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宝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求房屋建筑施工行业必须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建设出能够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高质量房屋建筑。当前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较之于之前有所增加,其中比较重视的就是房屋不仅要质量上佳,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好的美观效果。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中,利用各种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也能够提高房屋的美观和经济性,在这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就是当前非常主流的一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本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要点进行了介绍,并且对其中所需要掌握的难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比如温度变化,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发生收缩和膨胀等现象,甚至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些质量缺陷,因此施工单位须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后浇带的位置,并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和应用进行不断完善。
1后浇带的主要概述
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预防和减少随着温度变化而导致的钢筋混凝土裂缝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用混凝土修补墙体、横梁和底板等连接处预留的暂时性带形缝,以免影响建筑整体的平面布局和外观效果,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后浇带的浇筑应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内进行,并选择浇筑水泥或者在水泥中添加少量铝粉的混凝土,以确保其强度高于构件强度,以免造成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而在超长基础底板的施工过程中,填充在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强度应高于原结构的强度,以免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性造成影响。目前,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和温度后浇带,其中,沉降后浇带能够解决主楼和裙房连接处的沉降差;伸缩后浇带能够解决大规模建筑基础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而温度后浇带能够预防混凝土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伸缩和拉裂问题。
2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
在建筑后浇带施工前,无论是施工总包单位还是具体的专业施工队伍,都要做好各项建筑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材料和人员设备的准备工作,从而为建筑后浇带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提供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做好后浇带的清理、清洗冲洗工作,防止夹渣和尘土造成施工过程中无法顺利衔接的问题,从而精准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和实施的步骤;另一方面,还要对光滑的后浇带预留表面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加混凝土衔接处的整体性,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处理方式配合使用,特别是要做好界面黏合剂的涂刷工作。由于后浇带衔接处是防漏和质量控制的重点区域,施工单位和检查控制单位的负责人员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2.2控制后浇带间距
后浇带相对于整体浇筑而言,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伸缩膨胀量,减少裂缝的产生和做好衔接处理,所以,一般后浇带施工的间距控制在7cm左右最合适。后浇带预留过大和过小,都会对后期的施工难度和建筑整体结构产生影响,因此要特别重视后浇带的预留区域尺寸。
2.3后浇带模板支设
模板支护是建筑后浇带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依照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模板支设,对两侧断面形式进行合理确定,并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性,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出现施工失误进而影响工程质量。一般而言,当建筑对地下室防水有较高要求时,模板支设不应该设计成直槎形式,同时也不要在底板钢筋上进行焊接;为了提高后浇带的稳定性,避免由于侧压力的作用使模板移动,施工人员要做好模板的加固工作,可以在钢筋骨架中加设斜拉筋和水平拉筋,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固有模板支护系统的支撑效果。
如果后浇带留置在墙板位置,技术人员在确定模板支护的施工方案时,应该确定好钢筋之间的距离,然后把松木板锯成小口作为侧模,缝隙处用胶带来粘贴处理;后续施工中要对钢筋进行绑扎,因此施工人员在模板支护施工操作时,可以提前留出大小合适的孔洞,孔洞的直径一般以0.6m~0.7m为宜。
2.4关于钢筋的控制
后浇带钢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钢筋的质量控制要规范化和严格化,主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钢筋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要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质量进行检查,包括钢筋的规模、尺寸、接头和间距等,不能有一点纰漏,确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钢筋材料进入施工现场。(2)做好钢筋绑扎工作。建筑后浇带施工中会用到很多钢筋,为了避免钢筋移动带来隐患,增加稳定性,要对钢筋支架进行绑扎。绑扎时应该多使用后浇带两边马凳及垫块,并进行加密处理,增加钢筋保护层和网片的高度值。如果后浇带技术对钢筋有附加要求,施工人员可以在后浇带两边钢筋绑扎施工中一起完成附加钢筋的绑扎工作。(3)钢筋焊接。施工中出现钢筋断开情形,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筋接头位置进行绑扎处理。一般而言,接头的绑扎工作要少于整体的四分之一,接头处不能超过整体的一半。(4)做好钢筋除锈。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被腐蚀,从而出现生锈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前要先进行钢筋除锈。
2.5二次混凝土浇筑
在对后浇带开展二次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补偿混凝土施工法,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以满足要求,在二次浇筑之前,需要将混凝土块松动,将其中的浮浆清理干净,并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垃圾,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冲洗完毕后,将积水清理干净,以确保施工质量。如果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需要第一时间开展防锈处理,在清理完毕后,要及时浇筑,避免再次生锈。同时,在二次浇筑的环节中,还要保证振捣作业质量,让新浇筑混凝土可以与旧混凝土之间充分接触,浇筑完毕后,使用麻袋将表面覆盖,做好养护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要避免过早地堆放重物,以避免混凝土尚未达到强度而影响后续的施工安全。
2.6施工后的处理
完成建筑后浇带施工后,需要及时对施工缝进行外观平整的处理和检查,以防止发生黏结不良等质量问题,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注浆、注胶和补强施工处理。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做好外观检测和试验,结合浇筑前的水压冲洗、垃圾处理和凿毛、界面黏合剂的涂刷,做好后浇带施工后的处理和检查。
2.7养护
建筑后浇带施工完成后,要在进行养护后再拆除模板,切忌提前拆模和提前使后浇带承受压力。还应加强养护期的监督管理和保护,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和养护措施的执行检查,避免造成后浇带的强度不足和破坏。并根据不同季节温度和环境的影响,做好建筑后浇带的养护措施,严格按照养护要求进行洒水、覆盖或保温处理,保持后浇带的应力扩散速度适中,防止应力集中而产生温差应力裂缝。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后浇带技术而言,其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同样有着很大影响。基于此,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加大对后浇带技术的重视,确保所应用的技术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为其提高施工质量以及稳定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叶敏旺. 四川建材.2019(01)
[2]浅析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举措[J].熊剑. 价值工程.2018(16)
[3]浅析建筑工程中的房屋施工技术[J].邹琳. 智能城市.2018(14)
[4]浅析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林戊己. 江西建材.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