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雨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市政道桥工程的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部门给予了市政道桥工程高度的重视,并且不断加强在该工程上的投入,促使城市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本文首先对市场道桥工程中引发路面沉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提高技术效果的措施,以减少沉降问题的产生概率。
关键词:市政道路;沉降路段;基面施工
引言
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是市政道桥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当在道路沉降段出现不规则沉降时,很容易使车辆产生桥头跳车等现象,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在这种环境下,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且不断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以对沉降段路面施工进行改善,以减少路面沉降带来的风险。
1 市场道桥工程中引发路面沉降现象的原因
1.1 过往车辆荷载过大
在道桥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部分地形复杂的施工区域来说,险峻、陡峭的地面形式很容易使台背土方凹凸不平,导致技术人员无法将其压实。在这种情况下,土壤中的水分无法及时排出。这不但会对施工进程造成影响,还会使得后续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极为严重的沉降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1]。同时,待道桥工程结束并投入正式使用后,桥面及路面开始承受交通工具等带来的荷载。一旦这时的路面质量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就很容易引发路面沉降问题,进而对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路面行驶的车辆愈多,所产生的载荷愈大,对路面的压力也就越强,给沉降问题的处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2 土壤含水量过多
台背地基的变形是引发路面沉降问题的重要因素,对于桥梁台背等地质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基而言,这类土壤的可塑性较高,含水量较大,通过挤压等形式能够产生较多的水分。在这种土壤环境下,山地路段的道桥工程出现沉降问题的概率较高。对道桥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影响。由此,技术人员应在工程建设开始前对土壤条件进行调研,避免因土壤条件不达标使得道桥工程出现沉降及塌陷等问题[2]。通常情况下,在路与桥的连接处进行设计时,技术人员通常需要设计较高的路堤填筑高度,这很容易对地基产生压力,引发了沉降问题的产生,导致过往车辆的行驶安全得不到保障。
1.3 桥头搭板变形
搭板结构的应用是缓解道路与桥之间的差异,减少桥头跳车现象产生的重要方式。在我国现阶段的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桥头搭板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支撑问题,安装人员需要将搭板的一侧支撑于路基,另一侧支撑于桥台牛腿处[3]。在这种情况下,若搭板的安装位置与桥台路基的位置过近,会降低搭板承受的应力,进而使搭板位置的路基出现不规则沉降的现象。此外,在道桥的使用过程中,车辆荷载的不断堆积也会使路基出现塑性变形,进而导致其在塑性变形的影响下发生沉降。
2 市政道桥工程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要点
2.1 强化土壤的夯实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关注土壤的实时状态,尤其要对其含水量进行控制,这是影响后续施工进程及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技术人员需对其进行夯实处理,并使用专业的设备来进行,以切实提高夯实效果。待夯实处理完成后,相关人员还需进行相应的检测,直至土壤含水量等指标达到要求才能开展后续的工序[4]。当前常用的检测方式为“湿法重击试验”,其检验原理为:待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会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干密度则会逐步增大。因此,这种方法既能实现对土壤的有效除水,也能用来检验土壤的含水量及干密度。
2.2 科学设计道桥下沉段的结构
在市政道桥施工开始前,技术人员应预先做好对道桥下沉地段的结构设计,并制定完善的建筑方案,以减少沉降问题的产生概率。经过对沉降段的路基构成进行分析,其主要由表层、底层及路基本体这三个部位组成[5]。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加强对这三个部位进行的夯实处理,并使其形成牢固的路基整体。同时,在沉降路段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基层结构,需要建设人员加以关注,并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且需要进行土壤回填工作,从而为填土的效果提供保障,促进路基承载力的提高。在进行回填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选择相应的回填方法,可以采取分段逐层回填的方式,对每层土体的厚度进行把控,强化对施工缝隙的控制,以为基层结构的质量提供保障。在回填施工结束后,还需进行压实处理,以保证加固到位。此外,相关人员还需对回填层的性能进行测试,直至回填层的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再进行下阶段的施工,从而加强对沉降现象的控制。
2.3 加强台背填筑施工
在道桥施工过程中,台背填筑施工也是减少沉降现象产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重要环节。首先,技术人员需对建设材料的性能、质量等进行严格的把控,绝不能让具有质量问题的材料进入现场,以减少路基变形问题的产生概率。经过调查,泡沫、混凝土等轻型材料的使用能使技术人员更好的对外界载荷进行控制,这不仅可以避免路基出现变形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减少沉降问题带来的影响。另外,选择的建筑材料还需具备较强的可塑性,且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循施工要求,以为路基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技术上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由于沉降段所在位置较特殊,给填筑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当施工现场存在沟壑地质时,需选择可塑性较高的填筑材料,从而使压实程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3 提高沉降段路基面施工技术效果的措施
3.1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
为提高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质量,建筑单位应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性,并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建设单位需要组建应急事故处理小组,以便在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另外,建筑单位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建筑企业还可以邀请建筑领域内的专家来开展相应的讲座,并组织工作人员对建设过程汇中出现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建设团队的水平,有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
3.2 引进新的技术及设备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行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在道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及时并合理引进高科技的建设设备及先进的建筑工艺,从而对路基面问题进行控制,促进市政道桥工程质量的提高。与传统的建筑工艺相比,高新技术的引入不但符合现阶段对道桥工程的要求。还能进一步优化建设流程,使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建设效率,进而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由此,建筑企业应当不断引进高新建筑工艺及机械设备,以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结束语
在当前的市政道桥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基面沉降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这一内容的重视,积极对现有的施工流程进行分析,以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对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土壤的夯实效果等施工要点,并阐述了提高施工技术效果的措施,以减少沉降问题的产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吕云松.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4):155-156.
[2]梁学愿.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6):74-75.
[3]郑志峰.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218-219.
[4]杨志平.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7):282-283.
[5]金江涛.市政道桥工程中沉降段路基面的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