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   作者:王好相
[导读] 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前进,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多,
        王好相
        郑州市兴隆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基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前进,城市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为充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排水管道作为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个工程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合理把握市政工程道路排水施工技术重点,保障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保障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当深入分析道路排水施工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牢牢把握施工技术要点,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以实现市政工程质量充分提高,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问题入手,分析其施工重点,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引言
        排水管道是构建市政工程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会对整个市政工程质量及后期运行的实际应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排水管道的功能是否完善涉及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施工质量是否达标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1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问题
        1.1管道错位
        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环节中,管道错位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多数情况是因为测量误差或者施工操作不规范等造成的。其后果是出现严重的倒坡或城市积水。所以管道错位是影响市政道路排水施工质量的常见问题。在实际工程实践中,由于施工单位对现场的地形地貌了解不充分、缺少实地勘察环节等,直接进行施工作业,就会无法保障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另外一方面,施工单位缺乏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考虑,并且在测量工作中出现较大的误差,进而致使道路排水管道的施工位置与设计图纸不相符,引发严重错位问题。一旦发生管道错位而没有及时进行解决,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将会严重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干扰正常的排水系统运行。
        1.2施工位置不当导致积水渗水问题
        施工人员在进行测量时不能准确控制精度,导致测量出现错误,误差过大。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导致施工管道出现积水和位移,如由于因避开建筑物而产生的排水管道位移的偏差;在浇筑排水管道时某侧灌注高度过大而导致管道位移;同时,由于部分管道材质不符合相关生产标准,管道内径超标,管壁厚度不均匀。部分施工人员选择管材时不能够参照施工规范,导致管材厚度未保持一致,管材内部出现较大误差,由此产生的位置偏移也会导致积水问题。
        1.3老旧居民楼沿街餐饮等门店对管网的破坏及乱排的问题
        经市政排水管网排查中发现,部分老旧居民楼沿街餐饮等门店未将其污水排入该楼栋自有的排水设施,而是将污水直接通过采用PVC管接入雨水口、检查井,甚至破坏排水管道直接接入。由于部分私接的排水管处于地下且设置隐蔽,日常巡查很难发现;同时因历史原因,部分沿街门面经营性质改变未预留设置相应污水管道,导致目前餐饮店暂时无法排入楼栋自有的排水设施,单独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管网,造成沿街市政管网同一路段存在多家门店接入的情况。部分市民对排水设施的不加爱护,将生活垃圾、餐饮污水倒入下水道,食物残渣、油脂凝结成块造成管网堵塞。
        2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2.1改造排水系统
        城市建设环节,应重点将排水系统考虑其中,在道路改造环节,也应将排水系统以及相关设施的更新及完善考虑其中。重点区分排水、排污两大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汇合到污水中心进行回收处理。

在排水系统的施工和技术应用方面,应同时考虑到城市道路实际情况以及经济因素,使用新型的排水模式,制定出多元化排水计划,落实排水设施的管理工作,强化管道维修和养护,逐渐完善城市排水设施。为解决路面排水问题,应合理设置雨水口,以便城市降雨爆发时,可迅速将雨水排出,防止城市发生内涝。在具体布置过程,应结合排水口特征,合理设计道路纵断面,以及排水口间距等。针对容易产生积水的低洼路面,应按照实际地质情况将雨水口设置在最低位置,保障城市实际的排水需求。当城市年降雨量充沛时,将雨水口设计成平式和立式结合的形式,有效提升积水排出速度。针对新建道路的排水系统,需在施工之前强资料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同时和电力、道路、给排水等相关部门落实沟通。城市环境不断变化,排水管道系统的改造工作也会产生相应变更,为保障城市积水的高效排放,应对城市雨量计算方式以及道路径流系数等合理调整,强化排水设施建设环节的质量管理。同时还应重点审核相关人员的资质,保障排水设施建设质量。
        2.2规范交接桩复测控制管道位置偏移积水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应按照施工测量标准和规范进行交接桩复测,采取保护措施,施工放样时应结合地区位置的水文地质条件,参照管道埋设的深度和相关设计要求将放样环节进行规范,经过对误差要求进行复测检验后交付施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样桩进行,针对沟槽和平基做好纵坡和轴线的测量验收。在施工中需要避让建筑物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立连接井,便于直接连通,保证并转角大于135°。
        2.3做好沟底处理工作,展开沟槽开挖支撑技术
        沟槽开挖是市政工程道路排水施工技术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开挖作业时,可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的方式,按照地址调查数据制定具体的开挖方案。在开挖时还要做好边坡和土方的处理作业,合理设计坡度,保持其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宽度,尽可能保障各项数据与设计要求相符合。同时要做好沟底处理工作,即是全面清理土块和碎石等杂物,保证其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如果沟底存在软土或淤泥等不良土质,需要采用夯实法、置换法或排水法等,促使沟底具有符合标准的承载力性能。此外还应当避免出现超挖问题,避免损坏其他地下管线,同时可以规避埋设管线出现不均匀沉降等质量病害。在此基础上,开展道路排水施工时,对沟槽的开挖应当严格控制超挖情况,如发生超挖,则需要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及时的回填和夯实,此时应注意回填土土质的要求,应当与沟底土质相同,不得使用腐殖土或者垃圾土等,防止出现地下积水而侵害沟底。另外一方面,沟槽开挖需要采用相应的支护支撑技术,其一般是按照沟槽的实际情况而定,在支护时,必须要保障其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4整合更新管网数据,助力排水设施统筹规划
        结合综合管网统筹规划和道路排水设施等新改建项目实施情况,可以呼吁力争由规划或建设主管部门收集辖区各类管线及地下建(构)筑物、孔洞等勘测数据进行汇总并结合管网改造竣工资料进行数据更新,同时将数据信息与相关部门进行分享,形成统一数据,共同使用,有助于各管线改造单位准确的进行方案设计。
        结语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为了降低市政排水管道出现质量通病的概率,减少出现频次,施工单位可以从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的主观思想意识抓起,通过内部培训教育的方法,使全体人员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始终以施工质量为出发点,使排水管道在满足城市居民正常生活需要的同时,为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注入一缕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微,周兵兵.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75-76.
        [2]周小燕.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价值工程,2020,39(14):190-191.
        [3]雍励.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4):168-169.
        [4]薄存娟.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5):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