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国
新疆阿瓦提县水利局 新疆 阿克苏 843200
摘要:信息化技术是当代最新颖的科技,能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对于水利建设也是如此。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质量,更好地保障工程建设效率。本论文对此进行研究,希望能给广大水利工作者一些启示,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其中。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前言
水利是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对地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水利也是如此。在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更好地保证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本论文旨在探讨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建设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以期促进水利工程的良性发展。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水利行业全面建设,信息化管理具有高效、便捷、透明等特点,可避免传统水利工作中的某些问题和弊端,促进水利行业全面升级,促进水利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管理者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及时收集、分析和应用有价值的信息,以便迅速作出决策,提高效率和质量,减少管理和控制的难度,降低管理成本。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就业率。水利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必然会增加水利行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从而间接地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养护了社会稳定,形成了“培养—使用—再培养”的良性循环,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之跃上新的台阶。
2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的问题
2.1技术水平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虽能满足当前的施工需求,但要使水利工程与社会、未来更好地接轨,必须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中,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时代同步。但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已有的技术不能支持水利工程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将影响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演变,甚至阻碍其发展。目前仍停留在使用简单机械设备进行人工操作,无法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操作,更不能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率操作,这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发展。
2.2设备陈旧存在安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传统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运行方式、结构等都相对比较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传统的建筑工程,其工程设备一般使用的时间较长,操作方式较简单,而操作时的按键、操作部位多处模糊不清,或相应的按键不能正常触动,给正常施工带来很大困扰;新的施工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施工设备老化等问题,也意味着工程技术人员要想更好地适应时代和行业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2.3信息化系统完整度不高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通信方式,不利于水利行业与信息化时代的融合进程。一般情况下,通信系统采用光纤通信网络,传输距离较远,忽略了公用网络对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和相关能量的损失,这是传统通信网络的缺点。若在通信传输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漏洞,将导致有关数据或信息不能完全传送到远程服务器,从而严重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
2.4专业人员信息化技术专业程度不高
国内工程建设领域中,相关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对水利行业来说也是如此。文化素养不高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影响与相关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等工作。同时也给相关技术人员使用相关工程设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不能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工程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必须在他人的配合下才能更好地操作,从而减慢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效果和进度。
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应用卫星定位系统
应用卫星定位系统可对地面目标进行实时监控,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目标的最新动态。卫星定位系统在水利工程中同样具有重大意义。水利建设项目规模较大,各施工环节的细节难以掌握,若能将卫星定位系统与水利建设结合起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水利建设各施工环节的认识程度,更能方便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利工程各环节进行管理。应用卫星定位系统还能对水利工程的布置模式进行观测和记录,若发现布置模式不合理,可及时发现并做出调整,从而使水利工程布置模式朝着更有利于工程实际施工的方向发展。应用卫星定位系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保障也是水利事业产品质量的保证。
3.2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大数据观测和海洋信息探测等领域。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观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还可以对施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让大家了解水利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控制要素。此外,遥感技术可以使施工人员了解到其它地区的水利工程施工情况,从而提高自身工程的质量,为其它工程的施工安全提供依据,也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的遥感施工环境。
3.3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施工环境的土壤成分、土质状况等进行系统的监测。对空间数据进行存储、保存、整理和输出,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管理的可靠性。还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施工环境的动态。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水利施工全过程的地质环境有宏观的认识,如果施工管理人员能合理地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就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勘察不到位而增加的工程实施风险,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3.4信息自动采集系统的应用
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土壤环境数据、工程空间数据、工程难度数据等。若能恰当地运用自动信息采集系统的功能,将能有效地缓解数据采集的困难,提高整个项目的数据采集效率。有助于水利工程整体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当地降雨、降雪等天气资料的预测,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流畅性,提高了工程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通过应用自动数据采集功能,有利于提升数据采集过程,推动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采用自动信息采集功能,可以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成本,大大降低水利工程成本损失。
3.5通信和网络技术
通信是信息技术永恒的旋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信息化技术手段,都要对水利工程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沟通,从而体现水利工程与信息化技术的完美融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环境复杂,各部位信号往往较弱,施工人员之间沟通经常不畅。如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设备性能的要求就会比较高。应用通信与网络技术能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并能在艰苦环境下保证通信质量与效率。实践中有些部位还会出现需要维修的情况,应用通信与网络技术,可以提高维修人员的沟通效率,从而促进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水利工程来说,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信息化技术,施工人员要努力学习通信和网络技术。
结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需要长时间的融合,才能使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水利工程起到推动作用。这一过程还需要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多方面协调,以保证信息化技术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完美融合,希望未来信息化技术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能帮助水利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宪龙.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措施探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7):95-96.
[2]周文娟.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3):67-68.
[3]李小辉.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13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