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呈琰
常州市太平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常州市 210000
摘要:水利工程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洪和灌溉,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农业和工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非常突出。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也得到飞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水利工程灌溉施工的意义、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基础原料,同时也关系到国民的基本生活。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较低,种植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水资源的消耗较大,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为了保障国家的水安全,必须优化水资源的分配。通过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能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提高农业产量,并有效避免农业用水浪费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1.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的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在农业发展方面,国家提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号召,并明确指出要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是用水大户,为了确保粮食生产,同时保障国家水安全,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同时,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还可以有效改善施工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并进一步优化当地的市场经济结构,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并且水利工程的建成,连带着各项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要想让水利工程的作用和效益最大化,就要不断对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升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
2.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要点分析
2.1电灌站施工技术要点
电灌站是当前农业水利灌溉工程中用电作为动力排水及灌溉的设备组装房,对农业灌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部分的施工中,必须科学计算电灌站用电的负荷,然后合理选择相应的专用变压器,并根据变压器的参数,选购合适的水泵,调节好水泵的转数,同时还要采用高质量的线路装置,配置合适的电动机。此外,还要加强机房的安全防护工作,设置防盗门窗,并做好防雨、防风、防寒的措施,避免因为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造成发动机、水泵等设备的损坏。
2.2拦水坝施工技术要点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拦水坝是关键的取水设施之一。在进行拦水坝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科学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必须根据水坝的控制轴线,合理划分施工控制的要点,确认水坝的高度。水坝高度确定之后就可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基坑中存在较多的淤泥和软土,在挖掘时,施工人员应注意挖掘的方式方法,不能破坏基层。在基坑挖掘的同时,可进行混凝土的调配。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科学确定混凝土砂浆各材料的配合比,然后科学进行搅拌,在完成挖掘后,就可以进行拦水坝的砌筑了。在砌筑的过程中,应注意砌石的大小搭配,使其能够相互错叠,紧密咬接,从而建设出优质的拦水坝[2]。
2.3水源井施工技术要点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机井也是很常见的灌溉工程设备之一。在水源井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内容是水源井的开凿和井房的施工。在进行水源井开凿时,特别是在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应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地层构造的特点,合理确定开挖点,并做好固井措施,保障施工的质量。在进行井房的建设时,应提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井房施工的质量。
2.4输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在水利工程灌溉施工中,输水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水工工程灌溉施工中,一般都是沟渠漫灌的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虽然具有良好的灌溉效果,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还会导致部分土壤出现板结的情况。而当前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背景下,输水节水技术被广泛应用。输水节水技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管道输送,二是渠道防渗技术。其中,管道输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建设地下输水管网,利用管网和水泵等将水源无损的输送到灌溉地,但这一方式对管道安装质量要求较高;而渠道防渗技术则是利用具有较高防渗性能的建筑材料对输水沟渠进行科学的处理,防止在输水的过程中因渗透导致水资源的浪费[3]。
2.5微灌技术施工要点
微灌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包括脉冲灌溉、滴灌以及微喷雾等灌溉技术。一般分为地下微灌与地表微灌两种。相对来说,微灌技术大部分都是采用地下灌溉的方式,即利用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田间地头,然后借助管道末端微小的孔径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在这种灌溉模式施工中,必须合理设计输水管网,科学调节水压,并精确控制灌溉的水量和时间。
2.6喷灌技术施工要点
喷灌技术也是当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该灌溉方式与微灌技术一样,都需要铺设输水管道,但这种方式需要借助水泵或动力机,将水资源压出,均匀地喷洒在农作物上。这种技术应用的喷头比微灌技术应用的喷头大,喷水的速度比较均匀。采用这样灌溉方式,能有效避免土壤板结现象的发生。
3.水利工程灌溉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完善灌溉工程设计
完善的施工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施工前,要做好现场情况的详细勘查和施工设计,结合材料性质、地理位置、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为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打下良好基础。
3.2制定统一的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设计进行施工,不能随意更换材料和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最优化。而且灌溉工程相比其他工程更复杂,施工时必须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施工现场选择、施工材料质量、施工材料运输、施工操作规范化、施工技术等,这样才能使整个工程高效运转,也能提升工程质量。
3.3强化人员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面积大、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张,施工中一般采取多支施工队进行施工。所以,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强化对现场施工员的管理工作,合理配备人力资源,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3.4完善工程资金管理
工程资金管理对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要加强工程资金管理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使用,督促施工队的所有施工项目都合格才验收付款,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在此背景下,国家大力倡导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促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但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着施工技术要点掌握不全面、施工建设质量控制不严格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价值的发挥,同时也影响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发勇.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探讨[J].四川水泥,2017(06):228.
[2]郭大贵.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J].低碳世界,2016(26):79-80.
[3]杨燮罡.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212.
[4]王瑞玲.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城市地理,2015(24):226.
[5]万文男.水利工程灌溉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34):75.
作者简介:束呈琰(1989.10),女,职称: 助理工程师,职务:监理工程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