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瑞升
身份证号码:13072519870503****
广西鸿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直接影响。为了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与农民经济收入,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之前,各地首先需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在灌溉与防洪等方面的功能做好规划设计。所以,首先要明确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灌溉规划设计的意义,再综合探讨相关工作的原则与具体设计规划工作,从而更好地对整体工程进行规划,有效利用当地的水资源,改善当地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配置合理性,改善当地农田的灌溉有效性。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设计原则
一、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直接影响。一个科学、合理且具有可行性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不但对于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留住绿水青山”的乡村振兴战略也非常关键。当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初衷就是为了改善农业生产实效,而改善灌溉的有效性,显然就是为了达成这一初衷。因为无论任何农作物,其种植生产都非常依赖水资源,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规划设计,其本质就是更有效率地利用本就有限的水资源,通过科学的建筑工程布置与施工,更有效、更持续地利用农田附近的水资源,降低水资源浪费。
二、探析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一)综合利用原则
所谓的综合利用,就是要求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要能够从一开始就对灌溉功能、水电功能的相关需求有较为明确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对整体工程进行规划,有效利用当地的水资源,改善当地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配置合理性。
(二)因地制宜原则
要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就应该在水利工程规划之前,需要先明确设计方案具有更好的实用性、适用性以及建设的可行性,有关部门应该通过深入调研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水资源情况后,才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精确性,改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有效性。
(三)使用安全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设计,必须要包涵对工程使用安全性能以及施工安全的相关内容。因此,设计工作者应该通过详实的实地勘察,进一步加强工程选址的合理性,如果在出现施工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通道挖掘的方式来改善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还应该充分考虑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灾害避险能力,在设计方案中加入防洪泄洪等设计。
三、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研究
(一)规划建设规模预测
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贯彻因地制宜原则,就要求设计工作者详细遵循当地农业生产需求、粮食安全保障需求以及农民经济收入需求,从而明确农田灌溉面积,随后再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的农业发展规划以及生活用水规划,对设计的整体方向进行明确。与此同时,也应该顺带做好当地耕地面积的调查统计,以当地记录的耕地面积以及农业发展趋势,在设计中以前瞻的视角进行规划,留足发展兀余。
(二)对取水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
1、有坝取水
有坝取水主要应用于灌溉区域自然水系较为发达、但水位却相对较低的地区,这种地区想要通过自然流水引入来满足灌溉需求往往难度较大,但却可以通过设置有坝取水方案来保障引水量。
对于农田灌溉来说,通常都会通过建设壅水建筑的方式来引水,不过这种方案的建设成本太高,而且引水口距离灌溉区太近了,引水渠道又不需要太长,所以在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实际灌溉需求进行取舍。
2、无坝取水
若是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水系条件允许引入自流水进行灌溉,就可以选择无坝取水方案,不过在设计上需要调整渠首位置,根据当地的防洪泄洪需求选择建闸与否,因为一旦出现洪水,在未建闸的情况下,渠首的引水流量就会在洪峰巨大的水流量下出现损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设置30至40度角引水,保障水流平衡的同时减少引水口被冲毁的风险。
(三)对灌溉渠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
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也应该充分结合选址的地形情况进行设计,也应该严格按照高处布置的原则,尽量将工程布置到海拔较高的地方,并将配套的沟渠水道工程布置在低海拔的位置,从而实现自流水灌溉与排水,构建一个可持续运行的灌溉排水体系。当然,对于一些处于低洼或高海拔但却依然需要灌溉的农田,就可以采用局部提灌的方式来处理,但这一处理方式不能够让整体设计规划出现方向性的变化。同时,相关的灌溉规划设计也仍然需要遵循使用安全原则,必须要包涵对工程使用安全性能以及施工安全的相关内容。因此,设计工作者应该通过详实的实地勘察,进一步加强工程选址的合理性,如果施工条件较差应改善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避免在危险系数较高的区域施工。
另外,因为各地区的地形为止、地质条件、降水以及气候因素不同,所以设计灌溉渠道时也应更严谨地结合当地情况展开设计,若是在喀斯特地貌中有农田进行灌溉,就应该利用好落差进行综合布置,从而方便农田灌溉,而若是在平原地区且水系密集时,灌溉规划设计也应该充分运用各类不同水系、水源进行综合灌溉。
(四)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
要充分保证相关规划能够有效落实,在完成了规划设计之后,有关部门还应该在政策制定上、财政预算上、技术帮扶上、人员供给上提供大力支持,保障设计方案能够在施工中贯彻到位。以政策为例,由于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资金都来源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所以为了避免资金浪费,地方部门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批,改善设计的合理性、有效性。在资金层面,不同地区也应该更积极地引导社会各界共同投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引导高端技术人员下乡支援,提升工程技术含量,运用先进设计理念与技术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实效。
(五)科学开展渠道防渗的设计工作
要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就应该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降低渠道渗流概率。在设计渠道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防渗手段就是衬砌土渠,而衬砌所使用的材料则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气候等因素来确定,同时按照工期以及季节等时间特点来合理使用掺入的固化剂,从而改善渠道的防渗水性能。通过科学的渠道防渗设计,一方面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渗水风险、减少维护成本。
结论
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农田水利工程对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直接影响。因此,有关部门不仅应该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研究,更应该责令各地对当地的农业发展以及水资源利用规划进行深入调研,为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划工作提供扎实依据。不仅如此,还应该在政策上、财政上、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持,确保相关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先进性、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余志国,徐雨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刍议[J].水利技术监督,2015,23(05):84-86.
[2] 刘幸.新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1):55+58.
[3] 李继杰.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01):13-15.
[4] 翟卫锦.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67-68.
[5] 高艺馨,尚波.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分析[J].山西农经,2019(2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