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046000
摘 要: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不容忽视,是水利工程项目中各个构筑物施工处理的重要方式,这也就需要围绕着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予以精细化把关,确保混凝土施工能够取得应有成效。下面围绕着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个关键要点,然后又探讨了技术创新方向,希望具备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比较关键的技术手段,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项目中各个关键构筑物的质量状况,如果混凝土施工存在明显质量缺陷,势必会影响到后续水利工程项目的稳定运用,比如各类裂缝问题较为常见,有可能造成水利工程项目局部出现渗漏现象,严重的可能直接造成坍塌风险。基于此,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把关,确保各个施工要点得到精细化控制,同时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创新优化,以此提升其适应运用价值。
一、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一)混凝土拌制
在水利工程中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首先应该积极关注混凝土材料的优化控制,避免因为混凝土材料影响后续施工效果。基于此,混凝土拌制应该引起技术人员高度关注,力求确保混凝土拌制后能够具备较高性能,以此更好优化混凝土施工效果。在混凝土拌制中,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各类原材料,确保水泥、砂石以及水等基本原材料得到有效把关,避免应用型号不匹配,或者是质量存在缺陷的原材料参与拌制混凝土。比如对于水泥材料的选择,除了要确定好基本类型外,往往还需要优选低水化热的水泥材料,以便更好控制混凝土拌制中的温度状况,为后续浇筑营造理想条件。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技术人员还需要明确各类原材料的添加比例,确保配比较为适宜合理,可以最终更好保障混凝土质量状况。这也就需要技术人员能够在充分研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施工要求,确定好最佳配比。当然,为了更好优化拌制效果,还可以针对混凝土进行必要检测分析,以此不断调整混凝土配比,最终形成最佳结果。
(二)模板安装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关注模板的优化安装,确保模板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在最优位置进行固定,以此更好为后续混凝土浇筑创设有利条件。在模板安装处理中,首先应该优选模板材料,有条件的应该运用钢模板,并且在安装前进行必要清洁处理。在模板安装到位后,需要进行准确固定,避免模板因为后续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的冲击,出现严重变形或者是位移问题。
(三)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还需要高度关注浇筑环节,要求确保混凝土材料可以有序浇筑到恰当位置,以此更好完成混凝土结构施工任务。因为水利工程中需要浇筑的混凝土结构体积都比较大,进而也就需要选择适宜合理的浇筑方式,既能够保障浇筑任务得以完成,也能够有效实现对于温度裂缝等问题的有效防控。分层分段浇筑方式的应用就较为常见,技术人员应该重点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相关结构的实际状况,合理进行分段分层处理,然后逐层逐段进行浇筑处理,避免因为一次性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较大,出现不可控的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浇筑处理中,为了更好形成理想的施工效果,技术人员往往还需要进行必要振捣操作,要求选择适宜合理的振捣设施,伴随着混凝土材料的浇筑予以实时处理,以此更好提升混凝土浇筑结构的均匀性。在分层浇筑处理中,为了更好提升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振捣工作的实施应该注重不同层次间的优化处理,确保上层混凝土搅拌时能够兼顾到下一层,促使振捣设施可以深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进而避免出现严重分离问题。
(四)养护和拆模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还需要高度关注后续养护以及拆模工作,以求形成更为稳定可靠的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结构养护中,技术人员应该重点针对可能出现的干缩裂缝进行防控,结合混凝土结构自身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状况,合理设置恰当适宜的洒水或者是保温策略,确保混凝土结构可以具备理想的稳定凝结条件,及时处理各个异常问题,避免形成较为严重的病害。在混凝土结构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值后,可以进行拆模处理,拆模的顺序应该严格按照先安后拆规定,逐步完成所有模板的顺利拆除。拆模中应该控制操作的精细化程度,避免因为拆模动作过大或者是一些失误操作,对于混凝土结构产生破损。针对受损区域也需要及时修复处理。
二、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趋势
(一)生态混凝土
基于未来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来看,为了促使其可以表现出更强的作用价值,往往需要进行必要创新优化,从混凝土材料入手予以创新是重要手段和方向。生态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就能够表现出明显优势,符合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在绿色化方面的诉求,应该引起积极关注,以便促使生态混凝土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对于生态混凝土的运用而言,其主要就是将混凝土材料和植物进行有效结合,进而促使植物可以在混凝土砌块中有序生长,以此形成更为理想的绿化施工效果,同时也兼具混凝土材料的固化功能。这也就需要将泥土、养分以及相关植物种子恰当融入到混凝土砌块中,促使其可以在砌块的缝隙中具备理想的生存条件,解决原有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表现出的突出工程性单一特点。比如在水利工程项目中一些护坡施工操作中,技术人员就可以借助于生态混凝土予以优化施工处理,有助于增强边坡的绿化效益,成为当前颇受重视的一类新型边坡施工手段。
(二)自动化施工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因为需要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相对都比较大,涉及到的任务量相对也比较多,如此也就必然加大了施工难度,对于相关施工人员同样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和负担。基于此,从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入手予以创新优化同样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和运用,更是能够在加快混凝土施工效率的基础上,有效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成为当前研究重点。基于自动化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来看,其可以有效取代施工人员的参与,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复性工作,更是能够实现自动化操作,施工便捷性和高效性更为突出,同时也规避了人因问题带来的不利施工影响。比如在水利工程中各个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处理中,就可以充分依托相应自动化技术手段,实现对于混凝土构件的自动化洒水养护,根据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实际状况,灵活予以洒水处理,进而体现出更强的保湿效果,有助于优化养护成效,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不容忽视,为了更好优化混凝土施工效果,技术人员应该重点围绕着施工技术操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予以严格把关,确保混凝土施工处理更为规范可靠,规避各类质量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需要予以创新优化,生态混凝土以及自动化是方式的应用就是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应该予以积极研究和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李锋.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21(05):25-26.
[2]陈思成.探索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J].低碳世界,2021,11(04):122-123.
[3]杨立军,刘丽花.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种类及防治方法[J].住宅与房地产,2021(12):238-239.
[4]张亚平.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居舍,2021(11):124-125.
[5]胡开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21,7(0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