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世万
新疆华茂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阿克苏843200
摘要:水利工程对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强化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从项目立项、资金投入到工程实体验收全流程都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通过过程把控、质量监管的方式改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只有充分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共同努力,才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强化水利工程设施建设,能够起到防洪抗灾、充分利用水资源、提升电能生产量等多方面的作用,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而言都是一项重要举措。但若是在施工阶段过于关注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的管理,便可能导致工程中存在较大的隐患,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好这些隐患,待其持续恶化,便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1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特点
其一,复杂性特点。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施工涉及的工程专业较为众多,同时也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项目的共同施工,其建筑项目的数量较多,且功能各异同时也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整体建筑形式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需要运用多个不同类型的工程专业来进行水利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在施工技术与施工内容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一些野外环境的水利工程项目中需要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混凝土工程设计与建设,尤其会涉及管道、钻孔和灌浆工程等;而这些不同类型的想在建设形势、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所使用的设施设备等都有着不通过的要求,做好统筹规划并具备综合管理能力。
其二,集群性特点。水利工程项目包含很多环节,不同的功能要求在标准上也有着很大差异,需要设计成为多个建筑共同组成的建筑项目群,将水利工程项目按照实际情况和设计标准以及地质情况分为不同的多层次结构,还要根据不同部分的功能性和目标性要求,结合不同位置的地理条件、地质结构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与布局考虑,而其目标在于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的系统性和功能性的全方面发挥,为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2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2.1提高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实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及监督的难度也逐渐增加,依靠现有的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则一些最新的检测仪器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应用。所以,应该不断地强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当前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水利工程项目的监管水平。通过采用更多的创新监管模式,实现水利工程信息监督管理工作与信息化平台的有机结合,依靠高效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平台开展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地提高监管强度及监督管理的效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
2.2开展全过程质量管理
一是事前管理。在正式开工前,做好各环节质量审查工作,避免出现审查漏洞,有助于减少后续施工的质量隐患,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同时,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岗位人才选拔工作,挑选经验丰富、技术性强、懂得管理的人员担任质控员。做好前期培训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设置好质控人员岗位,确保每个施工环节有专人负责质量控制,满足工程质量标准。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做到因地制宜,可以参考权威数据或成功案例及时修改不完善、不合理的部分,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事中管理。质量管理是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严控施工工序、确保质量控制有效性等。如在水利工程基础开挖施工流程中,开挖施工决定了后续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基础稳定性,施工具有一定难度,为了保证开挖质量应先挑好开挖面,严控开挖规格,不得过大或过小,开挖面较小不利于保证基础强度,开挖面过大会浪费大量的人财物。开挖前应再次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掌握工艺流程,确认腰线部位之后即可开挖。施工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应提前做好混凝土检测,严格按照试验标准配比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还要不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检。对于施工重点、难点应有专人旁站指挥和管控。
三是事后管理。事后质量管理主要是工程质量验收,可采用“三检制度”,即小组自检,质量合格后签字确认;质检员复检,质量合格后签字确认;监理人员验收,质量合格后签字确认。按照此流程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三个签字均完成的情况下开展下一阶段施工。应特别关注水利工程隐蔽部位、关键部位的检测工作。做好完工部分的质量审查,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策略,加强质量验收记录,并将质量验收材料整合、保存,用作后续参考。此外,应注重特殊时期的质量检查工作,如在汛期结束后排查工程完工部位是否存在损坏、渗漏问题,并结合工程周围自然环境制定保养方案。如果在质量检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负责人,并落实责任,要求在指定期限内完成整改工作,质量不达标不准开展下一道工序,直到所有施工环节质量均达标为止。
2.3做好水利工程养护工作
第一,对灌区工程进行养护作业,如灌区水利设施的日常养护、渠道的防渗作业以及渠道的清淤等,还要做好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设好渠道两侧的防护林;第二,对堤防工程进行必要的维护,如堤防的附属设施以及边坡都需要定时进行维护,要确保渠道内没有淤泥和杂物,做好防护林的管理工作,做好巡检工作安排,以便及时发现隐患风险,及时处理方案,保护堤防结构安全稳定;第三,对小微型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像一些常见的平塘、山塘以及石河堰等都属于微型水利工程,要做好工程坝体、溢洪道以及泄洪设备的维保工作,确保大坝结构稳定,溢洪道没有堵塞,泄洪设备没有故障情况的发生,使工程能够发挥出正常的排洪能力;第四项对水库的维保工作,要定期巡查水库坝体、溢洪道以及泄水设备,及时处理发现的隐患,还要对观测及预警设备做必要的维护工作,确保水库安全稳定运转。
2.4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为确保水利施工质量,施工方务必要严格审查工人资格,做到坚持按规定持证上岗,为水利工程施工配齐一批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同时,注意不断改善作业条件和施工环境,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注意做好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严格考核标准和内容,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借此,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推进项目进度,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总之,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就其原因,与水利施工基层人员综合素质差,管理能力不足有关。为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要重视水利建设相关人才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有计划、有选择、分批次地进行人才选拔和深造,最大程度的满足一线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
结语
在水利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整体工程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在实施质量管理工作时,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协调好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两者和谐配合完成相应的工作,对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要采取严格的质检措施,制定合理的质量监管机制,加强技术与工艺方面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促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与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翟豪.水利水电施工管理特点及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8):91-92.
[2]康军.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居舍,2020(1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