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刘雪娇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刘雪娇 王腾 亓彦
[导读]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问题,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莱芜钢铁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71104
        摘要:针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问题,采取实例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首先,概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项目的情况。其次,结合实例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要点
        现阶段,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积极推广新技术手段,适应建造新形势和新情况,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广泛,此类工程施工作业期间质控难度较大,需做好全面精细化控制,保障建造的质量。
        一、项目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项目为例,面积为3439m2,为场馆项目。现场基坑最大深度达到8.10m,地质条件复杂且交叉作业内容很多,增加了操作质量控制难度。现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
        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技术方案的论证分析
        此次工程作业中混凝土浇筑超过10000方,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项目。采取连续浇筑作业方案,通过科学组织和精心部署,按期完成浇筑作业。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对使用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专项论证,同时对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以及混凝土供应方案等,开展科学化论证分析,切实保障浇筑作业的有序开展。浇筑作业所需的材料,从20公里以外的生产站点运输到现场,事前合理安排与组织,切实保障浇筑的连续性。
        (二)温度的控制
        此次浇筑作业中涉及到承台的浇筑,浇筑高度为3m,采取分层浇筑作业方案,将每层浇筑作业的高度控制为30-50cm,从下到上进行浇筑施工。完成承台浇筑作业后,还有关键工序,子14d内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要求不超过25℃,以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整个浇筑作业期间,利用配置的测温装置,采集内外部的数据信息,分析内部温度是否出现超标的情况,若温度超限则采用盖毛毡保温的措施,使得温差处于标准范围内。
        (三)技术的控制
        组建高素质的混凝土施工与管理队伍,负责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把关技术应用的效果与质量。从混凝土项目的开展全过程,实施精细化控制。对浇筑与振捣以及养护等,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保障每个操作的效果,实现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次施工作业全过程,组织技术人员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同时配置专门的质量监督负责人,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检测,把关混凝土工程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一)原材料检测与配合比
        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角度分析,必须要做好每个因素的控制,切实保障建筑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在材料的选择环节,要求根据建筑混凝土浇筑的标准和要求,做好材料的对比分析,选择适宜的材料,消除原材料的隐患与问题,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建造质量。使用原材料配制混合料,组织开展质量检验检测分析,把关每个细节和要点,切实保障混凝土的建造质量与效益。按照以往的混凝土工程施工经验,初凝时间要求超过45min,通常在2-4h范围内,所以要控制好运输的距离,合理布置搅拌站,同时做好运输环节的管理,切实保障作业的质量与效益。当材料运输都现场,组织取样检测分析,确定混凝土的性能,若无法达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要求时,采取添加减水剂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保障建造的品质。按照分层浇筑方案,组织开展施工作业,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二)做好材料运输方面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期间,若材料运输距离过长则会影响混合料的性能,因此要合理设计和组织运输工作。按照设计的运输方案,结合混凝土工程进度计划,组织运输设备和人员力量,及时将生产的材料运输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为施工作业提供所需的材料。在运输环节做好材料保温处理,减少温度的流失,保障混凝土应用的价值,切实保障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建造质量。
        (三)引入现代化检测与监测设备
        从建筑工程实践总结引入现代化检测与监测装置,构建完善的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温度与其他技术指标的实时化采集,为温度差距与其他质量问题的分析,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切实保障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引入适宜的检测与监测装置,发挥其性能与作用,全面把控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结合混凝土质量检验检测的需求,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检测手段,例如无损检测技术等,助力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切实保障建造的质量与效果,实现技术的应用价值.
        (四)实施标准化管理方式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面临的技术挑战与难题很多,若想实现技术的应用价值,达到建筑工程的预期效果,必须做好技术应用环节的质量控制。在设计环节根据建筑工程现场勘查与调查的数据信息,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应用的分析,明确技术的挑战与难题,提出防范与应对的措施,例如温度控制方案等,指导质量管理的开展。
        组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前,对采用的技术方案与流程,以可视化与动画模拟等方式呈现,辅助大体积混凝土技术交底和培训等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掌握操作的要求和标准,进而减少人工作业因素的影响,保障混凝土工程的建造质量[1]。
        做好技术因素的管理。对使用的材料,从原材料到半成品以及成品的全过程,做好严格有力的检验检测分析,保障作业的质量与效果,发挥技术的应用价值。在大体积混凝土作业时,要对采用的工艺和办法等实施监督控制措施,督促施工作业人员按照规范与技术标准操作,保障大体积作业的质量。对分层浇筑和连续浇筑方案的实施过程,组建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发挥班组长的作用,对作业现场的组织与施工情况实施控制,严格把控质量问题的源头,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2]。
        (五)做好现场的监督检查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发挥监理人员的价值与作用,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发挥监理队伍的力量与作用,强化对混凝土工程建造的质量控制。从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角度分析,围绕施工作业前和浇筑作业等细节与要点,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保障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达标。在浇筑作业期间,督促施工人员做好振捣与温度测量等工作,掌握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情况,调整监督管理方案。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检验检测分析,使用无损检测技术和目测法等,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建造的质量与效果情况。若发现裂缝问题,则要进行处理,例如灌浆处理,消除裂缝的隐患与问题,保障技术应用的价值[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要围绕混合料配制与浇筑以及温度控制等方面,做好全面严格的控制。文中结合实例,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提出做好材料运输方面的控制、引入现代化检测与监测设备、实施标准化管理方式等建议。
        参考文献:
        [1]缪国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02):130-131.
        [2]贾玉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城市建筑,2020,17(20):121-122.
        [3]刘玉会.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