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宜
清城区桥北小学 广东省 清远市 511500
摘要:党的十八大指出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深刻贯彻“育德树人”的教学目标,致力于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新时期具备良好知识储备、良好综合能力与高尚思想品德的优秀青少年。英语课程是小学教学课程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想、情操、道德上的多方面培养。本文对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渗透德育教育 探讨
引言: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这一门语言工具在现实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熟练地展开交际,让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因此可以说,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其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也就十分广泛而丰富,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实际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将这些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并通过科学的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一、立足教材,有机渗透
首先,教师应当先立足于教材,对教材内容中能够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素材进行充分的挖掘,构建出知识技能教学与德育教学“双管齐下”的高效课堂。例如,学生在英语教材中接触到的国外的文化、历史、礼仪、风俗习惯,同意、帮助、邀请的礼貌动作和抱歉、宽恕、感谢等的道德态度,都可以为课堂德育教学提供大量的素材,教师应当找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在课堂中有效地运用。以六年级上册Unit 1《How can i get there?》一课为例,这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如何运用英语进行与问路有关的对话与交际,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渗透对学生乐于助人、常说“Thank you”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良好品行起到积极的培养作用;再比如以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he do?》一课为例,这节课中学生将会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他人的职业,教师可以将这节课与德育教育渗透起来,可以为学生布置了解自己父母工作的具体情况,并在课堂中进行表达与分享的作业,让学生在对父母的职业展开了解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从而渗透关爱家人、体恤父母的德育教育。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情境教学方法作为一种能够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多科目的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英语课堂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也非常高。教师应当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六年级下册unit 4《Then and now》一课为例,这节课中学生将会学到如何用英语来对一件事物在过去到现在之间产生的变化进行描述,而教材中给出的也是观察学校、建筑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从而体会时光的变迁、科技的变化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展现学校或者学校周边建筑在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的图片或者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对这些变化进行描述,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讲讲改革开放、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自己的家乡带来的积极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渗透对学生爱国主义、崇尚科技、展望未来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进一步推动国家社会、家乡的科技、经济发展的时代责任,培养学生的“时代主人翁意识”。
三、交际活动,创设话题
交际活动是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环节,能够让学生在多种语言交流的场景中加强对英语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将这种交际活动与德育教育联系起来,通过设计能够传达积极价值观的交际话题、交际场景来开展德育教育。
在这一方面,教师除了应当加强学生在交际中使用“Thank you”、“Sorry”等礼貌用语的习惯外,还应当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设置更具针对性的英语交际对话主题。
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上册Unit 6《How do you feel?》一课后,学生会掌握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的能力,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语句向如生气、生病、伤心的交际对象表达关心。教师便可以设计这样的交际话题“表达关心”,教师可以安排两名学生来讲台上进行示范,一个表演“被关心者”,表达出如cold、worry、angry等感受,另一个则扮演“关心者”,对这名同学进行关心并提出一些建议,接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同桌之间两人一组进行练习。在这样的交际主题中,逐渐培养学生体恤他人、关爱同学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
四、实践活动,体验德育
实践活动也是小学英语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也应当将德育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起高尚的思想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文化背景的实践活动,融入德育素材,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文化意识。例如,在十二月,教师可以开展“Merry Christmas!”和 “Happy new year!”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圣诞节、新年有关的英语祝福语,制作精美的贺卡赠送给喜欢的老师和关系好的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送出自己最真挚的祝福;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小组竞赛形式的英语实践活动,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中的对话内容进行演绎,比赛哪个小组最为形象;也可以让小组每周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分享一个英语小故事、英语格言或英语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小组竞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小组荣誉感、集体荣誉感,这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五、榜样力量,润物无声
小学生处在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阶段,榜样的力量对他们而言是无穷的,因此,教师也应当重视榜样教学法,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德育教育的启发。
教师首先应当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提供榜样模范。教师应当对待教学应当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以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榜样的影响,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教师也应当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人格,建立起平等、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性格、人格的培养,例如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不应过分苛责,可以用英语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下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到教师尊重与认可的,激励学生跨越面前的学习困难;教师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关心,例如天冷的时候可以在课前对学生说:“It’s cold today,you’d better put on your coat.”学生也会感激地对教师说:“Thank you!”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关怀他人的意识。
六、科学评价,巩固德育
在英语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离不开教师建立的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应当对德育教育的工具、方法进行更科学的优化,力求能反映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方方面面,以激励的形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评价形式:将班集体分为多个小组,教师可以为课堂自制力佳、积极回答问题、积极进行口语交际的小组加上星星,对一些有同学走神、不交作业的小组扣掉星星,最终星星最多的小组在学期末得到优胜,可以获得教师的口头表扬与物质奖励,这样的教学方法其实是一份简单的道德约定,但对提升学生遵守秩序的意识、维护小组的意识等积极思想意识十分有效。
结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不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教师除在实践中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当多积累经验、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与德育发展需要,结合英语教材的知识内容,创设更科学、更有效的德育教学手段,真正“寓德于教”,在英语课堂中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蓉.润物细无声——小学英语德育渗透[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4:96-96.
[2]杨玲玲.挖掘小学英语德育话题路径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12-12.
[3] 廉永华.小学英语德育教学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