殖模式,为市场供应更多优质的猪肉产品,保障猪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志华.生态猪养殖技术要点与养殖模式[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124.
[2]赵宏柏.浅析生态猪养殖新技术及推广[J].兽医导刊,2019(11):64.
[3]孟宪举.生态猪养殖生产管理与疫病防控[J].农家参谋,2019(10):176.
[4]段茗耀.猪的生态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农家科技(下旬刊),2020(6):93.
[5]张东健.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畜牧业环境,202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