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建筑施工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砖砌体施工处理技术,将直接影响整个房屋建筑的施工效果。因此,本文就主要针对房屋建筑砖砌体的施工工艺以及具体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社会各个阶层都对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作为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砖砌体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若要保证房屋建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施工人员不仅要对砖砌体施工高度重视,还应当熟练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
1、施工前的准备
1.1机具准备
目前,房屋建筑领域中常见的机具主要有三种,即井架、龙门架和起重机。井架距地高度一般约为40m,其上装有起重臂和用于吊放散装材料或运料的吊盘,两者的起重能力分别为5-10kN、10-15kN。龙门架主要由一根横梁和两根立柱构成,上面还可安装吊盘、缆风绳、滑轮与导轨,其高度为15-30m,起重能力在5-15kN之间。最近几年,龙门架技术不断改进,高度分别为80m与100m的SSE-100型、MSS-100型龙门架已经在高层建筑施工场地得到应用。砖砌体施工中的水平运输任务通常由塔式起重机承担,若条件不具备应使用翻斗车或双轮手推车。
1.2砖的准备
向施工场地运砖之前,必须明确砖的品种、规格与数量,在此基础上再对其出厂状况进行严格检查,不合格的砖不得流入建筑工地。为了防止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收而降低其粘接力,应在砖砌体施工前1-2天将砖润湿,润湿厚度以1cm为宜,否则过量浇水会导致砌体变形,不利于实现安全施工。
1.3砂浆的准备
用于砌筑的砂浆除了石灰砂浆以外,还包括混合砂浆与水泥砂浆,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一般而言,若砌体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或环境潮湿,选用水泥砂浆较为合适;若砌体的强度无特殊要求或环境湿度较小,宜选用石灰砂浆;若砌体位于地面以上且强度要求较高,应当选用混合砂浆。
2、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流程
2.1抄平及放线
在使用砖砌体施工技术之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就是要对其水平面进行抄平,而且在楼面或者是各个基础面确定楼层的高度,然后使用混凝土进行砌墙,要确保每一段砖墙都能够在同一个高度之上才能够保证其美观性和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之后再确定进驻的具体位置,以龙门板为基础位置做好基础顶面,同时要确定强身的边线和中心线,而且在抄平之后对砌体的整体性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2.2摆砖样
常见的组砌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三顺一丁式、一顺一丁式、梅花丁式,通过摆砖样可对其进行选定。为此,应首先确定基础顶面的放线部位,然后才能在此处摆砖样。需要注意的是,砖的模数尽量与门窗相符,避免出现较大偏差,否则既不利于控制砖的用量还会导致施工效率降低。当偏差较小时,应当对竖向灰缝进行调整。
2.3立皮数杆
皮数杆是一种木质的方杆,而且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非常常见,因为其表面画有砖缝以及厚度,同时还会包括各种预埋件和洞口等等位置的标识。皮数杆可以掌控砌体的具体准确性和尺寸,这样也能保证在垂直施工的过程当中增强其精准度,保证房屋建造的稳定性。皮数杆一般会放在房屋的四个角落,并且与外部相接,同时测试其距离,在不断进行测试之后皮数杆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间隔的距离也将会缩短。
2.4盘角挂线
盘角是将皮数杆放置在建筑墙体交接部位,盘角时最多只能放置5根皮数杆,随后结合定位轴线把皮数杆放置在墙体的侧边开展施工作业,此外,皮数杆数量也有要求,若为二四墙,只在墙体单侧进行挂线;若为三七墙,两侧墙体都要挂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项目需要进行施工。
2.5砌筑方法
常用的砖砌体砌筑方法主要三种,首先是适用于实心墙的“三一”砌砖法,该方法既能保证墙面整洁、灰缝饱满,又可使砌体具有良好的粘接力。其次是先铺浆再将砖挤入的挤浆法,该方法能够保证组砌连续性,但常温下的铺浆长度应控制在75cm以下,若环境温度高于30℃应避免超过50cm。最后是在砖面和砖棱处抹上足量的砂浆然后迅速进行砌筑的满口灰法,该方法虽可获得较高的砌筑质量,但施工效率并不理想,仅适用于烟囱、保暖墙等特殊部位。
砖砌体砌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于转角处的每皮砖而言,必须加砌七分头砖;二是避免用水冲浆灌缝;三是水平灰缝内的砂浆填入量应≧80%。
2.6清理和勾缝
