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王锦林
[导读] 在新一轮的课改之下,小组合作学习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提升
        王锦林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涌口小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947
        摘要:在新一轮的课改之下,小组合作学习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在新时期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其应用在学习教育中,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将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起来,尤其是在小学数学中。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关系;实施方法;
        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新时期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非常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要求数学老师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将小组合作学习重视起来。小学数学虽然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学生对它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学习方法过于传统,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述
        何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一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进行表达,在彼此的互动中促进学习的一种方法。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在看待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有多种不同的想法和看法,他们的思考方向和解题思路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可以充当彼此的老师,并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讲解,最终在互帮互助中提高学习能力[1]。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忽略学生主体的地位,分组不够合理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发挥出来,导致学生一直处在被安排的状态,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受到影响;此外,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时候,缺乏合理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划分,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安排的一切,这样的安排非常随意,而且还会让部分学生带有情绪。这些都是阻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实施的因素。
        (二)老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虽然在新课标下要求老师要将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和应用起来,但是也会有部分老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影响,忽略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当然,也有老师将小组合作学习利用了起来,但是却不会正确应用。而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数学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也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中的应用受到阻碍,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生方面的问题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他们的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都不是很成熟,所以大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是没有正确概念的,他们不理解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性格原因,根本就不想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所以会阻碍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而小学生出现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家庭环境造成的,新时期下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宠儿,所以会养成他们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从来不会为别人考虑。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合作学习。在学生眼中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在一起讨论问题,然后将结果进行记录,主要在结果,而不是在过程上,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时候,有个别学生会不参与讨论,坐等其他同学讨论的结果,使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了应该有的作用,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带来影响。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合理安排分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实施起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发挥出来,将学习课堂还给学生。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特点等给学生进行分组,一定要将学生的差异性重视起来,这样才能让分组更加的合理。老师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来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调配的原则,同时还要运用扬长避短的原则进行互补,当然人数也是要均衡的,这样的分组才最合理[2]。
        例如,班级中一共是48名同学,所以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要给学生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组是6个人,但是最好不要超过6个人,否则会因为人数多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其次,老师可以在这6个人当中选择2名学习好的学生,2名学习中等的学生和2名学习差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就能让学习好的学生带动学习不好的学生,实现互帮互助学习,才能更好的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
        (二)加强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想要更好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加强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只有老师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此外,老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还要丰富教学方法,在给学生带来丰富课堂体验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利用起来。在预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组合去收集和长方形、正方形有关的物品,并仔细观察,找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和特点,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然后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在通过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展开讨论,如“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纸箱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米的面积是5块钱,那么需要花费多少钱?”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在小组中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方法进行陈述,最后由老师负责总结和讲解。当然,老师需要给出正确的评价,并将小组中存在的问题说出来,加以改正。我们要知道正确、有效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当然,也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对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老师还可以将评分制度利用起来,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很有作用的,而且在这两种意识培养和应用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凝聚力量也会更加强大,从而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有效的实施下去[3]。
        例如,在学习“因数和倍数”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出题,在黑板上写出来一些数字,这些数字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跳跃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名义开始回答,如“在这些数字中,有哪些数字是因数,有哪些数字是倍数”“不是因数和倍数的数字,还可以是什么数?” 看看哪一组回答的又快又准确?因为是小组竞赛,所以为了帮助小组获得胜利,其他同学一定会积极的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还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而这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是非常有帮助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不但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还能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老师一定要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杰.初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6):93-93.
        [2]孟乃琪.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7):6-6.
        [3]刘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2019,(3):5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