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创新思考 王磊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磊
[导读] 摘要:为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大量涌现。
        山东聊建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为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优化措施,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思考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也在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城市建筑数量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建筑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施工技术。同时,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材料的使用和节约,也是管理的重点,相关人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分析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在保证现场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出了几点简单的建议,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做出了简单的分析。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快,推动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施工安全问题最为关键,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涵盖到施工图纸设计、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人员管理、施工质量监测等方面,若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理,致使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风险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来实现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有效风险控制,从而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
        2.1缺乏有效的技术管控
        我国科技的进步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但是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具有较大规模,所需施工工艺种类多,同时受到工期、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工程施工技术和工艺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受到施工人员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绝大部分施工人员属于农民工,其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应用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综合素质等限制,使得施工技术和工艺无法真正得到提升。
        2.2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制度在实施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制度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缺乏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制度,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管,无法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偷工减料、施工工艺不达标等质量问题。缺少了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缺少了过程管控,进而无法真正提升工程质量。
        2.3施工技术不到位
        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涉及要素较多,在不同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管理人员针对施工状况进行详细了解,选择合适的应用技术。目前来看,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不够了解,对施工技术准备产生了错误认知,无法有效预防技术问题,导致施工方案的使用性不高,最终造成技术支持不完善,难以开展合理的施工设计工作,也会导致施工进度减慢,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的正常施工。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践行技术问题的有效预防,会造成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拖延时间过长也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正常进展。


        3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思考优化
        3.1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为了构建一个良好的秩序施工现场,需要完善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仓库管理、临时用电、安全保卫、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只有明确了施工管理制度,用制度的标准去约束施工技术,将施工现场的全部工作人员都纳入到制度的管理与考核中,有效地控制好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从而提高建筑质量,确保安全生产。
        3.2加强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制度
        的创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众多,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庞大,想要实现工程管理创新就必须重视监督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创新提升。一是工程监管人员对自身工作内容有足够的认识和管理力度。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人员主要负责各环节的施工质量,监管工作直接关系着施工工艺的具体实施情况、施工材料的运用情况、施工安全情况、施工中各环节的配合沟通情况等,因此,监督管理人员自身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监督管理制度。
        3.3增强施工单位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施工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应该放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首位,这是保证现场施工效率,保证项目质量以及确保管理优化的一切前提。这要求建筑工程的组织者、管理者,一定要增强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施工现场生产作业的安全,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同时,加强有关人员的监督,创建高校管理的施工现场和管理平台,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要求,为工程的有序进行提供全面保障。
        3.4做好材料准备,实现充足的材料供应
        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要提前做好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在每个工作环节,都应该供应充足的材料和设备。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采买计划的有效管理,根据采购材料的要求,配件运输情况,进行现场检测,多次开展检测分析,确保每件材料符合质量要求,每个工作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不会因为材料质量和设备应用的问题,造成施工进度延后。比如,在塔吊的搭建和运转过程中,都要提前进行试验工作,同时,要确保塔吊设备具有质量合格证明。在开始实际应用之前,要将重物吊离地面,以此来试探整体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没有异常问题后才能进行实际应用。
        结束语
        综合来看,在项目进展过程中,为了实现有效管理,要进行综合考虑,采用有效的施工管理方式,提升施工进度的控制力度,规避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问题,避免影响施工进度,采取有效的监督方式,确保工程在标准时间内完成施工,避免造成企业效益的危害。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科学有效的制度管理,能够提升成本控制力度,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针对施工进度中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升企业的发展效率。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建筑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期评估,采取有效的紧急预案,在施工进度受到影响时,要及时进行纠正工作,提升施工进度控制策略的应用效率。确保参建单位的基本效益,帮助各参建单位实现效益,促进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舜文.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5(03):168-168.
        [2]冯昱燃.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6):48-49.
        [3]刘浪.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和控制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76-179.
        [4]刘雄波,李华,吴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与对策[刀.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194-195.
        [5]何保衡.论建筑工程过程中成本控制与进度、质量之间相互关系[J].低碳世界,2019,9(008):305-306.
        [6]胡舜文.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45(03):168-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