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丽
上海天华崧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20
摘要: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建筑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在现代城市的有关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掌握新型的设计理念,解决以往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从而使得城市建筑设计效果和水平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促进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本文以邯郸复兴路园博园设计项目为例通过在规划设计,单体户型产品,立面设计,绿色建筑等方面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运用的设计理念进行相关思考与总结,希望对后面的设计有所借鉴。
关键词:现代城市;建筑设计;问题与对策
1 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经济开发区,复兴路以南,规划路以西,八一路以北,军区街以东。地块北侧是邯郸主城区重点打造后花园——园博园,西侧为文化用地和教育用地,南侧为公园,东侧为居住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158297.3㎡(含幼儿园用地8000㎡),净用地面积136045.2㎡,容积率2.5。建筑密度≤20%,绿地率≥35%,人均公共绿地≥1㎡,建筑限高≯54米。
2 规划设计
2.1 建筑设计和城市周边建筑的关系
建筑设计和城市持续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尊重城市规划设计,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序的开展后续的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需要加强对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分析力度,做到与规划设计对话。
2.2 背景分析
本项目位于邯郸城市复兴西向空间发展轴,结合了城市更新与生态振兴的空间策略,场地东临工业园区,北抵园博园,周边环绕着邯郸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串联起“古代(邯郸历史文脉)—近代(邯钢钢厂)—当代(邯郸园博园)”的时间脉络,形成“两遗一园”的空间格局,为找寻工业遗产与文化传承融合发展提供合理路径。本项目依托邯钢工业遗产复兴的机遇,融合园博园生态复育的示范区,为此打造复兴区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态居住新高地。项目周边功能集居住,文化,教育,医疗、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在设计中,我们对如何将这些资源与本项目做到融合与共生进行了思考与总结。
在本项目设计时,结合项目西侧文化用地与教育用地,打造城市教育轴。结合南侧城市公园打造城市生态轴。结合北侧商务,医院等用地,将本项目切分成南北组团,形成城市生活轴。结合北侧园博园与南侧的城市公园将本片区打造成景观联系环。使本项目通过三轴一环的规划结构形式,形成多层次的公共空间体系,以产品、配套和环境建立一个有温度的社区。如下图1所示:
.png)
图1 社区规划图
3 单体户型设计
3.1 打破以往二维设计思路
优质性的建筑设计能够多方位的满足居民在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温馨的居住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打破以往二维设计的思路,彰显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近几年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使人们对买房的需求也变的越来越高。针对一直持续不断上涨的房价如何使人们减少置换的次数,或者一步到位也成为我们户型设计中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小三房户型也成为市场上的紧俏产品。那么如何在设计中使小三房产品能够满足一个家庭的不断生长需求,我们也需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去设计户型产品。
在本项目的99户型产品中,南向客厅面宽做到6.2米,充分做足了可变空间的可能性,当仅为两口之家时,户型的基本的格局为两房两厅一卫。其中6.2米的大横厅可以作为2.3米开放式书房+3.9米客厅使用,又或者作为6.2米的超宽横厅,拥有的宽阔视野感受。随着生活的继续,当两口之家升华为三口之家时,户型的基本格局为由两房两厅一卫转变为三房两厅一卫。6.2米的大横厅此时可调整为3.5米的客厅+2.7米的卧室,以满足生活的居住需求。
3.2 小面宽大进深的边套产品如何提高户型品质
在本项目的108户型产品设计中,由于总图总面宽及日照限制为两面宽产品,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产品的品质也成为设计的难点。
首先本产品在总图中侧向拥有极好的景观资源,那么我们将户型产品设计为侧厅户型,使进深方向的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南向阳台做成270度景观阳台,使景观资源及日照都得以满足及利用。其次将辅助空间,如储藏,厕所,衣帽间等置于进深方向,结合主卧形成主卧套房设计。从而在布局上解决了小面宽大进深带来的问题。流线上在入口独立玄关进来后,将动区的客餐厅位于一侧,静区的卧室位于尽端,使动静分区明确。内部空间上书房玻璃折叠门的设计将客厅,餐厅,书房全部拉通,形成无敌的开敞空间,将纵向空间变的开阔,舒适,给户型本身增添了很多亮点及溢价。如图2所示
.png)
图2 户型设计图
4 立面设计
4.1 建筑风格及材质的运用
邯郸历史底蕴深厚,包罗万象。本项目处于邯郸城市西进的空间节点,而今借由复兴区工业转型和城市更新的机遇,我们将立面打造一个更具时代气息和多元发展的大都市形象。
在建筑设计层面,希望本项目采用整体性很强的大都会风格,建筑简洁却不失奢华,能充分体现现代时尚简约的都市风情,同时大都会风格建筑顶部变化丰富,可以打破整体18层的天际线的单调感,成为城市设计的亮点,满足人民对本项目这个新兴社区都市生活的向往。那么如何在设计中将大都市形象体现出来?
