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养护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 邢福晨
[导读] 我国的道路养护水平和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道路养护工
        邢福晨
        山东现代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山东 250200
        摘要:我国的道路养护水平和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道路养护工人的安全问题更是不容乐观。通过对道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要素进行分析,揭示了道路养护工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安全压力。通过研究髙速公路养护施工的常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预控推施,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安全隐患;预控
        1养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在高速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通常以路段施工、封闭半幅路面为主要作业形式,作业区内施工人员、机械、行驶车辆等汇聚大量的安全隐患。依据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特点,本文将安全隐患分为动态隐患和静态隐患。
        (一)动态隐患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的动态隐患指的是不可预测的、动态发展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交通安全隐患、机械伤害隐患和现场施工人员隐患等交通安全隐患方面,由于养护施工时一般不会中断交通,而是进行半幅路面封闭式施工,可能造成长时间的交通延误,使得驾驶员在封闭段会采取加速通过的方式,从而造成危险,导致施工作业区成为安全事故潜在发生交通事故。因此交通安全隐患是所有动态隐患中最难以把握和预防的。机械隐患方面,路面养护施工机械主要以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等为主,均为特种机械,因维修保养不及时、驾驶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不高或操作不当等,均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现场施工人员隐患方面,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或者交通安全员对养护施工区管理不当等,都会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单车道单向放行时,如果安全员的疏忽,不仅无法保障施工路段的安全通行,且其自身就是处于交通流的隐患顶点,就会出现重大的危险。
        (二)静态隐患
        静态隐患是指可预见并通过相关措施预控的隐患。如用电安全;安全设施不到位;职业病;事故黑点(路段);施工装备及材料的存放;主要交通标志、标线设置缺失,以及路侧安全防部设施、防眩设施缺失或其规格、强度不满足技术标准要求急弯、陡坡、长下坡、路侧险要等特殊路段警示标志不健全路线几何线性;路侧净区安区;路段交织段、分合流段;车道宽度等。
        通常情况下,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指示信息,一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行驶。因此在高速路面进行养护施工时,必须要通过连贯、可靠、有效、易辨别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其他一些设施将信息传递给驾驶员,为他们采取相应的驾驶操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此外,施工区的开放车道或新开的分流车道必须与原有路段的几何设计相协调,否则驾驶员可能会不遵守相关的行驶方案,引起交通事故。
        2道路养护安全防护系统
        2.1道路养护安全防护系统的构建
        综上所述,道路养护所面临的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人、车、路、环境方面。单从某一方面来分析事件的发生,可能会比较片面。系统理论把道路养护中的人、车、路、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上来分析,则比较全面。 道路养护安全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四要素相互协调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可以参照美国人H. Wheinrich提出的事故发生理论。H. Wheinrich认为事件的发生各个要素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且一般是按以下因素顺序发生的:
        a)M———世系及社会环境,本文与之对应的主要是道路环境、社会车辆数的增长导致的交通安全及道路里程数的增长导致的作业量增长的问题;
        b)P———人为的过失,本文与之对应的主要是道路施工组织方组织管理过失及施工个体自我的安全防护过失;
        c)H———不安全动作以及机械或物质的危害,本文对应的是道路养护时的作业安全;
        d)D———意外事件,本文对应的是养护事件;
        e)A———伤害。道路养护意外事件的发生,其发生顺序是从M开始,如果它对P有影响, 接着它就会影响到H和D,只要D出现了,最终都会造成A,即伤害的出现。H.Wheinrich的事故发生理论对防止道路养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有一定启示作用的,如果消除危险因素P, 使事件变化中断, 则伤害不能发生。 同样的, 如果消除危险因素H, 则伤害也不会发生。同时这也是本文建立道路养护安全防护系统的依据。

依据H.Wheinrich理论, 道路养护安全防护系统可由环环相扣的四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养护环境子系统、 组织管理子系统、施工安全子系统及事故处理子系统。系统的观点不但要求我们如何处理事故,更重要的是要我们通过系统的联系,找到事故发生的成因,防患于未然。从道路养护安全防护系统来看, 事故的发生与人的因素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 组织管理系统和施工安全系统可以为避免安全事故提供安全措施,是降低事故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达到消除或者减少事故伤害的目的。
        2.2道路养护安全系统具体防护措施
        2.2.1以人为本的职工劳动保护
        以人为本的职工劳动保护的具体措施如下:
        a)要有效地开展养护作业中的卫生工作,即改善养护生产的劳动条件,针对养护职工经常处于粉尘、噪声、震动、甚至有毒的环境下工作这一问题,应尽可能地采取防护设备、 措施来保护职工身心健康, 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b)除了关注安全养护生产、防止养护工伤事故的发生之外,针对养护职业病情的高发性,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养护职工的身体健康专项检查;
        c)要合理安排养护职工的工作、休息时间,使职工能以比较好的精神状态高效完成工作,即注意职工的劳逸结合性;
        d)针对养护职工性别的差异,要对女工实行特殊保护, 关爱女工身体健康;
        e)要积极落实养护职工劳动保护制度, 劳动保护制度由卫生保健制度、 工伤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
        生产责任制等行政管理制度组成, 这些制度的落实能够从制度上给予职工规范的劳动保护。
        2.2.2以安全为优先的组织管理
        以安全为优先的组织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a)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和管理, 建立一套道路养护的科学管理和生产规章制度, 包括各项管理方式、 安全技术规程、 设备维护与检修规程;
        b)创建组织一个好的施工环境, 保持养护工程的工地、 作业区、 机器、 设备的整洁、 舒适和安全, 如施工现场应按规范设置必要的提示、 警示、警告等安全防范标志;
        c)施工中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 道路养护空间往往很狭小,而养护工作有时是比较复杂的, 如施工机械移动困难,多工种混合作业,容易产生安全生产事故, 应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制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采取各项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d)针对目前我国养护任务重、养护时交通安全压力大的特点, 养护区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交通安全管理控制, 如设置施工道路安全标志、导向牌,必要时设置防撞桶、 安全墩;要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 制定较好的交通方案, 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2.3文明安全养护施工生产
        文明安全养护施工生产的具体措施如下:
        a)施工现场的养护人员, 需穿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用具;
        b)养护施工生产时, 要做好防火、 防电、 防爆和防高空坠落等防护工作;
        c)施工生产及施工设施、 用具的使用要按安全规程进行操作, 养护施工车辆、 设备的使用及特殊工种的施工, 要持证上岗操作;
        d)皮肤受伤、 呼吸系统及面部等暴露部分患病的职工, 不得参加熬油、 喷洒等直接接触沥青的工作。
        结束语
随着交通安全管制要求越来越严,公众对路面通行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营运路段实施养护工程必须要结合相关数据,事先进行细致的研判,确保涉路养护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的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吴兵,刘开平,公路施工、养护安全评价与对策研究.上海公路.1995,(1)
[2]周茂松,吴兵等.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微观仿真研究交通与计算机 .2004,22(6)
[3]田晋跃,江瑞龄等.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冲突模型.现代交通技术.20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