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满族自治县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辽宁宽甸 118200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交通运输业不断进步,进入筹备阶段的公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在施工建设环节中,软土地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对该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提升公路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
引言
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各种公路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但进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时候,因为软土路基的复杂地质和其他问题,如何有效处理软土路基已成为建筑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还很有限,进行公路软土路基处理的时候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加强对公路建设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公路工程软体地基处理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1.1地基处理方法不科学
在开始软土地基的处理前,应充分分析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需求,为软土地基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确保地基处理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目前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情况,部分施工单位选择的地基处理技术缺乏科学性,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随意处理的现象。对饱和黏土进行处理时,会选择缜密加固的处理措施,难以提升黏土地基的坚固性,经处理后的公路地基无法保证其实际承载能力可达到预期效果。类似问题在国内的公路施工建设中较为普遍,我国在软土地基处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应重视公路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提高工程承建单位的施工能力,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处理技术及措施,顺利实施软土地基的处理,确保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工作效率以及技术水平。
1.2设备滞后性较强
在公路工程建设领域中,虽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公路施工中使用机械设备的发展速度较为滞后,目前的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的机械设备陈旧,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施工单位中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合理使用先进的新型机械设备。公路项目承建单位应合理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组织施工人员积极参与设备的操作培训中,在施工建设中广泛应用新型机械设备,充分发挥先进机械设备的作用,提升我国的公路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置换处理技术
一般在对公路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时候主要是在地面处理,不能保证路基的耐久性,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应考虑使用其他的处理技术。经过不断的实践,有关工作人员发明了一种更换方法,能够很好地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置换处理技术就用高承载力和高耐久性的处理土替代原有的软土,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路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问题的发生。例如,在进行软土替换的时候,可以采用强度较高的砂、碎石等进行置换,以提高公路路基的抗压缩性。进行置换处理的时候,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就是粗粒土,尽管这种软土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较好,但是会对地表造成严重地破坏,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作强度也很大,所以,在使用这种技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2强夯法
强夯法是工程中最常用到的一类专门针对于软土地基施工环境的施工方法。而实际上其主要就是通过具有一定重量的锤体在一定高度下进行自由落体,在不断的锤击下可以达到较好的夯实效果。
我国引入强夯法的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并且在多年来的应用和发展中也已经较好地提高了该工艺的安全性能和施工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强夯法的具体功效就在于其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并且能够有效达到抗液化和抗震能力。当然,强夯法也有其自身的使用条件,例如,对含有较厚淤泥和淤泥层的土壤来说,使用强夯法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的,所以强夯法应该根据具体的土壤含水量、特殊性质、粒径分布、孔隙比等进行合理使用。就目前来说,为提高强夯法的施工效率,在工程上可以采用复合处理的办法来进行施工,如以强夯加固法、强夯与沙井的结合等,这些对于一些特定的土壤结构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另外,在强夯法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施工过程以先周边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并且要对表面的浮土进行严格的清洁,最后还需要加强质量的检验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2.3水泥搅拌桩法
水泥搅拌桩法发源于美国,其也被称作是分子印迹聚合物。实际上,这种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被日本等国家广泛应用,而我国在1978年正式将该技术纳入我国工程范畴内。就目前来看,水泥搅拌桩法在我国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中已经较为常见。水泥搅拌桩的具体原理就是针对于孔内的水泥水合物与周围的土体进行充分的混合,从而得到强度较好的复合体,同时各个钻孔也经过充分的处理后可以与周围的软土达到非常紧密的结合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负载能力,使得软土地基更加稳定,产生更少的沉降量。在实际工程中,即使水泥搅拌桩法的使用效果较好,但是其具有较多的限制条件,特别是在当地基土的pH值在4以下或者是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达到70%时就不能使用,另外,在软土地基中含有伊利石、氯化物等也无法达到更好的加固效果。一旦在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碎石或者鹅卵石时就会极大地影响到施工效果,所以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施工。
2.4碎石桩处理技术
碎石桩处理技术一般来讲就是在软土路基的表面通过特殊的方式打出等边三角形或者正方形的孔洞,再将处理后的碎石填筑到路基的空洞中去,这样就可以分担路基的部分承载力。进行这一处理的时候,有关工作人员应在砾石充填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粘结剂,以提高砾石桩结构的粘结性。另外,还要依照路基结构的面积和性质确定碎石桩在软土路基上的作用位置。经过研究发现,利用碎石桩处理技术解决公路软土路基的时候,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规避软土侵蚀对公路工程路基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路基下沉情况的发生。由此可见应用这种处理技术能够获得很好地加固效果,而且这种技术的成本造价不是很高。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应用碎石桩处理技术的时候,不适合公路工程中较宽的路堤,所以,其在应用范围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2.5孔内深层加固处理技术
对公路路基进行处理的时候,孔内深层加固处理技术具有高效地性能,能够有效提高土体的粘度和密实度。进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时候,公路内部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裂缝情况,这对公路工程的施工必然会影响很大。因此,进行软土路基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勘察工作,接着利用孔内深层加固处理技术填补裂缝,最后再采用强夯法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结束语
公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是其中重要的质量把控环节,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是施工中较为关键的部分。在公路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承建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过严格细致的勘探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实际操作能力,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软土地基的路面稳定性,确保公路项目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万瑜.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24):165,169.
[2]杨才磊.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1):220.
[3]韦伦忠.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2):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