在进行修筑的过程当中,每修筑十皮砖就要对墙面进行一次清洗,而且在整体墙面施工完成之后,也要对路灰进行清理。对勾缝进行清理也是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护墙面的一项重要方法,同时也可以展现出墙面的美感。勾缝也就是加浆勾缝混入水之后,在墙面形成了一道水泥勾缝,所以要利用清水对墙面勾缝进行清洗,需要注意的就是勾缝必须要保持深浅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现其美关系,而且表面的清洗也会更加方便。在最后勾缝工作完成时,要统一进行清理。
3、提高砖砌体施工质量的具体技术
3.1砌块排列时的技术控制
砌筑工程进行时,需要注意砌块排列数和皮数杆的数目,结合砌体砖的规格决定,因为皮数杆基本放置在墙体角部以及连接处,并且门窗洞部位和墙角时常有通缝问题的产生,所以砖块砌筑的过程中应当上下缝错开,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通缝的出现。并且砌筑时,要将砌体的垂直缝隙控制在2cm以内,且1cm≤灰缝≤1.2cm,在这个数值区间内的灰缝能够使得砌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3.2房屋建筑设计施工期间的技术控制
工程开工初期,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各类细部构件,比如沟槽、孔洞、管道、埋件等进行布置,施工过程要与施工方保持密切联系,防止出错,监理单位也需要实时监管,提前设计和布置这些细部结构的好处在于,它能有效防止项目完工后对砌筑好的墙体进行凿孔,既节省了造价,又不会破坏砌体。不仅如此,结合建筑物钢筋规格、数目、位置和间距,对墙体拉结筋进行布置,起到结构抗震作用。
3.3房屋轴线标注方面的技术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轴线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帮助施工人员准确把控施工质量,通常条件下,砖砌体工程进行时需要确定好轴线,根据施工需要将轴线分出多个方向,这能够成为砌筑工程的参照。在施工过程中要一直对轴线进行检查,建筑每一层都要布置一个固定点,随后借助钢尺量出标高,把轴线往上引,再弹出墨线进行标记,作为后期门窗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参考。
3.4房屋建筑特殊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
门窗工程是砌筑工程中较为特别的部分,应当在设计时重点考虑。通常条件下,有2种门窗安装方法:第一种是若门窗安装早于砌体砌筑,则砌筑环节需要留出3mm的缝隙;若门窗安装晚于砌体砌筑,则按照弹出的墨线进行定位,再砌墙。因为施工前有预留空隙,因此完工之后再局部填缝是很合理的施工流程。
4、砌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4.1保证横平竖直
在进行砌筑之前一定要进行抄平,从而要在放线工作过程当中。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准性,与此同时,也要保证每一块砖都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高度一致砖块都要平置。在进行抄平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保证垂直和美观性,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体建筑物的外观和质量。
4.2避免垂直通缝的出现
就一般情况来说,门窗以及墙体的转角处都极其容易出现通缝,垂直通缝也就是一种十分不利于墙体的一种影响。所以在修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强化管理与监控,避免出现这一类问题。
4.3碎砖的应用
就一般来说,在砌筑过程当中,由于砌筑的实际需求会产生一些碎砖,而这些碎砖也有着不同的大小差别。常小于二寸半的砖只能被当成废料不能够再进行使用,而大于两寸半的专责可以继续运用在墙体内部和一些受力较小的部位,但是不能够集中使用,要保证整体墙体的受力程度和承载力,而且要及时保证不能够砌成四皮以上的同缝。
5、结束语
综上,作为房屋建筑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砖砌体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既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也要熟悉砖砌体的施工工艺,更要明确施工中的技术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防止砖砌体出现质量问题,才能使房建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得到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鹭.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8):23-24.
[2]吕德广.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地产,2019(24):135-136.
[3]彭球球.房屋建筑砖砌体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