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电力抄核工作智能化应用

发表时间:2021/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月9期   作者:王珍珍
[导读] 近年来,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快速发展,使得各类信息技术,被应用于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王珍珍
        国网长子县供电公司,山西省长治市046600
        摘要:近年来,云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快速发展,使得各类信息技术,被应用于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虽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还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完善电力抄核工作智能化应用,以提高抄核收工作水平。
关键词:电力抄核工作;智能化;应用
一、电力抄核收智能化的应用
        1.抄表智能化
        通过安装智能化电表,利用其功能作用,比如电力流量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力用户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确保电力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智能化技术在抄表业务中的应用,取代了人工抄表方式,实现了远程自动抄表,实现数据审查异常闭环处理。利用系统智能审计,进行人工审核,进行异常用户排查,能够技术发现窃电行为,确保电力企业的效益。
        2.核算智能化
        利用电力智能和素颜系统,通过计算机操作,实现智能化核算。从工作成效角度分析,对提升电力企业抄表核算工作质量与效率,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电力营销业务来说,实现用电信息采集和监控系统的有效连接,运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抄核管理自动一体化,能够提高电力核算效率。智能化核算时,应用监控技术,发挥防火墙的功能,能够有效的控制数据出错率,提高审核效率,降低核算风险。
        3.缴费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用电用户缴费更加方便。电力企业通过加强互联网+电力营销服务建设力度,完善电力服务模式,来提升服务水平。某供电公司按照安装一户、签约一户、费控一户的原则,推行低电压用电用户智能缴费;通过构建高压专线用电客户费控试验平台,实行多元化费控策略,推进高压用电用户智能缴费业务。同时此供电公司大力推广“掌上电力”以及其它缴费渠道,深化供电服务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实现抄核收智能化后,使得用电用户与电力企业的利益得以全面保障,优化电力企业工作流程。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对电力用户电表上的数据信息,进行远距离采集与整理。接着将数据信息,给上传到计算机系统上,进行电能数据核算,获得电能核算结果,输送到系统终端,核算用电费用。当完成费用核算后,提醒电力用户及时缴费。用电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进行缴费,更加的便利。
二、现阶段电力抄核工作智能化应用的问题
        (1)智能电表信号丢失:智能电表区域信号薄弱或者电表出现故障。
        (2)智能电表数据自动采集有误:智能电表因发生碰撞或安装程序不正确,导致用电客户电量读数读取错误;智能电表读取数据后发生信号故障,导致用电客户的电量数据无法回传给供电企业计量系统,最终该用电客户在系统上的电量为0。
        (3)缺乏常态化监控平台:随着智能电表的运用,客户所有的用电数据将自动采集在系统上,需要对所有环节及数据进行一个常态化的监控。
        (4)客户基础信息没有闭环:大规模进行电表更换时,部分用电客户基础信息会发生修改及重新记录,前端业务,如业扩报装、计量变更等缺乏电子化的流程闭环管理,容易发生因客户信息错误导致电费核算错误的情况。
三、电力抄核工作智能化应用优化举措
        (1)完善智能电表的安全防护规范,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智能电表是一款极其精密的智能终端,如何保障安装质量是极其重要的事请。基于此,可从安装环节入手,加强安装质量的把控。因不同的电表都有差异化的安装方法,安全的安装方法是由地势和环境所决定的,主要从安装高度、安装地点选择、安装地点的温度、表与表之间的布局及电表的接线等五个方面进行规定。

要求每次安装前都要有负责人向施工人员说清楚工作内容及安全注意事项,而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提前准备好施工所需要的工具器材和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能保证人身安全的组织措施及技术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
        (2)协力维护电表正常运行,优化补抄模式,减少人力浪费。智能电表依靠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递,容易发生信号弱导致数据丢失的情况,这需要供电企业与相应的通信公司积极配合,对信号薄弱的地方进行侦察和修复。当发生因信号问题导致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到的电量数据不完整时,要及时与相关的通信公司取得联系,第一时间修复信号丢失、薄弱问题。接着对补抄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发生数据采集不完整时,尽量使用采集系统进行补抄工作,避免采用人工补抄。当采集系统补抄仍然失败时,需要及时对故障点进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然后第一时间派人对故障进行排除,确保补抄工作顺理开展。
        (3)搭建信息防火墙,提升电费核算准确率。在电力抄核工作过程中,搭建两层信息防火墙,助力供电企业把控客户的基础信息、抄核数据及电费电量计算,力求过程及最后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效提高核算质量,降低核算风险。
        1)用电客户档案信息及采集系统数据防火墙:对用电客户新装、变更、维护等基本信息及采集系统采集到的电量数据(初抄及核抄)进行监督,确保初始信息和数据源的准确性。
        2)电量电费计算防火墙:对电量、电费计算、复核以及退补等业务进行监督,确保电量计电费的计算无误。
        (4)实行闭环管理,降低业务差错及逾规行为的发生率。针对整个电力抄核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档案信息校验异常、数据参数异常、业务分类异常及自动运算异常等情况,针对异常信息进行复核、分类、派单、处理及归档等全方位应对。全过程闭环管理有机嵌入整个电力抄核工作中,实现对异常状况的高度把控,有效减少逾规的行为及业务上的差错。
        (5)针对电费核算智能化实施闭环管理。电费核算智能化闭环管理分为后期和周期两大部分,对电费核算进行全方位的管控,最大程度提高核算的准确率。
        1)后期闭环管控:在核算完成后,负责核的工作人员抽查部分已发行电费的用户台账进行核算,对电量电费的结果进行二次核算保障准确性;由电费核算各个环节中出现的异常工单发起人负责异常工单的督办和归档,实现针对异常工单的精细化闭环管理;建立电费异常的案例库,收集整个核算流程中出现的各样电费差案例并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汇总归档,每个案例都需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差错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差错发生会该如何处理、结果/效果如何等,形成错题集,为以后核算差错提供了案例预警和解决举措,完成电费差错的闭关管理。
        2)周期闭环管控:计划每年开展一次现场抄表演练,提前制定好演练计划,抽选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电表,分派抄核人员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电表数据的记录,并将数据上传到营销系统里,再通过与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回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发现有数据异常、用户不对应、无法采集数据等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和处理,以防该问题重复出现,降低电费核算异常的重复出现率。
        (6)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模式
        电力企业要不断完成抄核收智能化应用程序, 落实标准制定计划。 总结抄核收智能化应用现存的问题,创新抄核收管理工作模式。 除此之外,需要深化用电信息采集和电力营销业务的融合,要保留原有的业务内容,实现抄核收自动化以及智能化。 电力企业要充分的应用智能化技术,根据用电用户负荷曲线与用电性质等,为用电用户,制定用电方案与节能方案,提升电力服务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抄核收智能化的实现与应用,对提升电力服务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从智能化推广应用角度来说,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创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丽云.电力抄表核算业务智能化应用[J].价值工程,2015(3423):50~51.
        [2]吴正霞.浅谈智能化技术在电力企业抄表核算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