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5月   作者:孙艳萍
[导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的领导者,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引路人。本研究首先论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及其德育效能的内涵和具体表现,由于班主任自身德育素质有所欠缺、对工作德育效能认识不足、缺乏工作热情动力等主观因素以及班主任培训和待遇保障机制不完善、班主任与家长缺乏有效沟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有所缺失。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界首镇石门小学 孙艳萍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的领导者,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引路人。本研究首先论述了小学班主任工作及其德育效能的内涵和具体表现,由于班主任自身德育素质有所欠缺、对工作德育效能认识不足、缺乏工作热情动力等主观因素以及班主任培训和待遇保障机制不完善、班主任与家长缺乏有效沟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面有所缺失。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效能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金钱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所以国家对小学德育工作也给予高度重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担任小学德育重要任务的是班主任。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当前教育变革的背景下,怎样提高对小学生
德育的实效性,是本研究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现状与趋势
        从小学阶段重要性来看,小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是人生中最纯真与梦幻的阶段,也是人生走向社会的第一个站台。小学生的可塑性强,但同时也极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德育重要性来看,自从提倡素质教育以来,我国着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且德育在五育教育中占据着首位。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社会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其思想观念也处于不同的形成阶段。有些小学班主任顺应社会趋势对教育严抓,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和性格成长,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只注重学习而忽略了成长的因素。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小学德育工作及其效能进行研究。但是关于德育工作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德育内容狭隘,价值导向效能彰显不足;二是德育方式单一,精神激励效能发挥不到位;三是德育理念落后,人格塑造效能弱化。本研究有助于推进班主任对德育的理解,拓宽当前思想渠道,提升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在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中予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内容狭隘。
        班主任普遍表示偏向于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比如有学生经常为了不交作业而谎称自己家里有事,通过与其家长交流,发现该生小时候受到太过严厉的管控,一做错事情马上挨揍,事后家长并未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教育惩罚不奏效。针对这个问题,该班班主任未急着罚该学生写作业,而是与其家长沟通后让他留堂,留堂时先与他聊天谈心,跟他聊聊父母严厉管教的良苦用心,与他强调不能因为不交作业就撒谎,然后监督他完成当天的作业再回家。
        (二)德育方式单一。
        在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中,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在日常学习和学校生活中对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以及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德育对学生的思想形成有着不可缺少的影响作用。例如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阶段是对事物的基本道德观念正在逐步形成的过程 ,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因此小学生价值导向的形成需要班主任引导,而德育正是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小学班主任过于重视学科成绩,而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这种重成绩轻德育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三观,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极为不利。



        (三)德育理念落后,人格塑造效能弱化
        虽然国家颁布的各级各类文件都在强调“立德树人,以德为先”,但是“重智育轻德育”观念由来已久,短时间很难根除。首先,学校工作仍然是以智育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和名次。
        三、提升小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对策
        (一)强化班主任师德建设
        班主任师德建设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提高自身职业作风,恪守自身职业良心。首先,班主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特别是在学生观方面,要去除喜欢学习成绩好且听话的学生、排挤差生的观念,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相信他们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其次,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努力将师德考核标准进行细化,以此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再次,班主任要自觉培养责任意识,应当认识到自身作为班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思考如何在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功能。
        (二)提升德育理念
        当前班主任的德育理念还比较落后,不能根据工作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仅停留在说服式工作方法上。因此,班主任应该不断自觉提升德育理念,如从自己的主导地位开展工作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尊重学生,同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思想。
        (三)提高班主任的德育知识素养与德育能力
        德育知识是指班主任在工作当中所具备的德育知识结构及其水平。当前由于班主任上岗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绝大部分班主任德育知识体系不健全,有关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欠缺,故而对于学生思维动态、行为习惯等方面只能从浅层次进行分析,不能从深层次进行充分认识和研究,难以针对学生思想规律和成长阶段等方面实施行之有效的干预和引导。班主任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学识对于工作德育效能实现的影响,自觉加强德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使自己的学识不断丰富。
        四、结语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和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基础。在我国,许多方面都在努力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比如提高社会对德育的认识,加大德育投入,学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在德育活动中的号召。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德育的重要性。本文从小学班主任的角度,探讨了加强小学德育的补救措施: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学习,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和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新社会中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姚中华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才智, 2015, 000(023):89
[2]张琳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 情感读本, 2017, 000(032):26-26
[3]谭芳霞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C]// 2016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4]邓秀娟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励策略探析[J] 下一代, 2020(3):0048-0048
[5]刘松春 浅议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6):242
[6]苌虹. 基于胜任力的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需求分析[D]. 华中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