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刘芳
[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须予以高度重视
        刘芳
        广西全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延长水利水电工程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其功能性,应重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不断创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立健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体系,以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实现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水电工程涉及多项技术应用,且对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对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应做好防渗水、防冻措施,提高其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工期较长,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施工,且存在工程项目上的交叉作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混凝土施工贯穿施工项目中,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人为因素,实施科学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
        1.1满足工程设计需要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水利水电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其建设的理念主要以稳定性为主,要求质量一定要过关,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年限并且不能出现任何纰漏。而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必须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搅拌、浇筑的质量,使各个模具之间必须严丝合缝,务必严格把控,坚决按照工程设计施行。众所周知,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地位,其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首屈一指,混凝土技术的提高,对于整个工程设计来说简直是锦上添花,使其能够达到甚至一定超过预期效果,提高整个工程的效率以及日后的使用率。
        1.2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最直观的益处就是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幅度上升,能够使其坚不可摧,屹立不倒,从而常年使用。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的立国之本,关乎国民生活,其质量防线必须严防死守,切忌偷工减料。其建立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提高使用年限,也就是重复利用率,为人民提供便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此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不仅仅是单方面地提升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也使中国建筑成为世界颂扬的佳话,提到中国就能想到我们过硬的技术,我们不再只是中国制造,现在更是中国创造。
        1.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大大降低了预算成本,节省出来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其他民生建筑的建设中,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利国利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一般十分庞大,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会压缩时间成本,且不用担心质量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可为其他建筑建设创造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经济总体向前进步。另外,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高,使中国的建筑得到更多世界友人的认可,中国可以出售我们的技术,接到更多的来自世界的订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就是这个原理。使中国走在经济全球化的前头,引领世界经济的潮流发展,经济发展的好,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国民幸福指数也会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也会稳步向前,所谓国富民强也就是如此。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2.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自身的质量会影响最终的工程施工效果,为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使其达到标准要求,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自身质量,使每项参数均符合施工要求。

采购的混凝土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测工作,检测合格后再投入混凝土施工中。水泥是混凝土原材料中应用最多的材料,其性能及其产生的水化热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须严格控制,保证其水化性能达到标准要求。(1)制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对混凝土结构强度的要求,减少水化热带来的负面影响。(2)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均可正常应用,避免出现结构问题。(3)在搅拌混凝土时,需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检查混凝土各项性能,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完成混凝土配制工作后,需要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中,缩短运输路线,减少颠簸,以免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受损。通过质检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放置于规定位置,做好防水、防潮、防晒等措施。
        2.2水闸施工中的混凝土技术应用
        水闸工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涉及大量的混凝土施工环节,为提高水闸工程质量,使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应重视混凝土施工部分,转变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和引入新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提升水闸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水闸工程有开敞式水闸、涵洞式水闸两种,可根据实际情况、现场环境条件应对施工中的突发事件,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顺利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受各方因素影响较大,如水位、水流速度,增加了工程地基施工难度,须做好排水工作,建立健全的排水系统,控制每个施工细节。在实施地基施工前,应先进行现场实地勘查,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为制定混凝土施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不可破坏周边环境,应坚持环境保护理念,提高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环保性。在水闸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先铺设混凝土垫层,再实施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浇筑施工后确保模板稳固,以免后续施工中脱落,使水闸地基更稳定,保障水闸工程施工安全,可充分发挥钢筋材料的作用,控制混凝土施工强度。
        2.3混凝土大坝施工技术
        (1)有效应用分缝分块技术。混凝土大坝施工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施工量较大,需要进行分块浇筑施工。常见的浇筑方式包括错缝浇筑施工、通仓浇筑施工、纵缝浇筑施工。浇筑方式错缝浇筑施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浇筑方向,控制浇筑高度,适用于浇筑块偏小的施工条件,且对温度控制能力的要求不高;通仓浇筑施工可省略前期的水管铺设工作,但对温度的把控要求较高,浇筑长度偏长,如无法有效控制温度,会出现裂痕,影响最终的浇筑质量,且浇筑面积较大,机械化水平较高,可提升浇筑施工效率;纵缝浇筑施工操作简单,可有效控制温度,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
        (2)科学分布接缝灌浆管理系统。常见的混凝土大坝接缝灌浆管理系统有骑缝形式、重复形式、盒式形式。骑缝形式在运行过程中较为顺畅,易控制接缝处压力,须在接缝灌浆前做好计算工作;重复形式适用于接缝灌浆管理系统的再次灌浆;盒式形式常被应用于纵缝灌浆施工。
        (3)有效应用护坡施工技术。实施混凝土大坝护坡施工时,应先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土方开挖方式,做好测量放样工作,实施科学措施修正施工方案。设计的齿槽混凝土须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可实施分段施工,充分发挥移动式拌和机的作用,下料时可有效应用滑槽设施。选择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应保障齿槽土方最终的成型效果,保持其垂直性。
        (4)做好混凝土施工维护作业。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实施混凝土施工时,应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为混凝土质量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应实施有效措施加强结构养护,确保混凝土密实度达到相关标准;另一方面,应进行科学管理,对其进行实时监控,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并制定有效的维护措施,延长混凝土大坝的使用寿命。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中应重视混凝土施工环节,实施有效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充分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明确混凝土施工特点,科学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混凝土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治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69-170,188.
        [2]陈涛,丁晶晶.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1,7(5):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