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梁日花
[导读] 建筑行业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
梁日花
广西云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建筑行业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中建筑质量的好坏也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建筑工程施工中,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是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建设中,常常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给建筑工程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带来较大风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策略
        引言
        在建筑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建筑项目预算造价管理是最核心的内容,其关系着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因此,想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对工程预算造价进行合理控制,不仅要做好事先编制工作,还要做好问题防控措施,一旦出现缺陷,应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其开展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建筑工作按计划进行,从而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概述
        进行某项工程所预计耗费的资金被称之为建筑工程预算,囊括了自筹划阶段至竣工阶段的全部费用,例如机械设备租赁或采购费用、材料费用以及人工费用等。实际的工程施工环节,以国家相关规定为基础,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对所投入的资金做全面评估,以确保在各个施工阶段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科学配置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环节的工程预算具有重要作用,决定了工程在展开建设阶段的收入与支出的安排内容,但同时也会受到市场与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对预算的有效控制,始终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执行造价控制任务时,应将所制定的各类预算方案落到实处,并进行科学性与合理性分配,才能充分发挥人员与材料的应用优势,从而奠定建筑施工顺利展开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工程预算控制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价格、管理方法以及行业发展政策等均对工程预算控制效果造成了难以预估的影响,一旦工程建设超出预算将造成极大的麻烦。因此,为将建筑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需要强化工程的预算控制,而且需要明确预算与社会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成本的目的,更好地完成前期预算的工作任务。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2.1工程预算编制不够完善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业主对项目安全功能和应用功能的施工图设计和预算执行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编制预算时,施工图纸等设计资料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依据,而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往往由于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采用的施工图无法指导施工,因此需要对部分设计内容进行二次深化设计。预算费用内容未能真实反映项目实际施工内容,预算对于项目即失去了适用性、合理性,导致工程费用超预算。
        2.2健全项目资料
        为确保建筑项目预算造价管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对预算工作进行科学编制。为此,在实际编制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工程项目的预测工作,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搜集各项工程资料,不仅要搜集了解工程实体方面的资料,还要查找非工程实体方面的资料,只有搜集项目发展资料以及配套的相关信息,才能做好经济性评价。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可行性,相关人员就必须在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编制之前深入现场勘查,全方位了解现场施工环境,了解并掌握施工工艺,询问施工材料及相关设备的安排情况,多搜集建筑工程现场资料。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3.1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由于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工期较长,建设过程中,市场需求可能发生改变,对项目设计方案的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导致结算超控制限额。为了保证成本预算对项目实施更具指导意义,必须不断提高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减少施工资源和成本的波动。

此外,建设项目管理人员还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确保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控制。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更加完善,管理层应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以识别和控制项目风险,并在执行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计划时,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对预算成本实施动态控制。持续改进控制计划项目成本对预算控制的影响。通过提高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更全面地了解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减少建筑资源的浪费,降低建设成本,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3.2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合理性
        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针对施工组织设计环节做持续优化,以帮助实现多方对图纸进行组织会审的目标,通过建设单位、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全面审核能够准确定位图纸问题,继而选择出具有符合技术标准、保证经济合理性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而更好地推进施工进程。若存在专业分布情况,就应对分包方所表现出的资格、信誉度以及技术能力的技能做全方位的核查与对比,遵循择优录取原则以选择出合适的分包方。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同样需要保证各项资源与设备的配置合理性,通过强化技术人员经济观念与综合素质教育,即可保证生产安全性与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建设成本的目的。所选择应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最终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也存在着主观差异。管理人员应联系项目的不同性质与规模,在明确经济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制定符合组织标准的施工方案、计划表等,提出整改意见以保证施工方案落实。这其中,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施工方案的核心内容特征表现得极为明显,包含的各个分项工程均对工程成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方案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均是体现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更是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要基础。
        3.3推行限额设计,对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许多建筑工程管理者将造价控制重心放在了材料采购和施工环节,而忽视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源头,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可能性接近80%,以此不容小视。所谓限额设计是在工程项目设计中,利用控制各项使用资金的方式促进设计优化的手段。限额设计需要根据设计任务书对初步设计进行控制,之后结合初步设计的概算对施工图设计进行控制,以此类推,对工程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管控,让设计工作从以往的“重设计,轻计算”逐渐转变成“边计算,边设计”,从而避免由于设计问题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3.4建立信誉档案,推行担保制度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信誉非常重要,其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如果建立建筑领域的企业信誉档案,就能够对招投标双方的行为进行更好的约束。同时,为了规避招投标过程存在的风险,则要推行相应的担保制度。在招投标文件中对合同签订双方需要履行的担保内容都进行明确的规定,包括工程预付款担保、履约担保、投标担保以及业主支付担保等内容,通过多种担保形式使工程造价的控制风险得到较好预防。
        结语
        工程造价作为整个招投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成本控制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相关人员应加强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成本控制工作中有效预防超预算情况的发生,促进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晓岚.工程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造价控制策略[J].建设科技,2019(15).
        [2]邱玲.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探讨[J].建设监理,2020(6).
        [3]王彪,徐雷.港航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