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张晓波
[导读] 为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公路的顺利安全运行,我国政府对农
         张晓波
         毕节市交通运输发展服务中心 贵州 551700
         摘要:为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公路的顺利安全运行,我国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对有关建设管理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明确指出农村公路建设必须以方便出行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农村空间布局为方向,并对农村公路管理提出了好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的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农村公路;维护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基本实现。为有效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障农村公路持续发挥良好服务功能,必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现已将农村公路养护制度及其实施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在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能力建设、养护资金筹措、人员配备、路况、养护项目实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目前情况看,还有许多措施有待落实(1)养护制度:我国目前农村采用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市、县、乡三级养护检查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市对县的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县对县的检查,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2)养护模式:目前正在试点政府购买服务的公路养护模式,以期将农村公路养护全面推向市场,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企业和公司系统进行养护作业,建成后的农村公路将纳入养护范围,固定养护路线、固定养护资金、固定养护标准,实行合同管理。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设为重轻养护。
         从现状来看,农村公路工程大多数以建设为重,有关人员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施工质量上,往往忽视公路投入使用后的养护管理。在进行维修管理时,需要大量不同类型的人员配合,需要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与此同时,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发现,很多地区并没有针对农村公路设立养护管理机构,自然无法按照养护标准及要求进行科学管理。
         2.2维修技术水平低。
         农村土地利用有限,一些特殊原因导致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低。事实上,农村公路建设需要考虑大量因素,减少河流、地形条件、地质条件的影响。从总体情况看,无论是在前期建设方案上,还是在公路建设技术指标上,其实都没有完全达到公路建设标准。在此背景下,农村公路建成后,自然对后续养护管理造成了重大制约。许多技术经费需要地方政府财政补贴,但补贴的执行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养护管理水平不同。
         2.3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量较大,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导致后期养护存在问题。在许多农村地区,公路设施和技术水平都很低,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就没有很好的抵抗力,很容易遭到破坏。在养护管理缺失的情况下,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将导致农村公路严重变形、开裂,增加使用风险。监督管理不力还体现在相关人员没有根据各路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路面养护,特别是一些特殊路段,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发生塌方,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思路和方法
         3.1由上及下,凝心聚力抓交通
         建立“县为主体、乡村参与、各方支持、多方监督、政府考核”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形成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工作格局。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新农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多措并举推进。成立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和管护组,由相关领导负责指导、监督、指导全市农村公路工作,每季度对镇一级管理机构进行检查,每年年底组织有关单位对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作为乡镇领导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根据农村公路养护需要,财政养护资金逐年增加,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2精准发力,奋力拼搏抓养护
         全面建成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更好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况水平和路域环境根本性好转,“美丽农村路”广泛覆盖,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全面完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显著增强,有效支撑交通强国建设工作顺利实施。同时是扶贫开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先导条件,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战略背景下,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3.3 加强统筹与政策引导
         采取责任清单引领的方式,通过细化分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任务与职责,推行绩效管理机制,细化分解各项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政府方面要加大指导监督力度,通过提供政策以及资金等的支持,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高质量落实。在实践中,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坚持县道县管以 及乡村道,乡村管的基本原则,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与人员,积极推进养护工作。在实践中,要加大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宣传,积极推进改革的进程,增加改革的成效,正确解读改革政策举措,采取试点带动的方式以及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可利用资源,切实保障管理养护工作到位。
         3.4明确制度,敢于打破,敢于尝试
         公路是“三分建、七分养”。修路难,路修好后的管养更难,如何管养好农村公路,成为修路后重要内容,分工任务,落实资金、机构、人员保障措施,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交通协调发展;制定符合实际的各种养护管理制度、养护图表和村规民约,实现市农村公路管理常态化,乡镇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机制。
         4结论
         我国农村公路规模大、分布散,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基础和专业养护力量相对薄弱,吸收群众力量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作用,使专业化养护与群众性养护有效结合,对弥补农村公路专业化养护不足这一短板,并满足养护需求、保障养护效果有很大帮助。高质量、高水平的公路养护管理,不仅能保证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而且能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海东.聊城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
         [2]徐安荣.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管理、技术措施探讨经验谈[J].智能城市,2018,4(06):118-119.
         [3]张野.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