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蓝梓铭
[导读] 在城市交通网中,路桥属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
        蓝梓铭
        海口市路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在城市交通网中,路桥属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其质量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作用;而要想提高道路交通的质量,就要着重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这同样也可促进我国交通路桥工程稳定可持续发展。混凝土施工一般应用在建筑工程的承重、防水等工程,主体工程质量的验收是否合格,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起决定性的因素。鉴于此,文章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市政路桥建设;应用
        1导言
        路桥施工是当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交通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均有重要的影响。在路桥施工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关键,影响路桥施工质量。在当前研究中,优化混凝土技术可提升路桥施工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单位施工技术工艺,包括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技术、混凝土材料搅拌生产技术、混凝土搭设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振捣技术、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等内容。通过混凝土各项控制技术应用,保证混凝土应用建设更高效,使混凝土控制应用更合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中,除了特殊的全钢结构施工,大部分工程均须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完成工程整体施工。
        随着现代科技的持续更新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作业中。混凝土施工作为路桥工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切实保障其施工质量,才能够支持后续工程项目作业的顺利开展。因此,混凝土技术的突破,在提高作业效率、质量控制效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可有效解决施工安全问题,突破恶劣环境条件的不足。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建设中的应用
        3.1施工准备阶段
        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较为关键,在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人员准备、工程机械装置准备等环节,有利于提升桥梁施工质量、水平。混凝土工程中施工混凝土材料准备工作较为关键,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后续的工程性能。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应合理采集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材料、砂石材料、外加剂材料等,保证混凝土材料采集的有效性,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混凝土施工机械装备的准备工作,如混凝土浇筑工艺、混凝土振捣工艺实施过程中均须应用合理的施工装备,如振捣棒、浇筑泵等装置设备;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也较为重要。一方面,针对混凝土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准备,做好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技术标准作业,防止施工人员技术误差造成施工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3.2模板技术
        在路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模板工程技术的要求和规定,设计规划路桥的安装铺设计划,因为模板安装工程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技术。在施工中,要想保证人工内模板能够与施工墙体相吻合,其内模板的长度就应当短于外模板的长度。另外,施工人员也可以于施工墙体与模板接缝处安放海绵,以保证其结构严密和施工质量的可靠无误。在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需要施工工人在模板中安插较短的钢筋,以用来防止模板出现施工造成的位移,达到固定模板的目的。其次,要准备安装吊装模板,必须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指导并进行安装使用,如果出现吊装不到位的现象,就会影响到混凝土后期的浇筑工作,从而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
        3.3科学配置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配比工作。

由于混凝土配比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能够良好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因此需要从实际施工作业要求入手,针对施工混凝土进行综合控制,从而选择最佳配比。针对初凝时间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要维持在7~8h内,从而更好保证其后续凝固效果;混凝土的含气量保持在1.7%以内,整体施工效果最佳;混凝土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按照工程要求进行掌控;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包含水泥、水、掺和料、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以增强混凝土活性、密度。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重点关注其水化热反应的具体程度和强度。
        3.4混凝土浇筑
        在路桥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而浇筑工作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要注意的是,为确保混凝土能达到施工单位和工程要求的坍落度,需要在施工前,展开测试坍落度的实验,坍落度合格方可开始施工。在浇筑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要首先确认施工材料和施工时间,再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不会延迟送料时间。在混凝土下料期间,施工人员也要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检查工作,时刻观察记录混凝土的下料厚度和高度,以便于控制标高和后续数据查询。由于混凝土本身就属于多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的混合材料,在材料浇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材料离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减少二次振捣的难度。在材料抵达工作区域后,就要开始混凝土浇筑,且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浇筑的高度和速度,过高的高度和过快的速度都会导致铺设不均匀,影响后续工作。在浇筑的过程中除了高度和速度跟要遵循浇筑工作的基本原则,即从下至上、从一边到另一边的铺设,在这期间如果混凝土的黏稠度较高,就需要降低浇筑速度,其余时候可以稍微提速,但也要保证速度的均匀。
        3.5混凝土振捣
        在振捣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分层振捣”的原则,停止振捣则以混凝土表面是否出现气泡或者混凝土是否存在下沉现象作为衡量标准。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满足施工标准要求,振捣时,插入式振捣棒应始终处于上下抽动的状态,避免横向位移。在选择振捣点位时,每一个点位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cm左右,振捣棒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应始终在20cm以下。根据该桥梁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在混凝土的每一个工作面分别设置四个振捣棒,并同步进行振捣作业。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振捣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振捣棒不得与模板、钢筋接触,同时,插点间布设距离应控制在振捣棒有效距离的1.5倍之内。
        3.6混凝土养护工作
        在完成各项混凝土作业后,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验收合格,需要及时做好前期的养护措施,可以额外差遣固定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养护。由于混凝土有水硬性的特点,在硬化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流失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水分流失速度等情况结合当地环境、温度等因素采取控制手段,防止因水分流失过多造成的路面损伤,比如进行洒水降温或者铺土遮挡阳光等,从而对混凝土的水分流失速度做到有效控制,避免出现因高温暴晒出现的裂缝,从而保护整个施工工程。由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本身就有一定难度,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更为复杂化,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针对已出现的问题,施工人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补。特别是,如果出现漏水等问题,一定要及时修复,以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现阶段市政路桥工程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要注重把控各项施工要点,包括加强施工准备、开展模板施工作业、科学配置混凝土、掌控混凝土浇筑等内容,以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养护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智刚.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5,41(01):180-181.
        [2]任家富.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5(15):166-167.
        [3]张培.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12):76.
        [4]赵峰.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95+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