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小学德育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马东晓
[导读] 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工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低龄层的小学生,能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马东晓
        恵东县白盆珠横坑小学 广东惠州 516334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工作,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低龄层的小学生,能促进其全面发展,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在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德育教育发展比较成熟,教师队伍配备齐全,家长方面也比较配合,呈现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偏远山区的小学德育教育发展,受限于地理环境等因素,始终处于初级阶段,且存在着种种问题。基于此背景,本文从偏远山区小学的德育教育现状出发,寻找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助力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偏远山区;小学德育教育;解决对策
        
        前言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思想发展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需要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其健康成长。而我国偏远山区的小学德育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下文将对其展开论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1 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1.1 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身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培养的优秀品质。在小学阶段就该把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纳入常规教学体系,通过日常规范以及课堂教学,全面地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成为一个爱祖国的优秀儿童。
        1.2 热爱人民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56个民族的14亿中国人民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人人平等,都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小学德育教育中也应明确人民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的优秀精神[1]。
        1.3 热爱劳动
        劳动是中华人民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理应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因此小学德育中很有必要重视热爱劳动的培养,使得小学生从小就培养起“劳动最光荣”的思想,弘扬劳动精神。
        1.4 热爱科学
        科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来说,科学精神都很重要。因此需要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通过一些科学实验,科学故事,引起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其养成科学精神,打破封建迷信[2]。
        2 偏远山区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重视成绩而忽略德育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成绩是第一位的,目前许多偏远山区的小学也都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重点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其德育教育。其中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生源,获得更多的利润,会全面实行应试教育制度,一切以学生的成绩为最终目的。而老师也会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分数作为主要衡量因素,采取重视分数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减少甚至不进行德育教育。
        2.2 德育教育方法落后
        尽管有些山区的教师能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他们受限于特殊地理位置等因素,所采取的德育教育方法较为落后,大多都只是对经济发达地区的简单模仿,没有结合山区的特殊之处进行改进。课堂上的德育教育也较为死板,为了“德育教育”而“德育教育”,无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水平[3]。
        2.3 缺乏与家长的有效合作
        德育教育不是学校或老师单方面的责任,仅依靠学校或老师是无法完成对小学生的全面德育教育的。

作为小学生成长的港湾,家庭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4]。在学校接受了相关德育教育后,小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完全理解,还需要回到家中后,家长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小学生吸收知识。而许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这点,想当然地把德育教育进行简单的分配,大包大揽地在课堂上进行教育,而忽视了课后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没能将课堂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有效结合,使得学校的德育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3 偏远山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对策
        3.1 转变德育教育理念
        学校应该正确认识德育教育,其中偏远山区应该参考和借鉴沿海经济地区的发展经验,从它们发展德育教育的成功案例中找到成功的诀窍,并根据山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巧妙地运用于自身的德育教育中。其中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应当转化为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不能“唯分数论”,要重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关机构制定教学方案时不应给予教师太大的成绩考核压力,让教师有更多的自由去鼓励小学生培养优秀道德品质,这样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才能顺利推进[5]。
        3.2 改进德育教育方法
        落实到具体的德育教育方法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新奇有效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使小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养成优秀道德品质。比如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给学生进行说教,对身边发生的事例进行简单的举例和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向班里的其他同学汇报。然后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做总结:从那个事例中得到什么启示,以后应该怎么办等。也可以利用每个星期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老师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德育方面的小故事,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接纳德育知识。这样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受到这些德育教育方法的影响,不自觉地就能逐渐培养起优秀的道德品质。
        3.3 加强与家庭德育的合作
        家庭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另一重要平台。与学校中的德育教育不同,家庭德育教育更为灵活,没有固定的时间,也没有固定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日常的家庭活动以及家人之间的相处来引导小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因此学校与家庭应该保持密切联系,时刻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展开交流。可以是家长主动和学校好好的沟通,不只是有关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要谈到学生平时在校和在家的德育表现。也可以是学校主动和家长进行交流,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学校的一些建议。在双方的开诚布公,密切合作下,能够使双方都了解学生在家里和学校各个方面的表现,这样学校、家长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4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本文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①爱国主义精神。②爱人民的精神。③爱劳动的精神。④爱科学的精神。第二,偏远山区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重视成绩而忽略德育。②德育教育方法落后。③缺乏与家长的有效合作。第三,偏远山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对策有:①转变德育教育理念。②改进德育教育方法。③加强与家庭德育的合作。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德育教育事业发展还不够全面,尤其是偏远山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需要各方面进行有效协调,才能去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因此偏远山区的政府、学校和家长们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互相之间的交流协作,既能体现自己工作的尽职尽责,又能贯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从而促进我国小学生德育事业的转型升级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莲. 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科普童话, 2020, 000(008):P.116-116.
        [2]郑福娥. 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14):P.1-1.
        [3]吴秀颜. 改进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的策略[J]. 知识文库, 2019, 000(014):P.118-118.
        [4]钟水清, 钟瑞昌. 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以边远山区上埠中学为例[J]. 科技风, 2019, No.403(35):244-244.
        [5]黄丽珍.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 数码设计(上), 2018, 000(001):5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