在造型上,通过明确的基座,主体及头部体块交接,经典的立面比例关系,清晰的窗与墙体的虚实对比,使其最终效果能够体现大都会建筑立面风格。
在材料与色彩的选择上,选用与周边环境协调的暖色真实漆为主。立面设计的主体材质基座采用米黄色真实漆,局部线脚采用暖灰色真实漆,体现厚实与稳重感。中部墙体采用米黄色弹性涂料,窗槛墙等线脚采用暖灰色弹性涂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造价。头部延伸主体材质,造型简洁,用材通透。入户大堂等近人尺度的细节上采用暖灰色铝板,金属格栅等金属型材,尽显精致典雅,从整体上营造轻奢的居住氛围。
4.2 建筑室内功能空间与立面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所谓建筑形式,主要是指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式,外部形式是内部空间的反映,所以在最后的分析中也要探讨功能与空间的内在联系。建筑外部体形不能脱离功能而孤立存在,内部功能也需要与外部体形协调统一。
在立面设计中,我们对凸窗的造型尺度和构造做法都做了细致的推敲,在设计过程中确保细节尺度美观与合理,外观简洁效果的同时对凸窗形成的内部空间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在常规的凸窗设计中,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第6.2.5规定,外立面中窗槛墙要求1.2m高,通常设计师会将层高线以上凸窗的窗台高设计为0.6m,加上层高线以下的梁高0.6m,总计高1.2m,既满足了室内功能凸窗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防火规范的要求。但是也因此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若室内窗台高设计为0.6m,在室内空间上略显局促,视觉感受略差,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在此项目中我们将室内窗台高设计为0.3m。规范中明确规定,当凸窗窗台高度小于或等于0.45M时,距窗台面防护高度不得小于0.9m,当凸窗窗台高度高于0.45m时,从窗台面起算防护高度不应低于0.6m.(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因此我们将防护栏杆设置于窗台内侧,高度为0.9m。距楼地面0.9m栏杆高+0.3m凸窗高=1.2m。而在外立面中将凸窗设计为上下分隔扇,上面为推拉窗可开启扇,下面为0.6m高固定扇,加室外从层高线起算实体墙0.6m,这样固定扇窗框距楼地面1.2m高。这样内部空间中凸窗防护栏杆横向扶手与外立面固定窗扇窗框同高。这样住户内部降低窗台高后不仅使室内空间得到了横向延伸,视野开阔,同时也避免了外立面上凸窗后面栏杆与窗框高低不平,影响美观,从而在设计中实现了内部功能与外立面形式的统一。如图3所示:
.png)
图3 凸窗及防护栏杆做法
5 绿色建筑设计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推行,绿色理念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性的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核心思想是节能降耗。通过合理性的搭配和最优的配置,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可再生资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要贯彻落实人性化的原则,从而突出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5.1 空间组织上的设计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从宏观性的角度做好空间组织之间的协调性发展,从而为后续各方面的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层建筑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主要的符号象征,因此需要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空间组织规划设计,根据城市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风格优化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模式。在实际设计时可以融入太阳能资源来满足人们对于能量的需求以及要求,让房间的日照变得更加合理。在进行朝向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要合理地控制好楼间距和朝向,使得不同的楼体能够有充足的光照,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从而提升绿色建筑设计的效果和水平。
5.2 融入绿色景观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融入绿色景观,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的需求。融入绿色景观,不仅可以调节空气,还有助于节约能源。另外融入绿色景观能够对建筑物本身的美观性带来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本项目设计时融入了入户花园的设计理念,通过带状和块状的区域结构,满足人们在景观观赏方面的需求,构建一体化的景观系统,真正做到园林中有住宅。
5.3 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大多数建筑物本身的能耗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如果并没有加强对节能理念的落实,那么会导致出现较为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发展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合理性设置,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本项目利用太阳能进行冬季的采暖、夏季降温。另外在本项目实施时,特别采取的是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下雨时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可以起到重要的蓄水和渗水效果,另外还可以将蓄存水释放并且加以利用。
6 结语
在进行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当前时代发展方向的了解和认识,对项目的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要着眼于本地块内的设计,还要尊重本片区的规划,立足于城市发展角度,进行总体设计,并且还要掌握人们对于建筑物本身的要求和标准,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满足当下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同时坚持整体性的原则,使功能与形式能够相互统一协调,还要考虑必要的绿色建筑设计,避免能源浪费,更加有序,有条理的进行建筑设计,从而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军.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9(25):111-113.
[2]张振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