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8期   作者:林晴晴
[导读] 为提高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应对路桥工程的建设建立完整的施工体系,
        林晴晴
        广东远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  要:为提高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应对路桥工程的建设建立完整的施工体系,提高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才能切实提高路桥工程的整体质量。设计工作是开展路桥工程的基础,高质量的工程设计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最大化节省成本支出,提高参见单位的经济效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路桥工程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更新,新型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出现赋予设计人员更多的设计想法。基于此,本文对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设计;应用
0  引言
        随着交通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对路桥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根据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路桥设计方案,才能确保后续施工能高质高效地进行。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以路桥设计构思的基本原则为核心,积极的应用各项新兴技术,缩短设计周期,提高施工效率,使桥梁设计实现数字化、自动化,使我国路桥建设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
1  路桥设计构思的基本原则
1.1  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路桥设计的首要原则,只有充分地保障路桥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才能切实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要确保路桥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符合要求,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设计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应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设计之前对施工环境进行充分的勘察和测量,在全面的考虑多种因素后再对施工设计进行规划。
1.2  稳定性和舒适性原则
        只有保障路桥工程具有平整的路面,才能最大化提高车辆和行人同行时的舒适度。因此,设计人员应科学地设计路桥工程的过渡段,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法,保证路桥工程的功能性得以体现。
1.3  经济性和生态性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环保理念不断增强,建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推动路桥工程向环保方向发展对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所以,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充分保证工程的经济性,最大化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还要保证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确保施工方案的生态性。
2  路桥设计中新技术的应用
2.1  GPS技术
        利用GPS技术能使设计工程更加高效便捷的开展[2]。只要对已经明确位置的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就能通过其他卫星的数据综合计算获取接收机的方位。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利用GPS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第一,对测量时间和测量地点的限制性较小,能在需要的情况下立即开展测量工作;第二,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小,即便发生极端天气情况,也能依托于先进的技术进行工作,并且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所保障;第三,GPS技术已经脱离了对“通视”的条件需求,只需要借助微信信号即可完成测量工作,大幅提升了测量工作的便捷程度。目前我国道路桥梁设计中GPS技术的应用水平已经较为成熟,尤其是在对一些规模较大的桥梁工程进行设计时,通过在平面控制测量和变形监测工作中应用GPS技术,能有效提高中长距离测量数据的精准度。同时,利用GPS技术中的RTK和动态性,能有效节省工程成本的支出,缩短施工周期,这两项也是路桥设计工作中对新技术进行支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除测量工作,在监督桥梁的沉降变形工作中也能应用GPS技术,对一些跨度较大的桥梁工程,如跨河大桥、跨海大桥等,需要在施工中和投入使用后对其下沉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以免因变形严重造成坍塌事故,传统的沉降变形监测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需借助通视技术的支持,工作量非常庞大。通过应用GPS技术,能实现自动监测,完全免去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仅大幅减少了施工成本,而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使桥梁的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2.2  GIS技术
        GIS,全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依托于计算机技术,能对地球表面所有分布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储存和管理,并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动态模拟,使其为道路桥梁的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
        从目前路桥设计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中GIS技术主要应用工程设计和测量工作当中[3]。在测量工作中应用该技术能提高测量数据的获取速度,减小数据的误差;在工程设计中应用该技术,能在最短时间内对施工环境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等,并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与整理,还能了解到施工现场周围交通、行人的通行情况等,获取的数据覆盖面更广,进而使路桥工程的设计方案科学性更强。GIS技术利用地理数据信息搭建地理数据模型,确保路桥工程的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
2.3  BIM技术
        BIM技术也叫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工作原理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立体模型,并通过输入施工环境的真实数据,使模型的信息与实际工程完全相同[4]。通过在设计工作中应用该技术,能在模拟真实环境的基础上,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随着BIM 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传统CAD技术主要出具的是二维图纸,抽象性较高,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相当的要求,而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对工程个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碰撞检查,确保施工环节与设计高度一致,才能切实的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依托BIM技术构件的三维模型具有可视化特点,能使设计人员清晰的了解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利用BIM技术搭建的桥梁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在构建三维模型之前,全面详细的收集施工现场的各项数据,在对其进行充分的整理后作为参考依据[5]。依据真实数据搭建的三维模型能对工程结构和施工流程进行模拟,还能帮助施工人员选择合适的场地。在路桥工程设计工作正式开始后,利用BIM技术和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及设计,能有效减少设计时间,并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在最后对工程设计进行提案论证时,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流程,一旦发现不合理之处,能立即对其进行处理和修正,为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图1 利用BIM技术搭建的桥梁结构模型
3  结语:
        通过在路桥设计中科学的应用新技术,能有效节省施工成本、减少设计周期、提高工程质量。相关人员应不断探索,积极的应用更多新技术,促进我国建筑各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康. 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 No.585(24):203-203.
[2] 邓悦, 游元兴. 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9, 000(008):35-36.
[3] 李肇东. 论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J]. 四川水泥, 2019, No.269(01):101-101.
[4] 袁瑞博. 试谈新技术在路桥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周刊, 2019, 000(006):P.13-13.
[5] 贾力宁, 石慧. 路桥设计的构思及对新技术的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1):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