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管理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9期   作者:马乐
[导读] 由于电力工程有着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复杂等特点,施工过程中任一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及项目质量问题,这无疑对用户正常用电产生威胁。
        马乐
        宿州市明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埇桥分公司,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由于电力工程有着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复杂等特点,施工过程中任一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及项目质量问题,这无疑对用户正常用电产生威胁。因此,当代电力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基于安全管理切实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水平。提升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关键在于相关人员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结合实际情况,依靠科学手段,完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措施,进而保证电力工程质量。
        关键词:安全管理;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策略
        引言
        为加强电力施工安全管理,指出了电力施工中的常见安全问题与不利影响,分析了影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因素,即技术因素、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提出了落实电力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应严格把控施工技术,有效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信息化体系,优化电力施工环境。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电力工程的发展不仅与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还关乎人们的生活水平。如果管理者不能充分重视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工作,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不仅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电力工程规模庞大,再加上具有十分复杂的施工过程,使得电力工程涉及非常多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采取科学且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就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而增加施工过程中风险的发生概率。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就可以相应地降低施工中发生事故的概率,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2安全管理的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2.1加大对建设材料与生产设备的管理力度
        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建设材料的管理力度,平衡好施工成本与材料质量。在选择材料时,除了需要严格依照施工要求选择材料的规格与品牌,还要对建设材料进行抽样检查,重视材料的保管问题,避免建设材料在现场受到外部因素损坏。同时,建设单位还要合理地分配现场的生产设备,在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确保项目的建设标准符合设计要求。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为切实有效提升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控制水平,电力企业应当依据工程实际施工环境结合自身施工特点及项目运行要求和相关行业规范,从项目施工设计、监理等多个角度入手,进行充分考量和分析,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人员而言,制定人员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设备而言,制定设备定期维护检查制度、设备故障处理制度等;对于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突发事件而言,则需制定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制度等。
        2.3优化电力施工环境
        电力施工中,要注意对施工环境的控制,把控环境因素,避免其对施工活动造成影响。如天气因素,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测。可以与气象局合作,构建专项气象服务,针对电力施工展开精准天气预测,为施工活动安排与管理提供保障。施工开始前,应做好施工场地环境检查,尽早发现并排除场地中的安全隐患。如果施工场地存在坑洞沟渠,要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避免人员掉落。带电设施设备要设置带电标志,避免施工人员不小心触碰。现场电力施工材料的堆放要固定,避免出现垮落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因素,要做好相应的处理,为电力施工的开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2.4重视施工日常管理工作
        电力工程部门如果想要进一步推进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务必充分重视对施工现场的日常管理工作。这里所说的日常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对施工现场工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还包括进一步优化施工现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方法。在电力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套适合自身发展情况且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整个施工的保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在电力工程建设中构建制度体系。改善电力工程施工的日常管理方法对整个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5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
        电力工程结构复杂,且现场人员流动性大,故工程项目中很多突发事故都属于人力不可控的。在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之余,施工单位还需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防护,及时排除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应急措施,避免工人因操作不当而引发意外。除此之外,现场的安全负责人还需要留下紧急联络方式,保证在现场出现意外情况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现场的管理部门可以制定严格的巡检制度,将工作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小组,并且规划出每人需要负责的具体区域。管理部门需定期展开现场巡视工作,对于现场中涉及水、火、电等高危作业的工序,及时核对其是否已经向管理部门报备,对于没有经过报备处理的施工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下达处罚通知。
        2.6严格把控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中,要对施工技术严格把控,全面有效地解决施工技术导致的安全问题。应加强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查。施工前,要对技术方案予以审查,借助BIM技术建立施工模型,对施工方案中的电力线路铺设、电气设备安装等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技术合理有效。要做好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环节,要掌握施工人员的技术情况,通过抽查明确其技术水平,确保施工人员切实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实际施工中,要对施工人员的现场操作进行管理,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按照技术规程合理进行。
        2.7提高项目验收标准
        质量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项目的验收标准,在施工的各个阶段严格做好质量把关,监督施工单位按照规范流程开展作业。在建设材料入场时,质量管理人员也需要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材料的交接工作,保存建设材料的各项检验结果,以作为日后的工作依据。在每一期的项目检查合格后,质量管理工作人员还要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成品保护措施,避免由于看管失误使成品受损。
        2.8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信息化体系
        应创新管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施工数据,对其展开分析,找到隐藏的安全隐患。借助无人机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通过无人机摄像将施工画面上传到手机中,便于管理人员对现场实施全面监控。借助VR技术构建虚拟情境,在VR场景中对安全隐患进行挖掘,以便针对性地予以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再加上电力行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今,电力工程部门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从最大程度上避免电力工程在施工环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而为我国电力工程施工环节一系列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松斌.浅析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J].通讯世界,2018,(02):262-263.
        [2]邱日文.电网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9,(12):187-188.
        [3]宣筱松.变电站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09):150-151.
        [4]李伟.浅谈如何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1,(10):101-102.
        [5]柯万强.浅谈如何对电力工程施工进行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